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孫子和妻子、兒媳的影響下朱棣才沒有更換太子

朱棣的長子朱高熾和次子朱高煦可以説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性格,朱高熾因身體肥胖(疑似肥胖症)行動不便,故而生性端重沉靜,言行識度、喜好讀書,次子朱高煦則孔武有力,故而生性兇悍、更加好武。由於靖難之役中朱高煦多次立功,且至少兩次救過朱棣性命,因而朱棣對其更加偏愛一些,甚至暗中許諾將來立其為儲,反而對行動不便的長子頗為不喜,可為什麼最終還是立朱高熾為太子了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立嫡立長的傳統,不可輕易廢長立幼

在中國歷史上,為了確保皇位的傳承有序,不至於像少數民族政權那樣經常發生奪位之事,“立嫡立長”便成為了議立儲君的最重要標準,在嫡長子沒有過失的情況下,很難打破這種桎梏。

基於“立嫡立長”的傳統,朱元璋為了確保大明江山的穩固,不至於出現“主少國疑”的現象,對於明朝的皇位傳承也進行了規範,《皇明祖訓》明確記載“凡朝廷無皇子,必兄終弟及,須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雖長不得立。若奸臣棄嫡立庶,庶者必當守分毋動,遣信報嫡之當立者,務以嫡臨君位,朝廷即斬奸臣。”

有了朱元璋這條祖訓,朱高煦想要獲得儲君之位實在太難,就算朱高熾因故無法繼承皇位,他也只能在沒有皇太孫的情況下才能成功,可事實上當時皇太孫朱瞻基已經出生了。這種情況下,朱高煦就很難獲得朝臣的支持,反之朱高熾卻獲得了大量朝臣的支持。

如果朱棣是位不計後果的昏君倒還罷了,或許憑藉喜好便廢長立幼了,奈何朱棣乃是為雄才大略的雄主,他不得不為大明後世考慮,自然不敢輕易開“廢長立幼”這個口子。

朱高熾性格仁善,頗得朝臣支持

朱高熾雖然因為身體原因,行動極為不便,但他卻並不是好吃懶做得無能自主,反而生性端重沉靜,言行識度、喜好讀書,再加上靖難之中表現出的超常政治才能,使得他獲得了大量朝臣的認可。

靖難之役爆發後,世子朱高熾奉命留守根基之地北京,一方面以萬人之軍成功抵擋住了李景隆五十萬大軍的進攻,另一方面還通過妥善調集糧草,有力支撐了朱棣主力在外征戰。靖難四年期間,由於朱棣經常在外作戰,後方的政務基本都是由朱高熾負責,而他也的確處理得井井有條。

可以説,朱高熾雖然在靖難四年中不如朱高煦那般屢立戰功,但其所表現出的政治潛力,卻獲得了普遍的認可。再加上其性格仁善的原因,獲得了當時大量朝臣的支持。朱棣在立儲方面也曾有過猶豫,因而徵求內閣首輔解縉的建議,解縉便説,“為長,古來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歸附,若棄之立次,必興爭端。先例一開,怕難有寧日,歷代事可為前車之鑑。”

可見,朱高熾雖然為朱棣所不喜,但他在朝臣中的聲望卻很高,朱高熾能夠坐穩儲君之位,離不開解縉、楊士奇、楊榮、楊溥和黃淮等大量朝臣的支持。

朱高熾不受待見,朱瞻基卻討喜

不知道是不是“隔代親”的緣故,朱棣對朱高熾這個兒子不是很喜歡,卻很喜歡這個嫡長孫,甚至給出了“此乃大明朝之福也”的評價,不僅親自挑選當時的著名文臣對其進行教導,甚至在遠征漠北之際還經常將其待在身邊,親自教導其帶兵打仗的知識。

在翰林學士和朱棣的教導之下,朱瞻基可以説是文武雙全,朱棣對於這個嫡長孫可以説是相當滿意,經常帶其離開京城去狩獵和軍事視察。永樂三年(1405年),在解縉明確表示支持“立長”之後,朱棣還面有不悦之色,仍然猶豫不決,而當解縉説了一句“好聖孫!”兩人卻相視而笑。

可以説,朱棣立朱高熾為太子,有一定程度是因為這個自幼便極為出色的嫡長孫。也正因如此,在永樂九年(1411年)時,年僅十二、三歲的朱瞻基便被確立為了皇太孫。

仁孝徐皇后和誠孝張皇后的影響

這是大家比較容易忽視的一個點。事實上,由於朱棣不喜歡朱高熾,但卻喜歡朱瞻基,並對兒媳張氏很滿意的原因,誠孝張皇后便經常帶兒子入宮去覲見朱棣和徐皇后,一方面可以盡力彌補父子之間的裂痕,另一方面則潛移默化的影響着朱棣的決定。

同時,與朱元璋對馬皇后一樣,徐皇后對朱棣的影響同樣十分巨大,在朱棣意圖廢長立幼之時,正是由於徐皇后和大臣們的一致阻攔,才使得朱棣沒有最終下定決心。

可以説,正是有仁孝徐皇后和誠孝張皇后的影響,才幫助朱高熾穩住了太子之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36 字。

轉載請註明: 在孫子和妻子、兒媳的影響下朱棣才沒有更換太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