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曉正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李密雖然最終赦免了他,還封他左武候大將軍,但是在《資治通鑑》中,卻有一段房彥藻的記載,他當時力勸李密除去單雄信,因為他覺得單雄信這個人“輕於去就”,所以才“勸密除之”;只不過“密愛其才,不忍也”,這才保住一條命。
導語:首先咱們先解釋一下李世勣,他原名叫原名徐世勣,字懋功,所以也稱為徐懋功。後來因為功勞得到封賞,又被賜姓李,因避諱李世民,所以最終被稱為李勣。為方便讀者閲讀,本文當中全部以徐懋功做其稱謂。
《資治通鑑》:初,李世勣與單雄信友善,誓同生死。及洛陽平,世勣言雄信驍健絕倫,請盡輸己之官爵以贖之,世民不許。世勣固請不能得,涕泣而退。雄信曰:「我固知汝不辦事!」世勣曰:「吾不惜餘生,與兄俱死;但既以此身許國,事無兩遂。且吾死之後,誰複視兄之妻子乎?」乃割股肉以啖雄信,曰:「使此肉隨兄為土,庶幾猶不負昔誓也!
上文引用乃是《資治通鑑》中的一段,主要記載的是單雄信與好兄弟徐懋功之間,人生最後接觸的事蹟。
早些年,徐懋功與單雄信是一對拜把子兄弟,發誓一生互幫互助,同生共死。所以,李世民將洛陽攻下來之後,徐懋功趕緊對李世民説自己的這位兄弟好話,説他驍勇善戰,並且承諾願意用自己的官爵富貴換單雄信一條命,但是李世民沒同意。
徐懋功見李世民不同意,知道他兄弟單雄信這一次難逃一死,於是痛哭着離開了。
此刻單雄信已經是李世民的階下囚,當徐懋功去見他的時候,得知徐懋功沒能救他,埋怨了一句:“我就知道你不辦事!”
徐懋功對單雄信是偶,“我不是捨不得後半輩子而貪生怕死,自古忠義難兩全,我的身體不僅是個人,還是國家的。最重要的是,要是我死了,你的妻子和兒子誰照顧呢?”
説到這裏,徐懋功揮刀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給單雄信吃,説:“讓這塊肉陪你一起在地下長眠,也算不辜負我們當年的誓言了。”
徐懋功給單雄信的肉,代表徐懋功與單雄信同生共死,算是沒違背當年的誓言。但是肉畢竟就是肉,最後死的還是單雄信,徐懋功活得好好的。不過,徐懋功在瓦崗兄弟當中,算是好的了,畢竟他確實為單雄信出過力,也確實因為兄弟情付出一塊肉,並且因此感動李世民,保全了單雄信的血脈,只斬了他一人而已。
李世民的手底下得力干將很多,文武將才比比皆是,徐懋功、秦瓊、程咬金等等,其中不乏大量瓦崗寨的老兄弟,這些人在投奔李世民之前,也有不少人跟過王世充,是李世民昔日的敵人。但是李世民十分大度,不僅接納他們,還視他們為自己的心腹。
但是到單雄信的時候,李世民的大度似乎用光了,哪怕不惜“得罪”徐懋功,最終也沒繞過單雄信,將他處死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單雄信和李淵有私仇
這件事情是這樣,當時的李淵去太原上任,但是卻被宇文述猜忌,遂派人在半路扮成強盜截殺李淵,徹底免除後顧之憂。令宇文述沒想到的是,李淵打起仗來很猛,把這羣“強盜”打的四散逃跑,本來好好的一場截殺,卻變成了李淵對他們的追殺。
李淵追了半天不見人影了,就騎馬返回自己的隊伍,結果在路上遇到一騎急速奔襲,直奔他的方向而來,李淵以為是要殺他的人,就拈弓搭箭射過去,那“強盜”應聲落馬,正是單雄信的哥哥單雄忠。
所以,李淵殺單雄信的哥哥,是一場誤會,並非是針對單家的行動。這種事情或許放在我們平常人家無法接受,但是他們身處高位的人,自然不會因為一件這樣的事情去影響大事的判斷。如果説李世民因此必須殺單雄信,太過牽強。
