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周朝是繼夏朝、商朝之後有明確記載的第三個封建王朝,有着劃時代的巨大意義,周朝的出現標誌着當時社會從奴隸制社會邁入了封建制社會,也宣佈中國從此開始了長達兩千餘年的封建歷史。封建制一詞正是來源於周朝的分封制度,周武王攻滅商朝後,清晰地意識到憑藉周王室的能力和軍力,很難對巨大的疆域進行有效地管理,與其放任各地不管,不如將土地劃分成多塊,賞賜給同族宗親和周室功臣,令他們進行自治,而周王室則藉由控制他們實現對天下的統治。
於是周武王在周公的輔佐下,制定了約束諸侯的周禮,並且將土地和連同人民,分別授予先古聖王后裔、王族、功臣和貴族,讓他們建立自己的領地,以拱衞王室;諸侯必須服從周王室,按期納貢,並隨同作戰。分封土地的大小和位置都有區別,分封諸侯的爵位也有高有低,按照《荀子》中的記載,初次分封,一共分封了七十一家諸侯,其中姬姓諸侯獨佔了五十三家。
姬姓諸侯國雖然多,但是旁人也無需羨慕,畢竟佔據天下的家族乃是姬姓一族,不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周武王在爵位上卻沒有偏向本族。按照周朝的爵位制度,所有諸侯被分成五級,分別是公爵國、侯爵國、伯爵國、子爵國、男爵國(諸侯國的附屬國沒有爵位),其中級別最高的公爵國只有八家,其中六家來自前朝遺民,分別是夏朝五帝后人以及商朝後人,而另外兩家才是周朝宗親。按照周禮,公爵國的領土範圍和人口數量遠遠超過其他爵位的諸侯國,從理論上説先天優勢巨大,在之後的諸侯爭霸中應該佔得優勢,不過現實卻令人大跌眼鏡。
每當改朝換代之際,新建立的朝代往往都會給前朝王室留下一塊土地供其生存,即表示了對歷史的繼承,也表達了對前朝的尊重。周武王滅商後,首先分封了五帝的後人。據《史記·十二本紀·周本紀》中記載:
"武王追思先聖王,乃襃封神農之後於焦,黃帝之後於祝,帝堯之後於薊,帝舜之後於陳,大禹之後於杞。於是封功臣謀士,而師尚父為首封。封尚父於營丘,曰齊。封弟周公旦於曲阜,曰魯。封召公奭於燕。封弟叔鮮於管,弟叔度於蔡。餘各以次受封。"
除了這五家諸侯公國外,還有另外三家諸侯也位列公國。紂王雖然殘暴,但是其長兄微子卻品德高尚,於是他帶領商朝遺民仍然在商丘附近,獲得了宋國的封號。此外,周王室之中資歷最老的兩脈也獲得了公國的分封:周武王的叔爺爺太伯由於幫助周文王上位立下大功,其後裔建立了虞國;周武王父輩在世的還有叔叔虢仲和虢叔,出於對長輩的尊重,二人獲得了虢國的分封。
從上述史料不難看出,周武王的分封並非完全偏向於周室,而是有更全面的考慮。華夏版圖雖然十分寬廣,但是也有極限,如果分得人越多,那麼每個人得到土地的面積都會變小。土地和人口是當時發展的基礎,也是維護本族利益的保障,在利益面前,沒有人願意輕易妥協。君無戲言,分封制既然被提了出來,就一定要去執行,對於周武王來説,他必須考慮在這個過程之中,如何能做到令所有諸侯都儘量滿意。
筆者認為,分封時,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協調有功之臣的關係,對於周室來説,這個問題非常棘手。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太公、周公、召公這些人在滅商之前就已經成為周室的股肱之臣,為維護周地的穩定、提高周人的生活質量和建設周朝的軍事力量立下了巨大的功勞;而像太伯、管叔這些人雖然能力不如以上三人,但是也踏踏實實地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周武王維護國家,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還有一些人,比如虢仲、虢叔,為周室所做的貢獻微乎其微,不過他們沒有憑藉身份和周武王爭奪君位(商朝繼承製度是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維護了周的統一,也是不可忽視的事實。
