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非讓學生將各學科的學習難度排名,相信大多數學生會優先選擇數學,隨後就是物理,這兩門理科中具有代表性的學科,着實難倒了一眾學生。
教師,是一個非常依仗工作經驗的職業,而家長們也願意將孩子,交給一位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手中,與此同時,老師們也會根據工作經驗,從而分辨學生們的優劣勢。
大部分老師都不會區別對待某個學生,正因如此,他們也希望學生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尤其是從實行新高考,將自主選科權交還給學生之後,學生們的選擇至關重要。
選科選不對,受影響的只有學生自己
劉老師是一名從教十幾年的歷史老師,儘管他沒覺得自己教得多好,卻深得歷屆學生和家長的信任,每屆學生和家長對他的評價都很正向,説他是難得的好老師。
雖説劉老師所教的歷史,在一眾學科中只是副科,更沒法和數學、語文、英語三大主科相比較,但歷史的學習難度並不低,卻也不是副科中最難學的。
在大多數學生眼中,最難學的副科還得是物理,尤其是想報考理工類院校的學生,想不選物理都不行,可站在劉老師的角度,如果不能考出高分,就算是選物理也是拖學生後腿。
這就導致學生和家長也很矛盾,尤其是新高考實行“3+1+2”的地區,學生們必須要在物理和歷史中二選一,相比於物理,歷史的學習難度着實算不上高,但選歷史對應的院校,可能並不是學生們想報的。
有很多學生出於這個原因選了物理,可他們在隨後的考試中,卻嚐到了什麼是後悔,面對高考滿分為110分的物理,很多學生連及格分都達不到,更有甚者連串聯、並聯都搞不明白。
看到這樣的結果,劉老師忍不住説:“實在不行別選物理了!”雖説是勸告,卻也是劉老師的無奈之舉,畢竟高考最終還是要看總分的,單科物理直接能將總分拉下很大一截。
在劉老師看來,只要學生的總分足夠高,就一定能報到好學校,從而彌補學生沒選物理的落差,以至於劉老師慢慢將這句話發展成口頭禪,看到有物理成績差的學生,都會主動上前勸上一番。
當然,對於劉老師的做法,算不上好但也不至於是壞,只不過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選擇,劉老師只不過給他們建議,並不是強制學生一定要選歷史,他也非常尊重學生的選擇。
新高考對歷史和物理的選擇,真有那麼重要嗎?
事實上,雖説新高考的確將選科權交還給學生,但卻在報考專業上,再次給學生們設限了,簡單來説,主要體現在學生對物理和歷史的選擇上,分別擁有代表性較強的專業。
比如,想報考計算機類、臨牀醫學、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等專業的學生,就必須要選擇物理,否則學生將失去這類專業的報考資格,同樣,歷史也有針對性較強的專業。
比如近兩年熱起來的考古學、歷史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學生都必須選擇歷史,才能報考這類專業,總而言之,針對文史類和理工類專業多少還是有區分的。
這也就代表着學生要更早確定高考想報考的專業,至少要縮小專業範圍,從而確定大致的報考方向,到底是偏理工類還是文史類?如果是理工類就非選物理不可,極個別專業還會要求附帶化學。
如果是選文史類專業,就必須要選歷史,極個別專業還會要求附帶政治,直白點兒説,其實學生可以自由搭配的學科,就只有生物和地理了,所以,學生明確選歷史或物理很重要。
特別是物理成績很差的學生,一定要提前翻閲往屆報考書,瞭解一下如果放棄物理轉向歷史,還能不能報到自己感興趣的專業,還要調查清楚所選專業未來幾年的就業前景如何。
筆者有話説
不是有這樣一句話:上帝在關上一道門時,總會留下一扇窗。只不過這扇“窗”具體從哪開,什麼時候開,還都是個未知數,這就需要學生不斷地發掘和探索,爭取早日找到屬於自己的理想。
每個學生都要有努力的目標,這樣才能更好的朝着目標而努力,漫無目的的追逐,早晚會失去方向,只有找到明確目標併為之努力,才是獲得成功最有效的方式。
如果是你,願意放棄物理選歷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