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探秘:夷陵之戰,實力更強的劉備,為什麼敗給了孫權?
夷陵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國史上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是三國時期第三場最重要、影響最大的戰役。它不僅穩固了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確定了吳、蜀兩國的疆域,還導致了蜀漢積弱,難以北伐的情況。
夷陵之戰以前,魏蜀吳三國之中,蜀國的力量乍一看還是次於魏國而強於吳國的。而劉備在夷陵戰敗,直接導致蜀國的有生力量折損大半,從此坐實了蜀國成為三國之中最弱的事實。蜀國也在真正意義上徹底失去了北伐中原,統一天下的機會。
那麼夷陵之戰時,看上去明明實力更強的劉備,為什麼會敗給表面上實力更弱的孫權呢?
其實夷陵之戰,劉備的實力遠強於孫權,本就是一種來自於《三國演義》的錯誤説法。在三國演員對夷陵之戰的描寫中,劉備總共出兵足足七十二萬,達到了官渡之戰時袁紹的鼎盛兵力(《三國演義》的説法),而吳國的實力相較於此就遠遠不如了,不過才十來萬人。
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在正史上真實的夷陵之戰中,雙方的兵力遠遠沒有如此巨大的懸殊,甚至可以説的相差無幾。
當時的蜀漢,雖然號稱天府之國,但是據不完全統計,在公元156年的時候,我國的人口大概為5007萬,按照這個説法,三國能動不動拿出幾十萬大軍倒是讓人可以去相信,但是真實情況並沒有如此樂觀。
在經歷了東漢朝廷和黃巾起義軍的戰爭,以及東漢末年各個諸侯之間的混戰之後,到了公元208年,經歷了赤壁大戰後的全國人口為140萬,而到了夷陵之戰發生的那年,即公元221年,全國的人口只有不過90萬人。
按照這個較為真實的人口來計算,拋棄老弱婦孺,起碼一半的人口,剩餘的人就算是全民皆戰也至多45萬大軍。而且這還是全國的理論上可行性的全部兵力,還得劃分給三個國家,就算是平分,一個國家也最多15萬人。更何況我們都知道,在三國裏,魏國的實力幾乎等同於蜀國和吳國之和,所以,蜀國真實的兵力不會11萬。還得留下必要的兵馬防守北方的曹魏,以及對重要城鎮的守衞軍,劉備從哪裏搬出72萬大軍?
按照《資治通鑑》和《三國志》的有效真實記載,劉備所出動的全部兵力不超過8萬,其中還有2萬以上是來自於少數民族的隨從軍。前鋒馮習、張南所部4萬大軍,江北黃權所部5千人,蠻兵沙摩柯所部數千,江南夷道所部2萬,劉備自己身邊1萬。
而孫權一方的軍隊,當時相較於劉備也確實要少一些,但是也遠遠算不算懸殊,也足足有5萬多人。朱然江陵所部5千,北方潘璋所部數千,孫恆江南夷道所部數千,步騭荊南所部數千,陸遜自己身邊還有3萬。
以五萬人對上八萬人,雖然有一定的實力差距,但是完全是可行的。這種規模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在歷史上不説很多,但也覺得算不上很少。再者,劉備一方是進攻的侵略一方,東吳是防守的抵抗一方。
以守對攻,按古代的戰役來看(畢竟是冷兵器時代,沒有什麼 特別有效的攻城器械),正常情況下戰損比幾乎都在一比二左右。也就是説,攻擊是一方想要取得勝利,一般都要出動防守一方兩倍以上的兵力,才能較為輕鬆的取勝。如果算上這個因素進去,其實就是吳國的實力更強了,等於是蜀國以8萬大軍正面對抗吳國的十萬大軍,實力上其實是處於劣勢的,所以説輸了也是正常的。
好了,話歸正題,不管怎麼看,其實這兩邊的兵力相差是不大的,等於是站在一個公平的擂台上進行PK。在這個時候,就要看雙方統帥的計謀決策,以及統帥能力了。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劉備為什麼會失敗呢?
