全國政協委員劉林:經費保障成普惠園發展短板,建議合理分擔成本

新京報訊(記者 馮琪)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3月4日開幕。記者獲悉,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城市學院黨委書記、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劉林今年關注普恵性幼兒園,針對普惠幼兒園因經費得不到保障難以高質量發展甚至難以為繼的問題,建議建立科學的教育成本測算辦法,同時建立合理的辦園成本分擔機制。

 

經費保障機制問題影響普惠幼兒園高質量發展

 

劉林指出,“十三五”期間,幼兒園數量顯著增加,幼兒園在數量上由民辦園為主轉變為公辦園過半;普惠性幼兒園(公辦園和民辦普惠園)比例超過80%,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當前普惠性幼兒園發展中最突出的短板就是經費保障機制問題。”劉林表示,近幾年,有些地方出於經濟壓力沒有出台普惠性幼兒園經費保障制度,有些地方象徵性給每名幼兒每月補貼幾十元,有的大城市補貼多一些,但總體來講普惠性幼兒園包括集體辦的公辦性質普惠園和民辦普惠園經費收入普遍下降,大量園所處於維持性發展狀態。

 

“業界許多人士擔心,經費保障機制跟不上或者有保障制度但沒有落實到位的話,在人工等成本不斷上漲的情況下,相當一部分普惠性幼兒園會處於低質水平和不穩定發展狀態。”劉林認為,絕不能收費降了質量也降,這會使實施普惠性學前教育的政策成效、小康社會的建設成果受到影響。

 

劉林調研發現,這一方面是由於對普惠性學前教育發展成本缺乏科學研究,特別是對質量水準與成本的對應關係缺乏系統論證,從而降價幅度大、補貼標準低,導致限價後幼兒園收入難以保障高質量發展,甚至難以為繼。一些地方要求民辦普惠性幼兒園收費標準與公辦幼兒園一致,但生均補貼遠低於公辦園生均撥款,導致一些原來收費園降價後教師收入下降,隊伍不穩,質量大幅下降,家長對比後反應強烈。

 

另外,缺乏合理的成本分擔機制。劉林指出,一些城市公辦幼兒園收費標準十年甚至二十年不變,在成本不斷上升之後,公共財政分擔的佔比也在不斷提高。為了體現普惠性,對民辦普惠園採取與公辦園同樣的收費標準,沒有因事制宜因勢利導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擔機制。

 

測算成本不能拍腦袋決定

 

針對上述問題,劉林建議,建立科學的普惠性幼兒園教育成本測算辦法。可以根據現行的幼兒園分級分類標準和質量評價標準,對普惠性幼兒園在劃分等級的基礎上分別計算出不同質量等級的普惠性幼兒園辦園成本。“必須減少人為的干預,實事求是地進行精準、嚴謹測算,更不能不進行測算,直接拍腦袋決定。”

 

同時劉林建議,建立合理的辦園成本分擔機制。在科學測算基礎上,根據普惠性幼兒園質量等級的不同,根據當地財政實力、居民家庭承受能力確定政府與個人家庭分擔比例。考慮到公共財政性質,首先要確定處於當地平均質量等級的普惠性幼兒園的辦園成本分擔比例,對於處於平均等級以下的,政府應多分擔成本,降低向家庭的收費標準;而處於平均等級以上的,可以適當提高家庭分擔比例,提高收費標準。

 

劉林建議,應從過去重視對普惠率的檢查,轉向對完善經費保障機制等配套政策的督導。“要確保普惠性幼兒園的收費標準和政府補貼標準之和,不低於成本測算標準或者當地同等級公辦幼兒園的生均標準(生均收費與政府生均撥款之和)。”

新京報記者 馮琪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張彥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05 字。

轉載請註明: 全國政協委員劉林:經費保障成普惠園發展短板,建議合理分擔成本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