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是公正廉潔、鐵面無私之清官的代名詞,其代表人物是北宋名臣包拯。如果要想當一名包青天,需要具備哪些基本素質呢?包拯給出了最佳答案:自律、清正廉潔、愛憎分明和鐵面無私。
包拯照
下面就來看看,被人們稱為“包青天”的包拯,具備這些素質的例證。
一。從孝順做起的自律、清廉
俗話説:“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想做個公正廉潔、鐵面無私的清官,自己首先要做得正。包拯非常明確這一道理,他自小從孝順做起,逐漸養成自律、清廉的良好習慣。
包拯生於宋真宗鹹平二年(999年),後來順利考中進士後,被授任為大理評事。因父母年邁,包拯請求在合肥附近就職,被授和州(今安徽和縣)監税,之後父母又不想讓他離開,包拯乾脆就辭去官職,回家贍養父母。
幾年之後,包拯的父母相繼去世,他在雙親的墓旁築起草廬,直到守喪期滿,還是徘徊猶豫、不忍離去,同鄉父老多次前來勸慰勉勵。直到景祐四年(1037年)包拯才赴京聽選,獲授天長(今屬安徽)知縣。他的孝順之心得到鄉親們的一致稱讚。
鄧超版包拯
包拯23歲時,曾受到出知廬州的劉筠嘉許,因此聲名大盛,家鄉有一豪富之家曾邀請他赴宴敍談,一位李姓同學邀請他同往,而包拯卻嚴肅地説:“與富裕人家交往一定要謹慎,以免將來受其拖累!”可見他為官前即確立了從政不徇私情的志向。
慶曆元年(1041年),包拯調任端州(今廣東肇慶)知府。端州是出產硯台的聖地,此前的知府都趁着進貢機會,斂取多於貢數幾十倍的硯台,用來贈送給當朝權貴。包拯到任後,立即制止了此種歪風,他命令製造的硯台數只能與貢數一致,而且他離任時沒拿一方硯台回家。清廉的習慣就這樣養成了。
包拯像
包拯平時跟人交往時不隨意附和,更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他平常沒有私人信件,因工作需要連朋友、親戚都斷絕來往。雖然後來地位高貴了,但他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飲食還是保持跟當百姓時一樣。
二。愛憎分明的清官
慶曆三年(1043年),在端州政績突出的包拯,被調入京城任監察御史,負責監察百官、政府行為的工作,他堅持從國家與人民的利益出發,愛憎分明、公正無私,成為了一名受皇帝與大臣們信任、人民羣眾愛戴的清官。
如包拯先後彈劾過販賣私鹽以牟取暴利的淮南轉運按察使張可久、役使兵士為自己織造1600百餘匹駝毛緞子的汾州(今山西汾陽)知州任弁,以及監守自盜的仁宗親信太監閻士良等,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彈劾王逵。
王逵曾數任轉運使,他巧立名目盤剝百姓錢物。激起民變後,又派兵捕捉、濫用酷刑,慘遭其殺害者不計其數,因而民憤極大。但王逵與宰相陳執中、賈昌朝關係密切,又得宋仁宗的青睞,因此有恃無恐。
包拯劇照
為此,包拯連續七次上章彈劾,最後一次更直接指責仁宗説:“今乃不恤人言,固用酷吏,於一王逵則幸矣,如一路不幸何!”其言激切剛直,讓朝野震動、輿論譁然,迫使朝廷終於罷免了王逵。
此外,包拯還彈劾過宰相宋庠、舒王趙元祐的女婿郭承祐和仁宗張貴妃的伯父張堯佐、利用職權賤買富民邸舍的張方平及“在蜀燕飲過度”的宋祁,使朝廷罷免二人的三司使之職。
然而,對於有才幹有政績者,包拯則能秉公極力推薦,如楊紘、王鼎、王綽三人皆為范仲淹提拔的人才,曾分別擔任江南東路轉運使、提點刑獄和轉運判官,因任內嚴懲貪贓枉法的官吏而有“江東三虎”之稱。
後受守舊權臣的忌惡,這三人被降任知州。包拯則愛憎分明,極力主張複用此三人,終於使楊紘、王鼎、王綽先後又被起用為荊湖南路轉運使、河北路提點刑獄、江西路提點刑獄。
三。剛正不阿、鐵面無私的法官
包拯被人們尊稱為“包青天”的另一突出表現是,他執法的剛正不阿與正直敏鋭。現有下面兩例為證:
周杰版包拯
包拯在其家鄉廬州任知州時,他的親朋好友以為,這下有個保護傘了,於是幹了不少仗勢欺人、甚至擾亂官府的不法之事。包拯鐵面無私,決心大義滅親,以示警戒。當時恰有一從舅犯法,包拯不以近親之情,在公堂上將其依法責撻一頓,自此以後,親戚朋友們皆屏息收斂,再不敢胡作非為了。
第二例,是在天長縣任上,包拯遇到一件棘手的案子。某日有一農人狀告歹徒割去其家耕牛的舌頭,請求捉拿罪犯。因割去牛舌並無財利可圖,故包拯敏鋭地推斷此事必屬怨家的報復行為,於是就讓農人宰牛賣肉以引罪犯上鈎。
不出包拯所料,割牛舌者見牛主殺牛,欲加其罪(宋代宰殺耕牛是犯法的),果然前往縣衙告狀,因此自投羅網,疑案終於告破。
開封府
綜上所述,包拯一生中倡導“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他不僅這樣説了,也如此做了,而且還傳承於後代。他訂立了《家訓》。將《家訓》鐫刻於石碑,豎立於堂屋東壁,以昭示後人。
包拯以他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鳴不平的優良品德,及出色的業績獲得了“包青天”及“包公”的美譽。
總之,要想做個“包青天”,就要像包拯那樣,具備自律、清正廉潔、愛憎分明和鐵面無私的基本素質。一切從國家與人民利益出發,糾正不正之風、懲治貪官污吏、嚴懲犯罪分子。讓我們的國家永遠正氣抬頭、繁榮昌盛。
包公祠
本文由“老wu侃國學今用”原創,歡迎關注,共同學習,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