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蜀相寫作大意解釋 李白和杜甫

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蜀相 杜甫

蜀相是杜甫搬入成都草堂居住之後,於第二年在武侯祠遊歷時的一首詠史懷古詩,假借舊時的古建築,表達了對於諸葛亮雄才大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感嘆,同時也對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的痛惋之情。全詩既寫出了尊蜀為正的觀念,也含有懷才不遇的感慨以及借景思人的情懷。

杜甫蜀相寫作大意解釋 李白和杜甫

杜甫 蜀相

蜀相這首七言詩,工整密湊,婉轉曲折,前兩聯寫景,十分灑脱大氣;後兩聯敍述,談事論人,陰鬱重重。全詩由景及人,由起初的前瞻到尾句的回顧,感慨緬懷至淚沾滿襟,抑揚頓挫,豪邁又迂迴,層層疊疊,意藴悠長。我們在通讀詩歌時能夠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所懷、所感是何其悲壯與沉鬱,極具震撼人心之力。

全詩的意思大概如此:成都城外遍佈着蒼松翠柏,要到哪裏去尋找孔明的祠堂?綠草與庭階相映襯,盡顯春色盎然;層層葉裏透露着黃鸝的歌聲。劉備三顧茅廬,最終請出卧龍先生為其出謀劃策共商天下事,孔明先生連續兩朝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代名相,滿懷的壯志未酬便先亡故了。自古以來,英雄同哀,我就在此地緬懷孔明先生,忍不住淚流滿面,濕了衣襟。

杜甫的這首蜀相,以問答展開,情感起伏,抒發了詩人對孔明先生才德兼備的佩服以及對壯志未酬的惋惜,融情、景於一,既含史評,又喻現實,幾乎是世代所有讚頌諸葛亮詩文中的絕唱。

李白和杜甫

李白與杜甫,合稱李杜,一個詩仙、一個詩聖,都是對後世影響極其深遠的唐朝大詩人,李白比杜甫年長十一歲,一個是浪漫主義的典型人物,一個則是現實主義的代表,上下難分,文人相吸,他們之間一見如故的真摯友情也是名垂文學史的千古佳話。

杜甫蜀相寫作大意解釋 李白和杜甫

李白和杜甫

李白與杜甫是在杜甫父親的家中相識的,兩個一遇便如知音般相見恨晚,當時的李白已經是聲名遠揚的大詩人了,而杜甫不過是侵犯權貴被放至山林的默默無聞之輩,但是同為孤僻性格的兩人卻十分投緣,如同兄弟般珍惜彼此,一起喝酒作詩,十分暢快,在臨行分別時還寄詩相贈。杜甫的詩中表現出了對於李白的極其崇敬,對其詩文的評價也甚是貼切。李杜之間的關係,幾乎可以稱為繼伯牙子期之後的最佳友情了。

但是二人此次一別,就再也沒有重逢過了。也許是中國太大,又或許是二人結識已晚,顯得李杜二人之間的交往過於短暫。在此之後,深情的杜甫一直沒有放下對於李白的想念,常於各處寫下深刻牽掛的詩句。而李白呢,他寄情于山河,步履不停,廣交友人,而杜甫也成了他漫漫遊歷長河中的一瓢。二人互相別無所求,兩大才子能有機會相逢相識,便已是世間難得之事了。

李杜二人都仕途不順,鬱郁不得志,但李白寄情思與山水,四處遊歷,而杜甫卻心繫百姓疾苦,揭露暗政。杜甫的天賦略微不如李,但他勤學嚴謹,依舊留下了許多不朽佳作。

杜甫的故事

杜甫,是我國唐朝時期傑出的大詩人,被後世稱作詩聖,在大多數人小的時候就早早地接觸並背誦了他的詩歌,上學以後更是在語文課本中頻頻出現,那麼這樣一位鼎鼎大名的歷史大家,在他的一生中有發生過什麼樣的故事呢?

