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神評 韓國人眼中三大救國英雄 第三名爭議巨大!

由 士振文 發佈於 經典

眾所周知,李舜臣是韓國曆史上大名鼎鼎的一代武將。尤其是1598年在露梁海戰中犧牲,大敗豐臣秀吉的侵略軍,名揚史冊。但是其實在韓國人眼中,古代還有兩位救國英雄,但是由於並非跟日本作戰,因此沒有大書特書,他們分別是乙支文德和姜邯贊。需要注意的是,乙支文德屬於高句麗,而這個民族歷史上歷來屬於中國,卻被韓國人始終奉為英雄,令人感到氣憤。
3 乙支文德

乙支文德,扶余人,隋唐時期名將,生卒年不明,生於高句麗。乙支文德是7世紀早期[傑出的中國東北少數民族高句麗族將領,也是中國東北最出色的軍事家之一。他的軍事才華對高句麗戰勝隋帝國百萬大軍的征討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乙支文德文武雙全,同時為政治家,曾經擔任高句麗宰相。他在擊敗隋帝國的征討時給隋將於仲文所寫的《遣隋將宇仲文》“神策究天文,妙算窮地理。 戰勝功既高,知足願雲止。”是中國東北高句麗民族現存最早的詩詞之一。反對民族大融合那時的高句麗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割據中國東北的強權,經常與隋朝、百濟和新羅發生戰爭。

612年,隋煬帝發百萬大軍征討高句麗。面對隋前無僅有的龐大攻勢,高句麗的將軍乙支文德採取了反覆請降的拖延戰術與隋朝軍隊周旋了數月。在隋軍回師的必經之地薩水(清川江),乙支文德命人築壩蓄水。當隋朝軍隊過河之時,乙支文德下令開閘放水。大批隋軍因此被水淹死。隨後乙支文德帶領早已埋伏好的高句麗軍隊對斷糧多日的隋軍隊發動猛攻。薩水之戰的勝利在高句麗與隋的第二次戰爭中起了一定作用,但隋軍戰敗的主要原因是後勤不濟與將領輕敵。
事實上,“高麗”和“高句麗”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王氏高麗時期,那時高句麗已亡二百多年,二者年代有差距,且二者不存在連續性和繼承性。高句麗屬於中國歷史。因此,這位名將其實是被韓國人盜走的中國名人。
2 姜邯贊

姜邯贊 (948年—1031 年),高麗王朝大臣、將領。初名殷川,其名又作邯瓚 ,高麗衿州(今韓國首爾南)人。高麗成宗年間參加科舉,獲狀元及第,高麗顯宗時官至門下侍郎同內史門下平章事,死後諡號仁憲。因在1019年的龜州大捷中大破契丹,被後世朝鮮半島視為民族英雄。

當時,高麗和契丹圍繞江東六州和國王入朝問題關係緊張。朝鮮顯宗於這年十月任命姜邯贊為西北面行營都統使,負責防禦契丹。十二月,契丹東平郡王蕭排押(《高麗史》誤記為蕭遜寧)率領號稱10萬的大軍入侵高麗,顯宗任命姜邯贊為上元帥,與上將軍姜民瞻領兵20萬迎戰契丹,在興化鎮(今朝鮮平安北道義州郡威遠面)以12000名騎兵設伏山谷,又以大繩貫牛皮塞城東大川,契丹軍來到時決塞發伏,大破敵軍。契丹軍繼續向開京挺進,姜邯贊先在漣州(今朝鮮平安北道價川市)、渭州(今朝鮮平安北道寧邊郡)一帶取得小勝,然後於翌年二月初一在龜州(今朝鮮平安北道龜城市)與契丹軍決戰,利用天時大勝契丹軍,幾乎使其全軍覆沒,史稱“龜州大捷”。龜州大捷後,契丹方面放棄了對江東六州的索取和國王入朝的要求,高麗也離開了動盪年代,步入了太平盛世。
1 李舜臣

李舜臣(1545年-1598年),字汝諧,本貫德水(今朝鮮黃海北道開豐郡) ,生於朝鮮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李氏朝鮮時期名將。官至三道水軍統制使、全羅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紀抵抗日軍侵朝(壬辰倭亂)時,曾立下汗馬功勞。1597年,他在朝鮮南部的珍島與朝鮮本土的鳴梁海峽(今屬韓國)僅靠12艘艦船擊敗日寇300餘條船(戰船133艘,後勤船200餘條)。1598年在露梁海戰中犧牲,享年53歲。諡號忠武,死後追贈領議政,與乙支文德、姜邯贊一併被後世朝鮮半島奉為三大救國英雄。

1597年10月26日,日軍以330艘戰船和9200人的兵力向朝鮮水師發起進攻,在敵我雙方兵力十分懸殊的情況下,李舜臣胸有成竹,沉着應戰。他先派出一艘戰船進攻敵艦,將大批敵艦引入鳴梁海峽。不久,潮水退落,敵艦被暗設的鐵索;木樁所阻,無法駛出。李舜臣即派水師反攻,以12艘戰船擊沉敵船30多艘,殲敵1000餘人。這就是朝鮮歷史上著名的“鳴梁大捷”,也是世界海軍史上以少勝多的光輝戰例。隨後李舜臣移師古今島(今莞島),建立基地。1598年11月在露梁海戰中,與陳璘等指揮聯合艦隊大敗敵船隊,但在追擊逃敵時中彈犧牲。兩年後,朝鮮朝廷為表彰他的功績,封他為一等宣力功臣。1643年即他死後的45年,贈諡“忠武”,從此,朝鮮半島人民為了紀念他,稱他為“忠武公”。遺著輯成《李忠武公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