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奧籌辦一線的大學生

本文轉自【北京日報】;

在冬奧籌辦一線的大學生

陳奕冰辦公桌上的電話大多在早晨9點起就響個不停。打進打出,都是與各賽區場館運行團隊溝通工作。至於打了多少電話,她也數不清。在北京冬奧組委的工作團隊裏,有很多像陳奕冰一樣的在讀碩士研究生,他們懷揣着對奧運的熱情與夢想,投身到冬奧會籌辦工作中。他們的身份是北京冬奧組委賽時實習生。

工作雖忙收穫頗多

陳奕冰是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專業學生,今年讀研究生二年級。早在入學時便通過大學專項招生計劃獲得冬奧組委實習的機會。考慮到她的細心、善於溝通的特質,進入冬奧組委實習後,她被分配到冬奧組委交通部場館交通處實習。“我從去年11月進入實習崗位,到現在已經有2個多月,主要負責的領域包括各場館交通組織和運行計劃的編制、場館交通物資籌措、各場館停車位的設置、信息諮詢等服務事項。”她説。“最近,冬奧會測試活動馬上要陸續開始,我們一直與各運行團隊進行電話溝通,儘快落實設計交通方案。”

陳奕冰有着開朗活潑的性格,從踏入冬奧組委辦公區的那刻起,她感覺這裏融洽高效的工作氛圍很合自己“口味”。她説,忙,但很有收穫感。“組委會的工作節奏緊張有序,這和學校的生活節奏反差很大,來到組委會後,我才發現,這裏需要協調的事情非常多,不斷進行供需對接,包括國際奧組委、各利益相關方,同時還要負責對接冬奧組委內各業務領域以及各場館運行團隊。我原以為組委會只是負責宏觀調控工作,可真正進入組委會後,發現在這裏有很多非常具體的工作,需要做得細緻入微。”

説着,陳奕冰拿出一張被各色記號筆標記了的場館設施圖紙,一邊又拿出自己的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記着通話要點。“交通就是解決供給與需求關係,細緻到各個場館的每一個停車位都提前設計好,並且與各利益相關方溝通協調分配。”她説。

零下30攝氏度的考驗

一場超強寒潮來襲,張家口賽區的氣温驟降至零下30攝氏度以下,一陣強勁的北風猛地吹過,葉騰飛裹了裹衣領口,對這位身高一米八、身強體壯的小夥子來説,從沒想過這裏的風真能把人吹得動彈不得。他指了一下自己已經結冰的睫毛説,“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它上凍的樣子。”

葉騰飛是北京工業大學計算機技術專業研究生二年級學生,現為國家跳台滑雪中心技術部賽時實習生。他正和帶隊老師一起,準備爬到國家跳台滑雪中心場地“半山腰”位置的裁判工作台,進行清點電源插頭和網口數量的工作,為接下來的佈置技術線網工作做準備。寒風中,他們沿着寬度1米左右的階梯向上爬,沒過多一會,葉騰飛雙腳已經凍得麻木。

在來張家口賽區前,葉騰飛了解到這裏環境會艱苦些,有些思想準備。到了賽場,爬上裁判台時,他的渾身上下已經被寒風吹透,口罩繩兒也被吹斷,這才讓他領教了大風嚴寒的厲害。他的帶隊老師仔細清點着各類接口數量,用凍麻木的手努力地在本子上記着信息。“目前,場館在測試活動的準備工作階段,我們要根據各個業務口的需求,協調並完善測試活動所需的物資清單表,我們現在就是拿着場館的地圖清點場館各個房間裏插頭和網口數量。”葉騰飛指着本子説,“有了這份數據,我們可以與技術提供商對接,佈置測試活動所需的基礎通信設施、搭建機房服務器等。”

在葉騰飛看來,能參與冬奧會籌辦是一件“可以驕傲一輩子”的事情。“我學習的就是計算機相關專業,實習崗位是場館技術支持主管,二者正好可以對接上,場館所有工作人員日常辦公所遇到的技術問題都可以找我幫助解決。”葉騰飛説,“經過2個多月實習,我已經逐漸適應了這裏的工作環境和節奏,雖然在場館一線工作條件艱苦,但我卻感受到了盡職盡責帶來的樂趣。”

工作要兼具“態度”和“温度”

晚上11點,延慶場館羣高山滑雪中心人事副經理楊倡的辦公室燈還亮着,由於最近疫情反覆,他和同事正按照最新疫情中高風險地區信息,對場館內所有人員的近期通行軌跡進行排查。“防疫無小事,我們要儘快把事情落實落細。”楊倡説,“所有在館人員近200人都需要進行逐一排查,一旦出現突發狀況,我們要第一時間上報,同時按照防控預案進行處理。”

楊倡是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研二的學生,去年11月他正式成為一名北京冬奧會賽時實習生,並加入到延慶場館運行團隊,主要負責場館團隊人員的考勤工作、協助編制人員計劃工作,並根據各業務領域人員需求,為崗位配置人員。“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這次實習工作中,我們部門還要負責人員健康管理工作,這不僅是冬奧會人員管理工作中的第一次,也是我在專業課中從未學習過的領域,既是挑戰也是一段特殊的經歷。同時,在這裏學到的場館化運營管理方式也讓我受益匪淺。”

在實習過程中,楊倡邊學邊悟,在他看來,要把工作做到實處,除了要有“態度”,也要有“温度”。“打造一支具有凝聚力和戰鬥力的團隊是我們的目標,在日常工作中,除了強化團隊工作紀律、明確規章制度外,我們也會及時收集大家反映的工作和生活問題,反饋實習生需求,組織團建等活動,營造團結友愛的工作氛圍。”楊倡説,“同時,我們的工作也比較具有前瞻性和準確性,比如目前正在做的編制人員計劃,是要確定賽時共有哪些崗位,需要多少人,具體負責的內容,人員要具備哪些素質等。這種工作方式使我開闊眼界,學到很多隻有切身參與才能學習到的知識以及先進的場館化運營管理方式,這對我以後發展非常有幫助。”本報記者 吳東 實習記者 卓然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67 字。

轉載請註明: 在冬奧籌辦一線的大學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