杜甫蜀相寫作大意解釋 李白和杜甫

杜甫 麗人行

杜甫出生在一個名門士家,他小的時候十分調皮搗蛋,很是貪玩,每當院子裏棗樹成熟的時候,他一天要上上下下爬個無數回。據悉,杜甫小的時候到了五六歲的年紀,還是沒能好好記住一首詩,他的祖父非常非常生氣,於是對他嚴加管教,終於使他改掉了頑皮的壞毛病,加上杜甫在文學方面很有天賦,七歲的時候就能夠獨立作完一首詩了。後來杜甫發奮苦讀,為了自己能夠寫出好詩歌,他私下裏的習作能裝滿一整個麻袋。杜甫成名以後,也在自己的詩中表達過對於文學創作的體會,“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他的心得。

由於杜甫生在唐朝由盛轉衰的年代,安史之亂的爆發促使了當時的盛唐極速走向崩覆。杜甫對於統治者只顧自己享樂,不思百姓疾苦的做法極度憤恨與不滿,於是大筆一揮寫下了唐詩三百首中的名作《麗人行》。這首七言長詩大膽地諷刺了皇家奢侈無度的生活並深入地揭露了其醜惡的面貌,使之成為了史詩一般的佳作,流傳千古。然而炙手可熱一詞也是源自於那首詩,表明權勢極盛,氣焰很足。


 

 

杜甫江閣

杜甫江閣是一處為了紀念“詩聖”杜甫所建的仿古園林建築,該地處於湖南長沙西湖橋一帶,倚靠着湘江,它與橘子洲和嶽麓山遙江相望,與天心閣距離不到1000米,作為一處美景也成為了湘江風光帶中的一部分。

杜甫蜀相寫作大意解釋 李白和杜甫

杜甫江閣

江閣整個園林一共佔地9畝多,建築面積約5.7畝,主閣建築共有四層,大致有18米高。長沙政府於兩千零二年決定修建起,直到零五年全面修建而成,並通過專家的檢驗後正式對外開放,門票12元。

據悉杜甫晚年曾兩次踏入長沙這個城市,並有一段時間留居在江閣,一共在這裏留下詩作50多首。因此為了紀念這位備受世世代代後人們所敬愛的大詩人,長沙市政府遂決定在湘江風光帶建杜甫江閣,並以此作為湖南湘江文化與杜甫文化全方位、多層次相接觸的一個接入點。鑑於杜甫曾在此停駐較長一段時間,於是便取此處為載體建紀念閣,追本溯源,向外進行發散性輻射,擴大雙重文化影響力。

杜甫江閣的主樓主要圍繞着杜甫與長沙之間的淵源展開,他在此處度過了人生中的最後一段歲月,並且留下數篇詩作,以此為中心而設計,加以環境佈置營造最佳文化氛圍,以適應各年齡各層次的大眾羣體,融知識與休閒為一體。其中二樓作為紀念廳用浮雕以展示杜甫在湖南時的生活境況;三樓則是以書畫形式出展杜甫的生平,着重表現其晚年;四樓的設計佈景主要用於以文會友,適合休息並觀賞相關歷史文人故事。

杜甫名句

杜甫一生創作一千五百多首詩歌,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是唐朝傳世詩作產量最高的詩人,每個人都能在其作品中找到自己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句,然而相信大多數人都一定聽過這句“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然而這就是出自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中廣為人知的一句名詩。

杜甫蜀相寫作大意解釋 李白和杜甫

江南逢李龜年

《江南逢李龜年》是杜甫詩中最有韻味、最富情致的一首名篇,開頭的前兩句表達的是詩人在回憶過去時日中與李龜年的交往,並傳遞了詩人對於開元早年時期國家社會鼎盛的眷戀。而後面兩句表達的則是杜甫對於國家逐漸蕭條衰落,藝人們不幸在亂世中顛沛流離的深切感慨。詩文中杜甫感嘆今時,追戀往昔,時過境遷,今朝不同往日,年華流逝,人情冷暖,團聚終有離散,人世滄桑,在這二十八年中遭遇世事鉅變,一幕幕在眼前一一浮現。

該詩是杜甫對於當年的著名樂師李龜年的追憶,詩人表達的大意為:當年時常在岐王宅中欣賞你的表演,也曾於崔九堂前屢次讚歎你的藝術。真是萬萬沒有想到,於此風光一派美好的江南地區,竟能有機會與你這位舊日老熟人偶遇,又恰逢落花的好時節。

該詩言語上極其簡單平易,讀起來卻意味深長,藴含詩人心中所回憶的極為豐富的社會生活經歷,流露出杜甫身在亂世,人生飄零的孤寂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94 字。

轉載請註明: 杜甫蜀相寫作大意解釋 李白和杜甫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