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復一年——時間進展的標誌。“年”在漢語中不僅是時間單位,而且還有“歲首”的意思,“過年”即“迎新歲”。
年、月、日、時、分、秒是表示時間的常用概念和單位。和“秒”有關的概念叫“閏秒”(標準時刻增加或減少的1秒,即所謂的正閏秒或負閏秒),設置閏秒是為了調整原子時與世界時由於地球自轉不均勻而產生不同步的矛盾。現在所用的公曆是羅馬教皇格里高利於1582年改革後確定的,因此也叫格里曆。本來,一年12個月,單月為大月,雙月為小月,二月作為平月,平月29天。那麼為什麼現在八月、十月和十二月是大月,九月和十一月卻為小月,而平月又只有28天呢?原來,這是歷史上的“計時專制”導致的:古羅馬帝國皇帝奧古斯都登基後,定要將和自己同名的八月Augusdus改成大月,怎麼辦?只好從平月中取出一天,使八月成為大月,九月以後的月大月小也就被迫作了相應的調整——計時專制(亂套)的後果。
其實我國陰曆中也有類似的“計時專制”,一月稱“正月”,逢到改朝換代,要重新“改正”月份的次序,改正後的第一個月叫“正月”,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好幾個不同的正月,這就不奇怪了。
一天24小時,但以前世界各國都有自己的計時標準,沒有時區的劃分。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了一次吵吵鬧鬧的國際經度會議,會上討論了子午線問題。起先有人建議定在耶路撒冷或埃及基奧普斯法老金字塔所在地,但美國和英國堅持格林威治(舊譯);而法國又極力反對,認為巴黎最合適;最後美英的意見佔上風,而法國一直陽奉陰違,至1911年才將格林尼治子午線繪製到地圖上。
説到小時,有人興許會問,一個鐘頭為什麼要叫一個“小時”,而不叫一個“大時”。其實“大時”是時辰的意思,在鐘錶傳入以前,我國用時辰計時,一個時辰為兩個鐘頭,為區別起見,把時辰稱為“大時”,一個鐘頭稱為一個“小時”。
然而遠古時代的人沒有計時儀器,“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他們憑藉“地球鍾”識別時間。但據全世界近50個原子鐘站的測量,由於受潮汐、洋流、天氣變化和冰山移動的影響,“地球鍾”的走時(自轉)每隔100年也要慢幾毫秒。
時間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是宇宙的兩大基本概念之一(另一概念為空間),但它可被人們利用而創造出具體事物。不同的人對時間會有不同的理解,不管怎麼説,光陰在流逝,人類應該隨着時間的節拍變得更加文明和進步,決不能逆時針而行。(陳鈺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