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26年,努爾哈赤病重,他前往清河湯泉利用温泉減輕病痛,並向天神祈求健康,但他的病情並沒有好轉,反而更加惡化,最後在這一年的8月病逝。
對於努爾哈赤的死因,清朝史官並未記錄,史書上對此事諱莫如深,沒有提及努爾哈赤得了什麼病。
不過,明朝大將袁崇煥在收到努爾哈赤死訊後,立刻嚮明朝報捷,並言明努爾哈赤在寧遠大敗之後,得了“癰疽”,最後不治而亡。
這裏提到的寧遠之戰,也就是在公元1626年正月23日,努爾哈赤率領軍隊進攻寧遠的戰役,當時努爾哈赤的軍隊剛剛抵達寧遠城,就遭到了明軍的炮擊,死傷了數十人,因此努爾哈赤只能將營地遷往明軍大炮射程之外的地方。
在24日,努爾哈赤派兵攻打寧遠城的西南角,明軍向城下投擲火球,後金軍隊攻城受挫,後來換了一個方向進攻,結果依然沒有進展。這場戰鬥從清晨打到了晚上,後金軍隊損失慘重,城下的屍體堆積如山,努爾哈赤只好下令退兵。
在25日,後金軍隊繼續猛攻寧遠城,死傷了很多士兵,但還是沒有進展。
在26日,努爾哈赤放棄進攻寧遠城,並派兵進攻“菊花島”上的明軍糧倉,此時海水已經結冰,後金騎兵從海上踏冰而行,最後島上的7000明軍全軍覆沒,努爾哈赤帶着這批物資返回了瀋陽。
在袁崇煥遞交奏摺之後,東江守將毛文龍也向朝廷遞交了一份奏摺,他在奏摺中詳細記錄了努爾哈赤得病的經過,以及最後的死因。當時他在後金安插了一個奸細,此人前往後金都城瀋陽打探情報,最後發現努爾哈赤得了“癰疽”,於是立刻向毛文龍彙報了情況,並請求他立刻發兵一萬攻打瀋陽,定能成就大功!
可惜因為一些特殊原因,毛文龍並未發兵,而是又派出150多人打探情報,這些人回來都説“老奴背果患瘡,帶兵下營狗兒嶺湯泉洗瘡。”
最後,毛文龍還是沒有派兵,而是再次派人打探情報,得到了努爾哈赤病逝的消息。
東江也就是現在的朝鮮皮島,位於後金的大後方,毛文龍在此處建立根據地,隨時準備進攻後金,這也導致後金不敢肆無忌憚的進攻明朝。不僅如此,皮島距離後金更近,毛文龍可以更加方便的獲取情報,而且也更加準確,因此可以確定努爾哈赤的死因就是“癰疽”。
“癰疽”也就是後背上長了一個“毒瘡”,毒性很大,而且容易擴散,一旦毒發就會危及生命,在當時無法進行外科手術的情況下,只能通過温泉水消毒殺菌,但效果並不明顯。努爾哈赤前往清河湯泉治病,這也説明他確實得了“癰疽”
現在有些史學家認為努爾哈赤在寧遠之戰中受了重傷,最後不治而亡,但袁崇煥並未在奏摺中提及這件事。他是這場戰役的指揮官,曾親自站在城牆上指揮戰鬥,如果他發現努爾哈赤被明軍大炮擊中,不管是將努爾哈赤擊傷,還是將其擊斃,他肯定會上報朝廷。
畢竟他為明朝除去了心頭之患,這樣的功勞不亞於開國之功,但袁崇煥並沒有誇大其實,這也就説明了努爾哈赤在這場戰鬥中並沒有受傷。
我們可以分析一下當時的情況,此時的努爾哈赤已經68歲了,常年征戰在外,他的身體已經不行了,在寧遠之戰失敗後,努爾哈赤心情倍感失落,因此得了“癰疽”,最後結束了他的一生,或許這才是最合理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