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亂華 漢人近滅種
兩晉時期,五胡亂華,胡人視漢人為豬狗,稱漢人為“羊”,不僅大肆殺戮,還烤而食之。2千萬漢人只剩下南方400萬,北方 300萬,漢民族已經快要亡族滅種,漢人被稱做兩腳羊(用2條腿走路的羊),五胡軍隊打仗都不帶糧食的,帶漢人,直接殺了充作軍糧。
中原漢族人口數量一下鋭減到四五百萬,史書記載“北地蒼涼,衣冠南遷,胡狄遍地,漢家子弟幾欲被數屠殆盡。”漢族人的數量甚至被遷入的胡人超越。唐代房玄齡主編的《晉書-王導傳》記載:“洛京傾覆,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
漢人已幾乎滅種。
絕地求生,乞活軍抗擊
在幾乎亡種的情況下,殘留的北方漢人流民決定奮起反抗,他們或構築堡壘,或組成義軍,與胡人軍隊展開了殊死較量。然而這些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漢人組成的軍隊實力太弱,幾乎不對胡人造成任何威脅。因此胡人在最初的恐嚇消失之後,依舊作威作福,視漢人為豬狗。乞活軍,五胡亂華時期活躍於黃河南北的漢族武裝流民集團。西晉末年,幷州(今山西省一帶)百姓及士兵官吏兩萬餘户在刺史司馬騰率領下逃難求食,後形成號為“乞活”的難民集團。乞活軍,顧名思義,亂世中乞求活命自保也 ,其悲壯悽慘情形可見一斑。311年洛陽陷於匈奴之後,大河以北的廣宗(今河北威縣東)和河南的陳留(今河南開封東)是乞活難民集團屯聚的兩個中心,由於身處亂世,處境險惡,乞活流民在從事農業生產以求生存的同時,仍保留了武裝組織,他們在與胡人的長期殘酷鬥爭中磨練出頑強的戰鬥力,以驍勇善戰、組織嚴密、持續時間長久著稱。 乞活軍在西晉覆亡之後,長期活躍在冀、幽、並等州,曾與胡人進行過艱苦悲壯的鬥爭,為漢人留下了種子。
天賜英烈 號令殺胡
冉閔家累世為將,西晉末年,冉家人曾跟隨陳午的“乞活軍”抗擊胡人。後來因寡不敵眾,被時為劉淵部下的石勒打敗,暫時歸降。後起義帶領乞活軍殺胡,發佈了讓漢人崛起反抗的殺胡令,才讓漢人的血脈得以保存。“殺胡令”是冉閔最為著名的政令,此令共分三道。
“殺胡令”是冉閔最為著名的政令,《殺胡令》的原文沒有完整地保存下來,傳下來的大致如下:
暴胡欺辱漢家數十載,殺我百姓,奪我祖廟,今特此討伐。犯我大漢子民者死,殺盡天下諸胡。匡復漢家基業,天下漢人皆有義務屠戮胡狗。冉閔不才,受命於天,特以此昭告天下。
此令共分三道。第一道“殺胡令”是冉閔在鄴城幽禁後趙皇帝石鑑後頒佈的,號稱“內外六夷,敢稱兵器者斬之”,也就是説:所有敢拿兵器的胡人都要殺。
此令一下,各地傳檄,漢人紛紛聯合起來,帶着積壓多年的仇恨,正式向胡人宣戰。胡人那裏,則紛紛越牆離城,驚恐而去。
面對胡人紛紛逃難的局面,冉閔頒佈了第二道“殺胡令”:與官同心者留,不同心者聽任各自離開。這道令看似簡單,其實絕難理解,如何才是與官同心,如何又不同心?官方不做正式説明,誰也不知道究竟什麼是正確執行,只好聽憑自己所想。
