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提到他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攻無不勝這四個字,這應該是他領兵作戰的真實寫照,他出色的軍事才能成功讓他成為漢初第一功臣。可以説,他絕對能稱得上古代戰爭史的傳奇。劉邦初時不知如何定國安邦,還是他給分析大勢,出主意,這才奠定劉邦基礎。後來在對楚的戰爭中,也攻無不勝,讓屬下兵士都以為他是神人。
然而,無論他有多大的才能,他都是個臣子,對於主子來説,謀大業的時候,這樣的臣子是個助力,可是等到享富貴的時候,這樣的臣子就是個隱患了。這點范蠡就看得特別清楚。勾踐被打敗當俘虜時,是他在一旁勸他忍辱負重,回國後又全力輔佐,這才血洗了恥辱。打完仗,勾踐自然是要封賞他的,可是范蠡卻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他見多了這些宮廷爭鬥,知道自家大王並沒有容人雅量,於是就辭官歸隱了。
可是韓信卻沒有體會到“鳥盡弓藏。”這其中的道理,他雖然知道上面忌憚他,卻沒有選擇逃避,而是想着聯合別人一起謀反,沒想到卻被自己的知己看透,用欺騙的手段把他殺死了。這應該是他此生敗筆,死得一點不體面。
傳説,劉邦早知呂后有殺他之意,他知道定有一天呂后要殺他,於是就在自己未死時交代呂后三句話,那就是一、殺他時不要讓他看到是誰。二、不要讓他看到天日。三、不要用金屬器具。這三點其實是有原因的。因為韓信追擊項羽時,劉邦給過他封賞和承諾,為了讓他放心追擊,他承諾了三齊王、五不死,也就是與君天地齊,見繩、刀、天、地、君不死。這才打消韓信疑慮,放心滅掉楚,因為韓信知道,要是徹底滅了楚,以後就是劉一人天下,如果沒有保證,誰知道自己下一個會不會是自己?
可是韓信機關算盡,卻沒有算到劉邦居然心中早有打算,他交代呂后這三句話,句句避免了上面那幾種情況,首先,是呂后殺的他,而‘君’不在現場,所以不算見君,其次,殺他的時候是在鍾室,不見天日,也離地好幾尺,所以也不算見天地,最後,殺他時連繩索都沒有用,而是把他關進大鐘裏,讓婢女手持竹子等物殺掉他的,所以這也不算是見刀。這三句話,句句透着對韓信的隱隱殺意。可見,劉邦有多麼想要殺他。
有説,他被騙進宮的時候,呂后説是君王叫我來殺你的,因為你犯了謀反罪,可是韓信卻説,不行,君王承諾不殺我,這事我得當面找君王談談。見此呂后讓他看看周圍環境,他這才發現,原來四周黑漆漆的,上不見天,下不見地,周圍還沒有君主。呂后為了讓他死心,還告訴他,我殺你,也不用繩刀,君王承諾你的,我們都不用,所以你就乖乖受死吧。韓信見此心裏發苦,知道必有一死,後以頭撞鐘,以示冤屈。
一代累累功臣就落得個這種下場,實在讓人遺憾,大家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