大概有以下四個原因:
1,驕兵註定失敗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其實犯了一個和當年曹操失敗一樣的問題,就是太過驕傲了,並沒有把孫權和東吳放在眼裏。
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故事我們都知道,當年曹操和劉備曾經做過討論天下誰人當得上英雄這兩個字,最後説來説去,還是隻有他們兩個人才算得上是英雄,而天下餘者都不配。在那場討論中,他們還專門對孫權的哥哥孫策進行了討論,最重要的一句就是説,孫策只不過是子承父業,站在父親的肩膀上,算不得英雄。
孫策如此,孫權自然更是如此。甚至他不只是依靠了父親孫堅的名聲,還有哥哥孫策的名聲,所以説在某種意義上,是比孫策還不如的。所以劉備自然沒有把孫權放在眼裏。
在加上孫權本來是他的小輩,古人的思想都比較傳統。其實不只是古人,就連現在很多傳統的老一輩的人都在説,年輕人不能和長輩相比,長輩走的橋比晚輩走的路都長,吃的鹽比晚輩吃的飯都多。所以孫權這樣一個晚輩,在劉備眼裏根本算不得上是什麼人物。
此外劉備在面對孫權的時候自帶一股天生的優越感,因為他是漢室宗親,就連自立稱帝,都完全有名正言順的自封。而孫權不一樣,稱哥吳王還有請求曹魏的冊封,這自然就低了一級。
所以劉備在面對孫權的時候是驕傲的,甚至根本沒有把孫權當作足夠和自己為敵的對手。
2,錯估對付實力
當時的東吳,有很明顯的青黃不接的情況,老一輩人才剛死,新一輩人才還沒有完全成長。呂蒙死了,國內沒有可以獨當一面挑大樑的人能夠勝任大都督一職。這樣一來,劉備就更加認為東吳的實力,必然不怎麼樣,能夠輕鬆就戰勝對方了。
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吳國早已經誕生一個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人物:陸遜。其實當年呂蒙奇襲取荊州的計謀就是陸遜出的注意,只是陸遜年輕,一直隱於幕後,所以沒有什麼名氣。但是此時,因為在夷陵之戰中,吳國在早期頻頻失利,幾個統帥都不能成事,孫權在萬般無奈之下,只能委任陸遜這個年輕人為統帥。
陸遜受命於敗軍之際,在加上本就沒什麼名氣,不僅不給劉備放在眼裏,甚至自己這一邊的人都不大信任陸遜的能力。他們都覺得,陸遜就是個毛頭小子,哪裏會打仗?
但是陸遜不僅會打仗,還很會打仗,估計三國時期沒有幾個人比陸遜更會打仗了。在劉備以為陸遜缺乏經驗,不會指揮,導致軍隊連連敗退時。殊不知這是陸遜的故意而為之。他最多劉備遠道而來,軍士疲憊,就故意這樣拖着,還讓劉備軍放鬆警惕,最後一舉滅之。
而面對這種情況,劉備因為錯估了對方的實力,甚至都對他進行了嘲笑,在孫權把陸遜任命為大都督的時候。劉備就沒有放在心上,並且還説自己也是指揮過很多大戰的人,還會怕一個小孩子嗎?
也正是過於自信輕視對手,沒有真正瞭解敵將的實力。對敵方防備不足,導致劉備被陸遜鑽了空子,最後大敗而歸。
3,缺乏軍事常識
其實劉備在夷陵之戰前期,一直是連戰連捷的,很順利的攻入了吳國境內並且佔領了幾處要塞。但是在陸遜來到戰場後,劉備小瞧了陸遜,沒有防備。面對陸遜的堅守不出,劉備一下子完全沒有了法子。
其實在這種己方暫時沒有辦法的情況,應該讓部隊好好休息。畢竟蜀軍是遠道而來,而吳軍是以逸待勞,在精力上本就不如對方。人家這樣和你耗着,你根本耗不過敵方。
可是劉備沒有,他一邊命小部分沒有戰鬥力的人在陸遜城前罵戰,命大部隊在後面埋伏,把氣氛弄得極其緊張。士兵的精神緊繃着,身體也越來越疲憊。而且陸遜根本不吃這一套,他可沒這麼傻,於是劉備等於是白白耗盡了己方的精氣神。
最後實在沒有辦法了,劉備只能下令紮營,然後問題又來了:
其一:依草木紮營本就是兵家大忌,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不會犯這個錯誤。而帶兵打了幾十年仗的劉備卻犯了。
其二:人剛剛從緊繃的狀態鬆弛下來,是最沒有防備的。這是在戰場上休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的問題,可是劉備沒有,大大方方的就讓大家直接休息了。
於是陸遜看見機會來了,火燒連營,傾巢而出。劉備軍這時候根本就沒有反應過來,如何引敵?
4,太過急功近利
前面也説了,劉備軍兵馬遠行,勢必疲憊,而東吳軍以逸待勞,這精神體力狀態上就已經強於劉備軍了。再加上身處異地,必然水土不服,戰力要再掉一大截。此外,到了地方不先好好休息,反而迫不及待地就展開了進攻,卻久攻不下。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整個部隊的戰鬥力就幾乎耗盡了。
其實原因也可以理解:
首先,劉備人物東吳軍不足為慮,一定可以在短時間輕輕鬆鬆的拿下;
其次,前期的幾次小規模勝利讓他嚐到了甜頭,迫切地想要擴大戰果;
最後,張飛和關羽的死,讓劉備徹底怒了,着急想給自己的兩個兄弟報仇。
於是乎,情急之下,錯誤連連,最後導致自己一敗塗地,連基本的常識都忘了。這件事情也告訴了我們,不管在什麼情況,一定要冷靜的思考,不要怎麼樣也不要讓自己失去了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