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早朝都是如何進行的?其實遠比我們想象的複雜
朝會可以説是古代朝廷最為重要的活動,按照時間可以分為早朝、午朝、三朝三種,其中尤以早朝最為重要。為了確保朝政順利運轉,歷朝歷代對於早朝都有一套嚴格的制度,那麼每天的早朝都是如何進行的呢?今天,我們便結合《大明會典》等記載,以明朝為例,來完整了解一下早朝的程序。
候朝階段:大臣半夜就得起牀
明朝需要上朝的官員被稱為“朝參官”、“京朝官”,這些官員全部戴有出入宮廷的牙牌。由於早朝每天都要進行,這些官員為了方便,通常在京城城南擇屋而居,“如東、西長安街,朝官居住最多”(明陸容《菽園雜記》)。
為了確保按時參加早朝,大臣們必須午夜時分起牀,穿戴停當之後,便趕往午門集合。大約凌晨三點左右,大臣們開始陸陸續續抵達午門外。為了方便官員們候朝“待漏”,朝廷在皇城內建有多處朝房,官員們平時便按照品級坐立其中,等待宮門的開啓。作為近臣的優待,端門內設有專門的直房,右闕門南是錦衣衞的直房,下三間則是翰林直房,候朝時,大學士一半居北楹,眾學士中楹,餘者南楹。此外在端門內左側另有直房五間,又被稱為“板房”,是詹士府、左右春坊和司經局官員侯朝的地方。
午門之上的城樓被稱為“五鳳”,其中設有朝鐘朝鼓,由內廷四司之一鐘鼓司的宦官們負責管理。到了上朝時分,鐘鼓司便敲鼓響鐘,然後打開宮門。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中間設有御道,平日裏並不開啓,左右兩闕則是供當值將軍和宿衞執杖旗校等人的出入。百官們上朝入宮,則只能走左右兩掖的左掖門、右掖門。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因此前文武官員入朝時爭先恐後、隊形混亂,便規定了“將軍先入,次近侍官員,次公侯駙馬伯,次五府六部,又次應天府及在京雜職官員”的順序。
到了天順元年(1457年),因侍衞和朝官們又經常發生擁擠,於是又另行規定,待到第三通鼓響,先開兩門,放官軍旗校先入擺列,百官則在掖門前按照次序排隊,等到鳴鐘之後再開門入內。
入朝階段:一切井然有序
凌晨五點左右,官員們開始依次進入皇宮,文官由左掖門進入,武官則由右掖門進入。入宮之後,大臣們先要在金水橋以南,依據品級排列好隊列。
鳴鞭之後,大臣們這才依次過橋,抵達奉天門丹墀,在御道兩側相向站立等候,其中文官為左班、武官為右班,這被稱為“起居”。在此期間,又有負責糾察的御史在一旁進行監督,凡是有咳嗽、吐痰、擁擠或者儀態不整的,都會被記錄下來,等候上報處理。
奉天門上廊內正中設御座,稱為“金台”,台階左右是鐘鼓司的樂隊,殿陛門楯間列“大漢將軍”,穿着全服鎧甲,御道左右及文武官員身後則各有校尉握刀站立。
皇帝到達御門後,鐘鼓司開始奏樂,錦衣衞力士撐五傘蓋、四團扇,從東西兩側登上丹墀,立於御座後左右。內使兩人,一人執傘蓋,立於座上,另一人執“武備”,雜二扇,立於座後正中。天順年間之後,執傘、扇的力士位置被移到了金水橋以南夾立,只留座上之傘及夾武備二扇;座上之傘,遇到大風時也被撤去。
皇帝登上御座之後,再次鳴鞭,鴻臚寺“唱”入班,左右文武兩班這才齊頭並進步入御道,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東上”,行一拜三叩之禮,是為“大班”。公侯、駙馬、伯自成一班(勳戚班),居武官班前而稍離。
早朝階段:主要分為四部分
大臣們行禮完畢之後,文武百官立於大殿兩側,早朝便正式開始了。明朝的早朝一般分為四部分內容,具體如下:
第一部分:接見入京離京人員。鴻臚寺官員率先出班,對皇帝奏報入京謝恩,離京請恩的官員人數,這些人都是前一天在鴻臚寺報備過的。皇帝如果選擇召見,那麼這些人便需要入殿覲見;如果皇帝不見,那麼便在庭下或午門之外,遙行五拜三叩之禮,行禮之後便可以忙自己的去了。如果有他國來使,皇帝是必然要接見的。
第二部分:處理邊關緊急要務。接見完入京離京人員之後,接下來便開始處理來自邊關的緊急奏報,如果有便需要先行呈上,“大者宣露布,小者具奏本,俱於早朝未奏事之先宣佈,所以張國威而昭武功也”(《明孝宗實錄》)。
第三部分:處理一般朝政要務。接下來便是我們在影視劇中常見的“奏事”環節。按照慣例,每個官員在奏事之前,“皆預咳一聲”,這被稱為“打掃”,這其實也有打招呼的意思在裏面,從而避免兩個人同時出班造成混亂和尷尬。如果真的有兩個人搶着出班奏事,則通常由通政司或鴻臚寺官員負責引導。
官員出班之後,需要到御前跪下奏事,説完之後便重新回到班列。奏事時不用口語,而是需要大聲朗讀奏章。通政司、鴻臚寺官員除了引導官員們奏事之外,有時還需要代讀奏疏,而為了達到“美觀瞻”的效果,一般選取該衙門中符合“美姿容”和“大音聲”標準的官員。
針對這些政務,如果能夠立即處理的,皇帝便會提出問題或者做出答覆,如果不能立即處理,皇帝通常會在早朝之後召見相關官員進行商議,除了緊急政務之外,一般不會當廷進行輕易決斷。
第四部分:處理失儀官員。奏事完畢之後,御史和鴻臚寺官員便先後出班,奏報早朝期間的官員失儀情況,然後一律進行懲處。
至此,早朝流程也就基本完畢了。鴻臚寺官員“唱”奏事畢,鳴鞭駕興,待聖駕退後,百官亦退,各回衙門蒞事。
由於有朱元璋這個勤勞的皇帝,明朝前中期的皇帝早朝通常都是不停歇的,即便惡劣天氣,也很少免朝。只有遇到后妃、親郡王薨逝,例行“輟朝儀”一日到三日不等。明朝中後期則稍有懈怠。
如上所述,歷朝歷代的早朝在制度和程序上或許有所差異,但作為朝廷最為重要活動,歷朝歷代對於早朝的規定都極為嚴格。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