這些人的貢獻,就像是車輪上的每一個輻條,支撐着周朝這輛馬車滾滾向前,都是構成歷史的重要元素,如果某個環節出錯,都難以保證周朝的成功建立。如果非要強行將功勞分出高下,恐怕不僅周王室沒有這個能力,結果也不能令這些人滿意。在這種局面下,最好的辦法就是引入第三方,讓其成為周王室和諸侯矛盾的緩衝器。按照習慣,後朝不會推翻前朝的祭祀,往往會留一個塊地讓其生活和傳承,於是周武王順理成章地以追思先聖王的理由分封了六大諸侯公國,接下來又不計功勞只尊年齡,又分封了虞虢二國。這樣一來,由於有了諸侯公國的壓制,剩下的功臣再去比較功勞高低也不具備太大的意義了。
周朝建立後,周武王放棄了前朝的國都朝歌,選擇了較為靠西的鎬京作為周都,將天下的中心區域讓給了焦、薊、祝、陳、杞、宋六大公國,而自己和齊國、燕國等都奔赴了版圖的邊緣地區。表面上看,六大公國獲得了較為富饒的土地,處在交通樞紐,獲得了商貿流通、物資交互、人口流動的便利條件,不過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六大公國被姬姓諸侯層層包圍,不僅國內的一舉一動被監視得清清楚楚,也缺乏對外擴張的空間。
倘若天下形勢如周王室預想那樣,諸侯各司其職,在領地自治,那麼大家彼此安好。可惜的是不久之後,諸侯為了爭奪生存空間發生了激烈的戰爭,地處中原的國家,尤其是了焦、薊、祝、陳、杞、宋六國成為了主要戰場,四面受敵、無險可守,被捲入了大國爭霸之中,最後被逐漸瓜分。據《漢書·志·地理志下》中記載:
"宋自微子二十餘世,至景公滅曹,滅曹後五世亦為齊、楚、魏所滅,三分其地。魏得其梁、陳留,齊得其濟陰、東平,楚得其沛。故今之楚彭城,本宋也,《春秋經》曰'圍宋彭城'。宋雖滅,本大國,故自為分野。"
為何地處中原就無法強大呢?我們從戰國七雄的發展過程就可以看出其中的端倪。戰國七雄是春秋諸侯經過長期爭霸戰爭後遺留的強者,這些國家有一個共同點,在春秋初期都位於邊境地區,晉在西北部、燕在東北、楚在南方、齊在遠東、秦在西陲。這種地理分佈直接導致了這些國家遠離傳統中原地區,也就是黃河中下游地區,在爭霸戰爭最激烈的時候可以避開戰爭中心,獲得發展的空間和時間,最終,當中原諸國打得不可開交時,反而是齊桓公成就了春秋首霸。
除此之外,這些國家都有山河之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得她們在殘酷的戰爭中獲得了天然屏障,比如秦國有華山渭水之固、晉國四境山脈環繞、齊有泰山濟水拱衞、楚國獨享長江天險、燕國龜縮在燕山山脈之內。反觀焦、薊、祝、陳、杞、宋六國,由於和姬姓諸侯國沒有血緣親情,成為了遭受攻打的頭號目標,當戰爭發生時,其主要戰場都位於平原地區,只有孤零零的城池作為防守工事,很容易遭到毀滅。
在地理劣勢之外,六國的人口劣勢也不可忽視。在眾多諸侯國之外,還存在着無數外族勢力,這些外族多以遊牧為生,人口結構鬆散,分佈廣泛,多活動在周朝邊境地區。這些外族百姓對於國家的概念十分模糊,將絕大精力放在了謀生上,因此晉國、楚國等強國通過攻打這些勢力吸收了許多人口,對國力起到了巨大的補充。而焦、薊、祝、陳、杞、宋六國由於飽受戰爭之苦,本來人口增長便很乏力,還有無數百姓背井離鄉到外國尋求生路,這也是其無法壯大的重要原因。
六國無法壯大,和軍事實力不足也有很大的關係。上文我們曾經提到,六國處在姬姓諸侯的監視下,很難大力建設軍隊,只能藉助中原地區的傳統經濟優勢大力進行商業活動。比如宋國,商民善於經商,商人始祖王亥就出自其中。據《尚書·周書·酒誥》中記載:
"小子惟一妹土,嗣爾股肱,純其藝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長。肇牽車牛,遠服賈用。孝養厥父母,厥父母慶,自洗腆,致用酒。"
其中"肇牽車牛,遠服賈用"指的就是用畜力車運輸貨物去遠方換取財物,這是中國關於商業的最早記載。中原地區物產豐富、交通連接四方、經商曆史悠久、營商環境優異,所以積累了大量財富,六國的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的生活條件比其他國家高出許多。從理論上説,國家強大,百姓富裕,軍事力量必然強大,不過受困於某些原因,就算六國財富再多,也無法提高軍事力量。
