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仗必輸無疑,沒想到因將軍喊錯一個口令,結果反敗為勝還滅掉一國

南朝劉義慶在《世説新語·假譎》中曾寫道一個叫做“望梅止渴”的故事,説曹操的軍隊在行軍過程中,因為長時間沒有找到水源,都非常的口渴,曹操便告訴他們,前方有大片梅林,士兵們頓時都興奮了起來,也就忘記了口渴的事情,繼續前行,最後,梅林自然是沒有找到,卻找到了水源。

這一仗必輸無疑,沒想到因將軍喊錯一個口令,結果反敗為勝還滅掉一國

這,就是心理的作用。中國古代沒有哪一個著名的軍事領袖不注重士兵心理的,有時候,士氣甚至能夠成為戰爭的決定因素。公元347年,西晉大將恆温率兵與西蜀決戰之時,“士氣”就成為了扭轉戰局的關鍵。早在一年前,也就是公元346年,恆温就上奏朝廷請求出兵西蜀。

當時的西蜀王朝,統治腐敗,皇帝李勢更是日夜紮在後宮女子的温柔鄉里不問政事,這樣的王國,不用恆温來滅,氣數也將盡了,所以恆温提出進攻西蜀的計劃是極為正確的。但並未能夠及時得到朝廷的回覆,恆温怕錯過最好的時機,便私自帶兵前往西蜀了,這樣一來朝廷也就沒有了辦法,不答應也得答應了。

這一仗必輸無疑,沒想到因將軍喊錯一個口令,結果反敗為勝還滅掉一國

公元347年2月,恆温率軍到達瞭如今的四川名山北,西蜀皇帝李勢得知此事後十分慌張,立刻讓將軍帶領士兵前去抵禦,兩軍就這樣對峙了起來。聰明的恆温趁部隊牽制住西蜀大軍的同時,自己率領一部分軍隊準備直取成都,拿下李勢頭。

恆温手下的士兵士氣高漲,反觀那些西蜀的士兵,雖然人數眾多,但是沒有堅定地信念和統一的指揮,在恆温率隊前往成都的過程中,幾乎沒有起到什麼抵抗的作用。就這樣,他們到達了成都附近的笮橋,並在這裏與成都守軍展開了決戰,此戰關乎了着整個戰局的勝負。

這一仗必輸無疑,沒想到因將軍喊錯一個口令,結果反敗為勝還滅掉一國

或許是因為此戰將決定西蜀是存是亡,成都守軍們都打起了十萬分的精神,懷着“破釜沉舟”的勇氣,再加上人數的又是,給予了恆温部隊重創。甚至連恆温的參軍龔護都戰死在了沙場,還有箭頭射到了恆温馬前,手下的士兵士氣也嚴重受損。

面對這樣的情況,自信的恆温也開始打退堂鼓了,再這樣下去,士兵們恐怕得全軍覆滅,深思熟慮後,恆温決定退兵。可意外發生了,當時的戰局實在是太過混亂,傳令的將軍把軍令給傳錯了,原本的退兵成為了“擊鼓進軍”。

這一仗必輸無疑,沒想到因將軍喊錯一個口令,結果反敗為勝還滅掉一國

只聽見晉軍鼓聲四起,所有的士兵都以為敵人潰敗了,頓時間士氣高漲,發動了反擊,這樣愣頭青的行為反而使得恆温軍隊獲得了戰爭的最後勝利。?成都被攻破,李勢匆匆忙忙的踏上過來逃亡之路,最後還是被西晉士兵給捉拿了,他當着恆温的面遞交了降書,最後被押解到了西晉。

這一仗必輸無疑,沒想到因將軍喊錯一個口令,結果反敗為勝還滅掉一國

這一戰,讓恆温名垂青史,不知戰爭結束後的他會不會對那個傳錯軍令的將軍心存感激,正所謂“成王敗寇”,如果當時軍隊正退兵了,這自然是意味着恆温攻打西蜀是失敗的,再加上他私自帶兵,恐怕回去後也難逃罪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46 字。

轉載請註明: 這一仗必輸無疑,沒想到因將軍喊錯一個口令,結果反敗為勝還滅掉一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