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階段,經常有學生問:“老師,為什麼我平時都能聽懂,但是一做題就出錯,一考試就涼涼了呢?”
這在高中階段,其實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我先來舉個例子説明一下。
學過駕照的人都知道,尤其是在科目二考試中,第一步教練給學員講了,學員感覺會了,但是上車自己去實踐,就會出現問題,即便是平時訓練還不錯,但是考試時,也可能會涼,是不是這樣?
學習一個比較難的知識時,從“懂”到“會”再到“熟”,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第一,上課聽懂了,真的懂了嗎?
很多學生認為上課能聽懂,就是懂了,其實,這未必!你只是在老師的引導下聽懂了而已。
比如,你坐車去某個地方,司機告訴你到哪個路口需要往哪拐彎,你覺着聽懂了,但是,讓你自己開車去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自己根本就沒記下來,這個時候,需要你重新走一遍,才能知道。
學習也是一樣!這意味着“複習”很重要。你需要把老師當天上課的內容,像“放電影”一樣回顧一下,然後再去做題,這樣效果才能更好。
但是,很多學生往往省略了複習這個環節,直接把學習簡化為“聽課”和“做作業”,從而讓老師的作用無法發揮出來。
第二,聽懂了,你就會了嗎?
同樣的問題,如果教練告訴你如何駕駛,你聽懂了,就會駕駛了嗎?
這顯然也不行!從“懂”到“會”,也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需要你通過訓練,加以理解,如果訓練不夠,就會出現似是而非的結果。
很多學生,都是處於似是而非的狀態, 他們不是不會懂,而是沒有真的“會”。
衡量自己是不是“會”,可以用“費曼學習法”,找一個對象,把自己認為懂的東西,向對方講解出來,如果能順利講出來,並讓對方聽懂,才是真的會了,否則就是假懂了。
第三,做會了,你就能考高分了嗎?
考試,不僅考知識,還考能力和素養,所以,即便是知識會了,也不一定能考好,因為你還不熟。
比如你學會了駕照,可以上路行駛了,但是並不一定表示你能駕駛自如,能應對一切複雜的路況了,你需要有一定的駕駛經驗,而這個經驗,需要做一定數量的題才能不斷獲得。
所以,有一定的刷題,是必須的,那些從來不做題,但是能考得很好的學生幾乎是不存在的,當然,刷題後要注意總結,只刷題不總結,也很難考好。
是不是感覺很麻煩?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當然,也並不是很難,只要不畏難,掌握規律,就能很快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