阻礙六國提升軍事力量的具體原因是什麼呢?這就要談到周朝初期的軍隊來源了。周人攻打商朝時,窮盡全國之力積攢了四萬五千名士兵,這些士兵訓練有素,戰鬥力極其彪悍,稱得上是當時最強大的部隊。由於商朝的殘暴統治早已失去了民心,士兵不願意為其賣命,所以這支周軍在和商軍戰鬥的時候傷亡率很低,再加上後來擴充的新兵,基本維持在這個數量上。
周朝建立後,天下趨於穩定,這支部隊被一分為三,其中三分之一被周王室帶走拱衞京畿;三分之一被虞虢二國帶走,和周朝成掎角之勢,守衞周王室的門户;剩下的則交由了被王室信任的諸侯,比如齊國,負責平定四周的不安定因素。至於其他的諸侯,則只能獨自打造忠於自己的武裝力量。這種武裝力量多以貴族武士為主,可以看成諸侯的私人力量,從理論上説,天下人都是周王室的子民,貴族的私人力量也應該為守衞周室出力;但是實際上,周王室根本無法掌握這些武裝力量的具體情況,只能任其發展。
不過,周王室這麼做也是有充分的理由,因為七十餘家諸侯之中,有五十多家是自己的血緣宗親,大家既有依靠血脈和宗族維持的感情紐帶,也因為共同的利益緊密團結在周王室周圍,所以周王室也將這些私兵視為周王室的資源(幾代之後,事實證明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不過在周朝初期周王室確實是這麼認為的)。但是,除了姬姓諸侯國外,其他的十餘家諸侯,尤其是前朝遺民組成的六大公國,倘若大力發展軍事力量,那麼其動機就值得懷疑了。在周王室看來,周朝推行仁政,得到天下歸順,應該大力建設國家,至於外族的騷擾,自然有邊境的諸侯負責處理,六國缺乏建設軍事力量的合理理由,自然不願意去觸碰這一禁忌。
在周朝初期,周天子確實對諸侯有着絕對的約束和控制能力,站在周王室的立場上去看,所有的諸侯都應該為周朝服務並且做出了規劃,有些國家負責戍守邊疆,有些國家負責攻打蠻夷,有些國家負責開採資源,使得周朝完美地運轉起來。至於前朝遺民組成的六大公國,其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證明周朝對於前朝繼承權具備合法性,政治意義遠遠大於實際意義。
在世人看來,上古五帝代表了最聖明的國君,而商朝也存在數位以民為本的優秀國君,在這些國君的治理下,百姓的生活十分幸福,國家也十分富強,雖然夏朝和商朝經過種種原因已經滅亡,但是無法抹殺這些國君的豐功偉績。周武王對這些國君的後人進行分封,説明新朝願意繼承先人的仁政思想,眼下政權更迭,未來形勢一片混亂,百姓對未來的局勢無法預測,紛紛陷入了焦慮、恐慌等負面情緒之中,此時做出表態,有利於恢復百姓的信任,鞏固新朝的統治。
那麼周王室真的信任六國嗎?筆者認為答案是否定的。這六國的遺民之前和周屬於不同的部落實力,其文化傳承也有別於周朝的傳承,對周朝的認可感不足,所以周朝始終擔心六國會對周朝的統治造成影響,從將她們安置在姬姓諸侯的層層包圍之中,以及八個公國中六國沒有分到軍隊這件事也可以看出,周王室對他們有防範之心。
這也導致了六國雖然獲得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優勢,卻始終無法有效地發展壯大。當其他諸侯開始嘗試不為周王室納貢時,六國卻要更積極地納貢;當其他諸侯不願意出兵幫助周朝應對狄戎的威脅時,六國要派出更多軍隊彌補虧空。因為她們擔心自己的失禮行為會為周朝剝奪自己的爵位和地位提供理由,所以只能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地等候着周王室的號令,因此無暇顧及自身的發展,在周邊其他姬姓諸侯發展壯大的時候錯過了最佳時機。造成了雙方實力此消彼長,當年的侯爵國實力也紛紛超過了六國,最終滅亡了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