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絡上映的古代戰爭電影《宛城之戰》,筆者很想吐槽一下:電影裏面誰是“真正的叛賊”……不好説!
這部電影取材於真實的歷史故事“十三歲荀灌娘突圍救父”。在中國古代,荀灌娘堪稱是比花木蘭更早的巾幗英雄,千年以來一直都是被民間傳頌。但是筆者想説一句:古代流傳的“英雄故事”,卻不一定是三觀正常的東西。
古代歷史、電影劇情對這個故事大致都是這麼寫的:“晉朝,襄陽太守、平南將軍荀崧(曹魏太尉荀彧玄孫)被反賊杜曾圍困,太守之女荀灌女扮男裝,突圍搬兵,請來石覽及荊州刺史周訪出兵,解了襄陽之圍。”
但是重點來了。電影裏的大反派杜曾,真的是叛賊嗎?
當時歷史年代還處於西晉時期(儘管就快滅亡了),被電影指為“叛賊”的杜曾,其實是西晉的竟陵太守。杜曾,接受的是西晉皇帝司馬鄴(晉愍帝)的號令。而電影中的正面人物——襄陽太守荀崧和荊州刺史周訪,聽命的卻是琅玡王司馬睿(後來建立東晉的晉元帝),拒絕受西晉愍帝的號令,甚至主動攻擊西晉的地方刺史和太守,這才引發了荊州的戰爭。
所以説,這場宛城之戰其實是東晉打西晉。
要知道,此時中國北方遭遇了五胡亂華的大混戰,中原大片地區被匈奴和羯族叛亂勢力攻陷。公元311年,連西晉首都洛陽也被匈奴漢國的劉聰佔領了,而且還被抓走了晉懷帝司馬熾,史稱“永嘉之亂”。
313年,晉愍帝司馬鄴在長安重建了西晉朝廷,勉力維持一個殘破的局面。
然而在江南,琅玡王司馬睿在公元307年(永嘉元年)移鎮建業後,在當地搞起了“王與馬共天下”。永嘉之亂髮生後,司馬睿更是開始與長安的朝廷分庭抗禮。
不僅如此,司馬睿開始在江南大肆清除不服從自己的勢力,對拒絕承認自己是“盟主”的江州刺史華軼、武昌太守馮逸、豫章太守周廣等等,均予以出兵討伐,然後指派自己的心腹出任這些地方要職。像劇中的荊州刺史周訪,正是司馬睿指派的官員,而不是西晉中央朝廷任命的。
按理説,這時候晉朝南北方應該齊心協力收復中原,然而自己人卻先打了起來。尤其是司馬睿,坐擁江南富庶之地,不僅沒有支援過北方,反而在江南到處搶地盤。
像江州刺史華軼,三國時期魏國太尉華歆的曾孫,史書稱“有匡扶天下之志,每遣貢獻入洛,不失臣節”。但是因為華軼只聽從長安的西晉朝廷,拒絕服從司馬睿,遭到後者的攻擊。司馬睿派出的主將就是周訪,雙方在長江中游打了好幾仗,最後華軼戰敗被殺。
而杜曾等人在晉愍帝號令下出兵荊州,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發生的。西晉任命的荊州刺史是第五猗,而不是什麼周訪。杜曾就是第五猗名義上的部下,負責為西晉朝廷平定荊州。
杜曾雖然有自己的私心,而且後來確實演變為一股叛亂勢力,但嚴格講,宛城之戰時的杜曾仍擁有西晉中央朝廷的大義名分,不但不是什麼“叛賊”,反而是名副其實的平叛部隊。而真正的叛亂勢力,其實是司馬睿麾下的“偽荊州刺史”周訪等人。
宛城之戰打響時,荀灌孃的父親——襄陽太守荀崧(是正經朝廷任命的)可能還不算司馬睿的一方,但是最後結果卻是荀崧選擇了投靠司馬睿,背棄了西晉中央朝廷。後續史實也正是如此,荀崧最後成了東晉的開國元老,先後任尚書左僕射、加散騎常侍、領太傅,甚至開府儀同三司。
就是這樣,西晉中央朝廷面對匈奴和羯族的圍攻,卻得不到各方諸侯的支援,最終在公元316年被漢國攻破長安滅亡,晉愍帝被俘,西晉宣告滅亡。隨後建業的司馬睿假惺惺哭了幾天後,很快登基稱帝,東晉王朝這才正式成立。
所以説,“荀灌娘救父”的故事其實一點也不讓人感動,完全就是司馬家自己互相搶地盤,內部打成一鍋粥的一個插曲。《宛城之戰》的故事實質是“東晉打西晉”,八王之亂還沒打夠,五胡亂華和永嘉之亂爆發後還在接着打。
荀灌娘,如果硬要被定性的話,那麼應該稱為:西晉之叛賊,東晉之英雄,荀家之孝女。非常亂。
這種怪異的“英雄故事”在兩晉傳誦一時,恰恰反映了門閥盛起的三國兩晉時期,道德價值觀已經被扭曲,即“世多孝子,而無忠臣”。漢代“君臣大義”“國家興亡”的傳統道德觀念被全面淡化。諷刺的是,“二十四孝”恰恰多是這個時期的故事。
與“荀灌娘突圍救父”同時發生的另一個歷史故事,就是“祖逖中流擊楫”。兩者境界的高下,是如此的天差地別。
但是,“聞雞起舞”和“中流擊楫”卻沒見過影視劇拍過。(作者:陶慕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