不過,要説李世民殺單雄信真因為私仇的話,另一件事,可能才是真正讓單雄信和李淵無法共處的事件。
公元579年,這個時間還屬於北周時期,當時有一個人名叫單禹,做了東昌府的守將。公元581年,這一年是大隋朝的開皇元年,強大的隋朝自然不允許有人在自己的卧榻之側酣睡,就派一位將領攻打東昌府。
隋朝的帶兵將領正是李淵,而東昌府守將單禹則是單雄信的父親,二人激戰七天七夜,最終單禹戰敗被俘,但是單禹是一條漢子,誓死不降,被李淵給殺了,至此,單李兩家,算是有了血債。
虎父犬子
除此之外,單雄信還有一點不受人待見,那就是他歷史上的形象,並沒有演義中那麼光輝偉大,演義中他的形象,更像是以他父親為原型塑造。都説虎父無犬子,單禹的兒子單雄信,其實就是一個“犬子”。
當年瓦崗寨的老大是翟讓,後來李密來了,翟讓佩服李密的才能,將一把手的位置讓給了他。李密上位之後,重用了兩個人,一個是徐懋功,另一個就是單雄信。
後來,李密怕翟讓伺機回大權,就趁宴請翟讓的時候,將翟讓給殺了,當時翟讓身邊的兩位重要跟隨人員,正是徐懋功和單雄信,但是有一點卻大為不同,在李密動手殺翟讓後,徐懋功拔刀反擊,身受重傷。而單雄信的表現卻讓人意外,他沒有反抗,反而是跪地磕頭求活命。
讓部將徐世勣為亂兵所斫,中重瘡,密遽止之,得免,單雄信等頓首求哀,密並釋而慰諭之。
可見,單雄信其實遠沒有他父親單禹的英雄氣概,甚至連一條鐵錚錚的漢子都稱不上。反觀李世民手下的其他瓦崗兄弟,基本都是好漢,絕不會幹出跪地求饒這樣的醜事。或許這才是李世民無論如何也不願意留他的原因。
單雄信不利於團結
單雄信與徐懋功的關係最鐵,即便如此,在得知徐懋功沒能救下他命的時候,他還是説了一句讓人心寒的話,“我固知汝不辦事!”
徐懋功不惜放棄自己所有官爵去換單雄信一命,而且在李世民面前曾多次為單雄信美言,甚至痛哭流涕的哀求,結果雖然沒能救單雄信的命,但是單雄信的這句話確實太過讓人心寒了。
單雄信對自己最好的兄弟都如此,對昔日那些瓦崗寨的兄弟們,態度一定會更糟。而且單雄信本來就對其他瓦崗寨的兄弟們有不滿,甚至心中早有嫌隙,這一點從瓦崗寨兄弟們在得知他要處死時的態度就能輕易得知,他單雄信不是一個受大家喜歡的人。
結合以上三點來看,李世民堅定除掉單雄信的做法非常正確,儘管有“一將難求”的説法,而且還有徐懋功冒死相求,李世民作為一個英明的決策者,還是在短時間內做出了正確判斷,沒有因為私人情感而留下單雄信。
但是,李世民最終還是受到了徐懋功的影響,或許是看他痛哭流涕哀求的面子上;或許是被徐懋功割肉送單雄信的重情重義所感動,總之,李世民只斬了單雄信,卻留下了他的血脈後人。李世民一定知道這樣的做法不妥,但是徐懋功的面子他又不能一點不給,所以單雄信的後人才有了一線生機。
也正是因為徐懋功的“義”,才導致了李世民的“仁”,最終給大唐朝埋下了一個“禍根”。
公元878年,繼王仙芝起義後,黃巢起義爆發,這是一場唐朝時期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直接將唐朝推向深淵,加速了唐朝的滅亡。而在黃巢起義中,有四人因為對唐作戰勇猛被稱為“黃軍四傑”,他們分別為單旺、單興、單盛、單茂,是單雄信的第十一代孫。
李世民執意斬單雄信其實並沒錯,甚至在某種角度來説,他做的還不夠,或許,他也不是因為徐懋功的義感動,而是他看出了徐懋功未來的作用,又因為拒絕他讓他心裏不舒服,所以想以留單雄信家人的方式,對他進行彌補和拉攏吧。
在《資治通鑑》當中,記載了很多單雄信、徐懋功、李世民這樣的人物、事件,讓我受益良多,在為人處世當中,明白如何去做出更正確的選擇。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