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的書法,從清初一直到嘉慶年間,都是“帖學”的天下,因為康熙、乾隆非常喜愛趙孟頫、董其昌等人的書法,所謂“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正是因為這種風氣,才使得呆板、無藝術性的館閣體,在清朝大肆盛行。
後世的很多書法家,對於“館閣體”一直都是不看好的,因為書法是一種需要融入感情的東西,而不是千篇一律像是印刷出來的一樣。
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就是“書法融入感情”的典型代表,時隔千年,依然有人在觀賞這篇書法時號啕大哭,因為他看到了顏真卿當時的悲憤。
那麼,在清朝館閣體成風的這個大環境下,也並非所有人都被“館閣體”給束縛住,清朝時期,就有兩個人的書法寫出了自己的風格,成為了後世之人學書法的典範。
這兩個人,其中一個是寫出“清朝最美行書”的梁詩正,一位是寫出“清朝第一小楷”的林則徐。
梁詩正是乾隆皇帝最器重的大臣之一,他的書法學柳公權、學文徵明、學趙孟頫、學顏真卿、學李北海,將各家精髓集於一身。
乾隆皇帝每每出行時,梁詩正大都跟在身旁,幫乾隆皇帝抄錄一些詩詞。
他尤善行書,著名的《三希堂法帖》正是由他編刻,清廷的一些重要文書也都由梁詩正修訂,他的行書骨骼秀挺,氣息連貫,疏朗分明,氣質儒雅,擁有鮮明的個人風格,這在館閣體盛行的年代,是非常難得的事情。
現收藏於故宮博物館的神品行書《十宮帖》,就是梁詩正的手筆。
林則徐的大名,在現代依然是如雷貫耳,因為他是鼎鼎大名的民族英雄,一手策劃虎門銷煙,以強硬態度對抗西方列強,為我中華民族之脊樑。
但是很多人知道他“民族英雄”的大名,卻並不知道他還是一位功力深厚的書法大家。
林則徐之書法,並不固守唐楷,而能融匯晉唐,出入蘇軾、米芾、趙孟頫、鮮于樞、董其昌之間,對書法各家各體都互為吸取,取長補短,正是如此,林則徐的書法才能如此精美絕倫。
他最為經典的作品,當屬小楷《無量壽經》,他晚年時候研習佛法,對佛經很是痴迷,這部《佛説無量壽經》正是他送給自己上司陶澍的,可以説是字字精美,堪稱小楷中的極品。
梁詩正和林則徐,一個行書,一個楷書都是清朝書法史的標誌性人物,也是後世學習書法非常好的範本。
商品引導語:現如今,我們將梁詩正書法整理成冊,並進行高清複製,獻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文中所有圖片皆為商品內頁)
——編輯謫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