結果,此令一下,鄴城內的羯族為了保命紛紛外逃,而百里之外的漢人為了殺胡紛紛擁入城中,兩方恰巧相遇,城門口被堵得水泄不通。還沒等胡人遷出,冉閔就頒佈了第三道命令:所有漢人,凡是斬一個胡人,憑人頭加官晉爵。這一下,胡漢百姓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官方的真正意圖啊。於是,漢人終於可以理直氣壯地復仇了。冉閔親自帶隊,光在鄴城就屠殺了二十萬的羯族人。一日之內,便有數萬胡人被砍頭。無論男女老幼,都不能倖免。在“殺胡令”直接或間接影響下,幾百萬羯族、匈奴、羌、氐等胡人平民滅亡,近百萬胡人士兵被斬殺。而受屠殺最多的羯族,則或遷徙、或被屠,基本在中原地區滅絕。
公元350年,在基本消滅胡人統治後,冉閔建國稱帝,定都鄴,國號大魏,史稱冉魏。
冉閔橫空出世,頒佈‘殺胡令’,文人殺一胡人,官進三等,武人殺一胡人任牙門將軍。一時之間,匈奴和羯族快被殺絕。令羯族消失在歷史長河中,胡人大懼,正式給予漢人正常人的地位,無人再敢隨意殺欺辱漢人了,令漢民族得到了最為寶貴的休養生息的時間。野史稱‘殺胡令’一出,最少胡人被殺7百萬。這也是歷史學家不願意提及冉閔的原因。
冉閔坐騎為一紅色大馬,名叫朱龍,日行千里。武器為左手雙刃矛,右手為鈎戟。自小果鋭,善謀策,身長八尺,每戰必衝在前,攻無不克。最有名的是對慕容儁的一次戰役:冉閔帶領6萬步兵,面對慕容家 的22萬騎兵,正面擊潰。
豪情悲歌 巨星隕落
352年,冉閔祭拜祖先,隨身只帶6千兵馬祭祖。由於內奸出賣,曾經的手下敗將慕容儁帶3族兵馬共計四十二多萬兵馬,把冉閔圍在今中山,前後十戰,慕容被打的大敗,雖然鮮卑慕容成千上萬的死,屍橫片野。可惜兵力過於不足,沒能突出重圍。
最後的決戰廣台之戰,據日本史書《御覽》本《十六國春秋》記載:由於冉閔過於勇猛,慕容儁於是就讓軍中挑選五千敢死,守紀律,聽命令的士兵組成連環馬(這應該是最早出現的連環馬,比岳飛早了1千多年)。冉閔一如既往的衝在最前面,個人單殺連環馬300騎。擊潰慕容大軍左翼,直入連環馬後面的慕容大軍中軍大旗處,可惜未能殺死慕容儁,但鮮卑人中包括軍師高開在內的一批重要官員都被殺死,最後鮮卑圍冉閔數重,冉閔躍馬潰圍,在突出重圍後向東走二十餘里,因為戰馬倒地,冉閔被衝上來的鮮卑騎兵擒住。
冉閔人頭落地後,遏陘山左右七里草木全部枯萎,蝗蟲大起。七個月內,天旱不雨。慕容儁非常恐懼,以為是上天發怒,趕緊命人祭祀冉閔,封其為武悼天王。祭祀當天,又是天降大雪。
冉閔生前曾經遣使告東晉王庭説:“叛逆的胡人擾亂中原,如今我已消滅他們,如果能共同征伐的話,請派軍隊來。”東晉最終沒有答覆,喪失了統一天下的機會。而在冉閔死後的第二年,東晉就誕生了《蘭亭集序》,王羲之的這部名篇婦孺皆知,卻很少有中國人記得冉閔是誰。
歷史長河 此人當歌
冉閔,一箇中國曆史上陌生的名字,課本上從來沒有提到過。在“五胡亂華”時代,冉閔所發起的民族反擊激勵華夏民族奮起自救的精神,雖然冉閔戰敗被殺,但是他所發起的鬥爭基本上肅清了外族的入侵,解除了漢民族亡族滅種的危機。也正因為如此,歷史上只留下冉閔的血腥的筆墨:“諸胡亂我中國,也已數十年,今我與諸君盡誅天下胡族,共雪我中原百姓血海深仇。”以此為證冉閔便是遺臭萬年的屠夫了,歷史課本上羞於啓封。
可是我們不應該忘記。
冉閔 岳飛 文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