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世説新語記錄了謝安哪些事蹟 謝安墓在哪裏?

由 万俟傲白 發佈於 經典

世説新語謝安

《世説新語》是南北朝時劉義慶組織人編著的筆記小説,主要記錄了漢末、三國和兩晉時期的上流人士們的生活,有言行舉止,有趣聞軼事。書中所寫對象以魏晉的風流名士為主,而其中又以謝安為最。

《世説新語》

有人粗略作了一個統計,《世説新語》全書共有1100多條事蹟,其中涉及謝安的就有114條。所以可以説,謝安是《世説新語》中出場次數最多的人物,因此他也是書中描寫刻畫最多最形象的人物。而且謝安的事蹟在該書中,只有一條出現在“政事”這一篇,最多的兩條卻是“商譽”和“品藻”。由此可見,謝安在魏晉南北朝是多麼的著名,是萬千知識分子的偶像,不過他受追捧的原因並非他在政治與軍事等的成就,而是他的性格、道德和精神,這大概就是魏晉風流。

比如,書中常常誇讚謝安非凡的氣度。在雅量篇第28條中説,謝安在東山時,有次與好友出去泛舟遊玩,突然波濤洶湧,旁人見了面色驚慌坐立不安,而謝安鎮定自若,還跟他們説:“這麼驚慌還怎麼回去?”這一則故事不僅體現出謝安處事不驚的態度,也表明他樂觀豁達的性格。

再比如,書中也多次提及謝安在家的教育方法。在德行篇第36條裏説,謝安婦人教育孩子,有次問謝安為何不見他教導,謝安回答:“我一直在用自己教育他們。”可見謝安比起讀書寫字上的教導更重視言傳身教。

淝水之戰謝安

謝安是東晉時期的名士,他為人面不改色,淡定從容,在面對着恆温的鴻門宴的時候,淡定從容的表示了自己堅毅的態度,使得恆温深受震撼,放棄了殺他奪取東晉政權的機會,後來在淝水之戰更是將自己的軍事才華和從容的氣度展現的淋漓盡致,是一個名垂千古的名相。

謝安的畫像

話説當時正是前秦如日中天的時候,前秦已經統一了中國北方的大部分領土,苻堅為了一統天下,大舉侵入東晉,前秦將近二十萬的大軍壓境,圍困了襄陽一年之久,終於攻破襄陽,打倒了秦淮之地,謝安沒有慌張,不忙不亂的派遣謝玄領兵,擊敗了前秦軍隊,振奮了士氣。

之後苻堅又帶着號稱百萬的雄師大舉南下,欲要一戰而決天下,面對着氣勢洶洶的敵軍,很多人都慌了神,但是謝安仍舊不急不躁,一面讓恆衝率領的十萬精兵牽制秦軍,讓他們不能全力以赴,另一邊又以謝玄為將,帶着八萬精兵和秦兵正面交鋒,謝玄轉守為攻,面對着百萬大軍,反倒是先手出擊,趁着主力還沒到只有前鋒部隊到達的時候,一舉擊潰了秦軍的前鋒部隊,後來更是在淝水河畔用計大敗前秦大軍,留下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故事。

當前線的捷報傳來的時候,謝安正在和人下棋,面對這場大勝,謝安只是很淡定説了句“前面的小夥子們贏了”就和人繼續下棋,直等到下棋的人走了之後,才高興的手舞足蹈。

謝安索解

“謝安索解”出自《世説新語》中的文學篇第24條,講述的是謝安小時候向人請教學問的故事。“索”是探索、詢問的意思,“解”就是對學問的解釋。謝安請教問題,不明則反覆追問,可見其好學而不恥多問。

謝安畫

故事講,謝安年少的時候,曾經向當時官至金紫光祿大夫的阮裕請教白馬論,阮裕自己寫了文章給他看。當時謝安不能立馬理解阮裕説的話,所以就反反覆覆打破砂鍋問到底。阮裕於是感嘆:“非但是能夠談論白馬論的人很難得,就是現在探索理解白馬論的人也已經非常難得了。”

白馬論是先秦時期許多哲學家們一直探討的一個問題,更出名的表述是“白馬非馬。説“白馬”不是“馬”,是因為“馬”是在定義它的形態,而“白馬”是指它的顏色,顏色與形態是不相同的。現在看來,這個問題是在邏輯上偷換概念。

