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宋朝,相信人們腦海中它的形象都是重視文化而放鬆武備,朝中文官眾多卻缺少有血性的武將。此外,宋軍戰鬥力低下,對外常常打敗仗,只能靠割地賠款來換取一時和平。
好在宋朝經濟實力強大,足以應付遼、西夏、金等國對歲幣的要求。雖然宋朝的軍事實力不算太強,但是還是有着許多優秀將領的。
舉例來説,宋朝的名將有精忠報國的岳飛,與之齊名的韓世忠,有勇有謀的狄青,多次擊敗蒙古的孟珙等等。其實,除了這些名垂青史的大將外,宋朝一些默默無聞的將領也曾為國捐軀、慷慨赴死。
在北宋仁宗年間宋與西夏的一場大戰中,北宋儘管戰敗全軍覆沒,高級將領也無一存活,但宋軍將士卻打出了血性。這場戰爭便是著名的好水川之戰,陣亡的高級將領中,包括了一位值得欽佩的將領任福。
北宋太平興國六年(981),任福出生於首都開封,他的祖先來自位於今山西運城的河東,和歷史名將關羽算是同鄉。任福從小就展現出了對軍事的興趣,他勤奮練武,終於在宋真宗時被選拔為禁軍衞士。在宮中,任福忠於職守,得到了升遷,等到仁宗繼位,他受封遙郡刺史,官居七品。
仁宗寶元元年(1038),盤踞西北的李元昊宣佈稱帝建國,並要求宋朝承認其合法性。
對於李元昊這樣的割據政權,宋朝廷的態度自然是不予承認。宋軍迅速在西北集結,想要以兵勢恐嚇李元昊。當時,任福主動請纓道:"河東地介大河,斥堠疏闊,願嚴守備,以戒不虞。"出於對他能力的信任和態度的嘉獎,仁宗當即封他為隴州知州、秦鳳路馬步軍副總管。
任福上任後,仁宗的第一個指令是在陝西加強守備、補充軍械。據《宋史》記載:"福受命四十日,而戰守之備皆具。"見他有着出色的軍事才能,仁宗高興的又"以忻州團練使為鄜延路副總管、管勾延州東路蕃部事。"不久後,任福改任慶州,他到任後一番探查分析,又向仁宗上書道:"慶州去蕃族不遠,願勒兵境上,按亭堡,謹斥堠。"
仁宗見任福不但在宮中認真負責,到了外面還積極備戰,有戰略眼光,便"益善之,聽便宜從事。"漸漸的,面對西夏人的不斷襲擾,任福打算主動出擊,他帶着兒子任懷亮等親信假裝巡視邊境,卻暗中調集部隊,和諸將於夜半時分對敵軍駐守的白豹城發動了突襲。
史載:"夜漏未盡,抵城下,四面合擊。平明,破其城,縱兵大掠,焚巢穴,獲牛馬、橐駝七千有餘,委聚方四十里,平骨咩等四十一族。"
任福的這次主動出擊使其一戰成名,仁宗為表鼓勵又將他封為了龍神衞四廂都指揮使、賀州防禦使,不久改侍衞馬軍都虞候。
康定二年(1041),李元昊親自率兵十萬南下攻宋,大軍直抵好水川。為了一舉擊敗宋軍換取宋朝放下身段和談,李元昊精心佈置了戰術:他率主力埋伏在好水川口,而派分隊前往懷遠城誘敵深入,準備設伏圍殲。
當時,陝西經略安撫副使韓琦見敵軍來犯,便連忙招募了一萬八千人,並將這些人和原來的守軍一起交給任福統領,並下指令道:"自懷遠城趨得勝砦,至羊牧隆城,出敵之後。諸砦相距才四十里,道近糧餉便,度勢未可戰,則據險設伏,待其歸邀擊之。"
出發後沒多久,任福的部隊便與西夏軍相遇,宋軍大獲全勝,西夏軍則狼狽而逃。
這場殺敵數百的勝利麻痹了任福,在先鋒桑懌回稟説敵軍數量少、戰力弱後,任福便率軍全力追擊。然而,因為衝的太往前,任福的部隊與後勤部隊脱節,大軍很快缺糧,而火上澆油的是,當兵馬行至籠竿城北時,敵軍的主力從六盤山突然出現。因為事出突然,任福還沒來得及命全軍列陣,敵軍的鐵騎便突入了軍中。
任福本想帶着宋軍依靠六盤山的山勢重新列陣,但敵軍又從背後襲來,不少士卒在騷亂中跌下山崖,或是相互踩踏,傷亡慘重。
見宋軍強弩之末,西夏軍又分數千人斷去了宋軍的後路,身為統帥的任福"力戰,身被十餘矢,"有部下勸他自行逃跑,但任福斷然拒絕道:"吾為大將,兵敗,以死報國爾。"
説罷,任福手持自己的四刃鐵簡衝入亂軍中與敵決鬥。但雙拳難敵四手,就算他武勇過人,還是在亂戰中被刺中左臉,咽喉被砍斷而死。任福這一隊戰敗,西夏軍又輕鬆消滅了由朱觀、武英率領的另一部,好水川之戰以宋軍的全軍覆沒、任福等良將的戰死宣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