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豪宅:面積是喬家大院38倍,財富卻被慈禧花的一乾二淨
在河南,有那樣一座莊園,興建於明代中期,佔地面積達160000平米,有38個喬家大院那麼大,被稱作十七、十八世紀華北地區黃土高原地區封建社會碉堡式工程建築的意味着,有“中國第一莊園”的美名。這就是坐落於河南鞏義市康店鎮的康百萬莊園。
“康百萬”是明代是大家對擁有 “中華活財神爺”的康應魁大家族的統稱。康氏家族前後左右十二代人到這一莊園日常生活,超越了明、清和民國三個階段,總共400多年,莊園也從最開始的半山腰建至峯頂。
與山西晉中喬家大院、河南安陽馬氏莊園合稱“中華三官員宅”,被稱作豫商精神世界,中華古典建築楷模。本地民俗廣為流傳着那樣的話,“汽車頭枕涇陽西安市,腳踩臨沂市濟南市;馬跑萬里不要吃另一家草,人民銀行萬里縱是康家田。”
而康家的發家則要從販鹽談起,康家第六代人康紹敬官拜山東省東昌府(今山東聊城)使者,這人運用職位之便售賣食用鹽,進而使康家逐漸富有起來。
康家第十二代傳承人李波運用康熙皇帝高度重視漕運的機遇,把康家的做生意範疇從中華擴展到魯南和江淮地區。當來到康家第四代時,依靠漕運的康家早已能財源滾滾,農田超出了18平方公里,變成當之無愧的富有大家族。
晚清政府的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時,慈禧太后帶上光緒於第二年逃出北京市前去西安市,後又回京,經過鞏義康店鎮時,被稱作“豫商第一人”的康家店家康鴻猷錦上添花,向清廷捐款一百萬銀子,慈禧太后一句:“沒成想,這山谷裏也有上百萬世家”。
大家都知道,並把它封為“康百萬”,“康百萬”就成了這個莊園的主人家“康氏家族”的通稱,因此莊園就成了康百萬的一角。
民國前期,康家第十八代傳承康庭蘭,為重構康家往日光輝,他剛開始在天津市、上海市等地做棉絮和布料做生意。
殊不知缺憾的是,1937年中國抗戰爆發後,因為在天津市的棉絮行被燒,上海市區的棉花被搶,康庭蘭修復康家光輝的理想化最後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