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幼兒園畢業典禮,家長在羣裏吵翻,別把“攀比”當成“儀式感”
01
前幾天兒子幼兒園家長羣,因為孩子們畢業典禮的事情吵翻了,本來是挺開心的事情,沒想到卻出了一場鬧劇。
今年兒子幼兒園的畢業儀式比較簡單,老師在園內給孩子拍了很多系列的照片作為留念 ,以及幼兒園內給孩子們舉辦了一個温馨畢業典禮。
本來一切都挺順利的,哪裏知道就在畢業典禮前一天,羣裏有個家長説起別的幼兒園搞了某活動,而我們園沒有,請求園方加入此活動,緊接着幾個家長開始附和。
接下來就是一場大戲,既然有人打開了缺口,又有幾個家長就開始在羣內控訴:“別的幼兒園拍照是去某公園拍的很羨慕”“為什麼別的幼兒園可以搞XX活動,而我們幼兒園不可以”“畢業活動顯得倉促沒有儀式感”等等。
總結來説這些媽媽的控訴的宗旨就是,我們幼兒園的畢業活動沒有別的幼兒園活動多以及高大上,沒能讓孩子體驗到畢業的美好,缺乏儀式感。
02
可是就算是簡單的園內畢業典禮,就真的沒有意義了嗎?
其實不然,簡單的畢業典禮一樣的有意義,從孩子們離開幼兒園時滿臉淚痕的,就知道他們是多麼的留戀幼兒園,也表現出畢業典禮的意義。
畢竟不是所有的儀式感都是通過同一種方式去呈現的,不同的畢業典禮給予孩子的體驗都是不同的。
所以我特別想對這些媽媽説一句,不要攀比當成儀式感,不要去攀比別的幼兒園豐富而高大上的活動,覺得那樣才是儀式感,我們簡單的畢業典禮則不是。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高大上似乎才算儀式感,有些人為此還各種攀比,過節一定要去高檔的餐廳吃個飯,紀念日一定要送對方珍貴的禮物…….
我有個朋友的老婆就是特別追求儀式感的人,朋友和老婆都是雖是工薪階層,但每到節日朋友老婆必定會要朋友送自己鮮花以及禮物或是出門吃飯。
朋友某次和我們抱怨説每次過個節,感覺錢包裏的錢少了一半,捉襟見肘,老婆還總嚷嚷着別人老公送的禮物更高大,更顯儀式感。
03
所謂儀式感,其實讓我們能夠記得平凡生活中的一些瞬間,既然如此,又何須建議以什麼樣的方式去表現呢?
記得兒子過生日那一天,我想着給兒子做個蛋糕,然後拆禮物,吃完飯再去參加一個生日會之類的。
結果那天手忙腳亂,蛋糕還沒有做完,兒子就忙着把禮物拆開讓我陪着他玩,結果玩着玩着生日會也沒來得及參加。
起初我心中還覺得有些遺憾,怎麼規劃好的儀式就這麼全部錯亂了呢,就連蛋糕也沒有按照原來設想做完。
不過我回過頭來想想,陪着孩子瘋玩了一個下午也挺好的呀,也很温馨啊,也讓孩子感受到了生日的氣氛啊,不一定參加個生日會才算有儀式感。
就像我如今記得10歲的生日,我還記得我媽媽騎着自行車帶我去買了新衣服,但是我根本記不得我媽媽説的那天請了很多人去飯店吃飯。
很多人説沒有儀式感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但在我看來,只要父母能夠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孩子就是幸福的。
儀式感的呈現方式太多太多了,而不僅僅是高大上的、貴重的才算儀式感,儀式感可以是一碗麪條、一個擁抱、一個笑臉。
我們也不必糾結於別人朋友圈表現出的儀式感,去攀比、去焦慮,過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最重要,自己內在有愛,給予孩子很多愛,才最重要。
互動話題:對於儀式感,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