史書上對謝安讀書求學方面的記載相對很少,這主要與當時的歷史背景有關。東晉大肆實行門閥制度,大大小小的士族林立,官員也基本從士族中選出。所以,門閥士族一直保持對只是和教育的壟斷,家中子弟基本上都是由自己人教育,而不是送去私塾學堂。而謝安所在的謝家在他小時候也已經是一個不小的門閥,因此他從小應該是在家中學習。

故事中謝安請教先秦的哲學問題,也可以看出他後來對哲學的喜愛。據説,謝安很喜歡老莊和佛家,所以也非常擅長清談,就是不談政治、軍事等俗事,只討論哲學。


 

謝安赴宴

“謝安赴宴”出自《世説新語》中的雅量篇第29條,講述的是桓温三番五次拒絕入朝的詔令後在373年入京朝見孝武帝,謝安與王坦之前去迎接的故事。而在此之前,桓温通過廢立皇帝、陷害大臣等手段建立了極高的權威,而謝安與王坦之是當時的輔政大臣。

謝安畫像

故事講,桓温設宴邀請百官,並且埋伏好士兵準備趁機殺了謝安與王坦之。王坦之很害怕,謝安卻面不改色對他説:“東晉王室的存亡,就在此行了。”兩人赴宴時,王坦之還是一直失態不能保持冷靜,而謝安卻從容就坐,甚至當場作了一首《洛生詠》。原打算下殺手的桓温反倒被謝安的氣勢給鎮住了,於是就撤走了士兵。王坦之和謝安兩人在以前是一直齊名的,可這件事以後,誰優誰劣就很好判斷了。

當時的桓温可謂狼子野心,有謀朝篡位之嫌,此次他入朝,説是拜見實則是圖謀不軌。而謝安與王坦之的任務説是迎接其實就是阻止甚至挫敗桓温的行動。歷史上,桓温此次入京最後也只是將一位官員下了牢獄,沒能篡位成功。不久,桓温因患病而離京,同年又上表向朝廷為自己求九錫之禮,也是謝安以修改稿件的名義藉機拖延到桓温病死,使他到死野心都未能如願。

從歷史看,謝安是挫敗桓温篡位的功臣,而從“謝安赴宴”的故事來看,謝安處事不驚、冷靜應對的風度的確令人歎服,而王坦之則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謝安墓

公元385年10月12日,謝安病逝,享年66歲。因為他沒有陵園,孝武帝不僅賜了一個上好的棺材,也為他在梅嶺(現在的南京)挑選了一塊風水寶地。可惜後來被人盜墓而遭到破壞,所以後人收拾殘骨將其重新安葬。

謝安墓

根據史書記載,雖然東晉滅亡後謝家不負當年的光輝榮耀,但還足以保護祖先謝安的墓地。但是到了南朝陳時,陳文帝的二兒子陳叔陵為生母挑選墓地,看中了謝安墓的位置,於是挖開了墓地,甚至佔用了謝安那口棺材,可謂鳩佔鵲巢。直到陳叔陵被殺,墓地才重新歸謝家所有,但謝安的靈柩沒有。

現在謝安墓位於浙江省湖州市的長興縣。當地有個太傅鄉,這“太傅”説的就是謝安,他的墓地就在那裏的三鴉崗。當時謝安的一個後人在此做縣令,就把他的靈柩移葬到了這裏。據説,唐朝的時候這裏既有墓碑還有墓柱,雖然後來宋、明、清朝不斷重修加立墓碑,但是謝安墓在文革時還是被毀,只剩下兩塊墓碑。現已重修,對外開放。

比起長興謝安墓的悽慘,位於紹興上虞的謝安墓則幸運得多。這裏是謝安的故居,也就是他一直隱居的東山,也是後來謝家舉族搬遷到的地方。據説,謝安生前一直有重歸東山的夙願,謝安後人在南京的謝安墓被毀壞後就在此地重新建了一個墓冢。因為是謝家的居住地,所以這處墓地得到了較好的保護,近年又得到當地政府的修繕,現在位於當地的東山寺中。不僅有墓園,還有墓道、碑亭,還有一個太傅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