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李恪是李世民最優秀的兒子,但卻註定當不了太子,只因他不是嫡子

由 不新伏 發佈於 經典

公元642年,太子李承乾被唐太宗廢黜,發配黔州。而繼其太子之位的是他的同母弟李治,也就是後來的唐高宗。


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其實李世民還有個文武雙全的兒子——李恪,而李世民也曾經想要改立李恪為太子,但終究還是放棄了,並沒有這樣做,那麼是為什麼呢?

是他不想還是不能?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不是李世民不想立李恪為太子,而他根本不能立李恪為太子。

第一,嫡庶尊卑有別。

眾所周知,李恪是妃妾所生,是庶出,而且也不是長子,真可謂是非嫡非長了,所以論嫡論長都輪不到他。要知道嫡庶有別的觀念在封建社會可謂是根深蒂固,向來是主張立嫡不立賢。所以在長孫皇后生有眾多嫡子的情況下,庶出的李恪根本就不能被立為太子。

對於當時的唐朝來説,這不僅僅是嫡庶觀念的問題,更是一個為了國家長治久安的政治問題。李治背後的支持者不僅僅是長孫皇后,還有長孫皇后背後所代表的門閥勢力,比如凌煙閣第一功臣長孫無忌。唐太宗必須要考慮他們的影響力,否則即使讓李恪坐上皇位,那也僅僅只是徒勞。


長孫無忌何許人也?與李世民是布衣之交,後來結姻親,長孫皇后是他妹妹,李治繼位時長孫無忌為顧命大臣,凌煙閣功臣像排第一。

當初李世民因太子李治過於仁弱,曾對長孫無忌提過想換太子的想法。

你勸我立李治,而李治性格懦弱,我怕他不能守住江山社稷,這又該如何是好?我覺得吳王李恪非常像我,不如立他為太子如何?

長孫無忌聽了這段話,心中自然是一百萬個不樂意,因為李治可是長孫皇后留下的唯一獨苗了(三個兒子之中,已經有兩個和皇位無緣了)。


於是,長孫無忌否定了李世民的提議,並説:

聽了這話之後,李世民放棄了立李恪為太子的想法。其間李世民還戲謔長孫無忌,就因為李恪不是你外甥,才這樣反對的吧?可見李世民很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

此外,雖然史書上説李世民評價李恪“英果類我”,但這也只是父親對兒子的口頭誇獎,與分家產的事情無關。而且李恪一到成年就被攆出長安到了封地,而嫡子李泰卻可以留在長安,明顯李世民是偏愛嫡子的。

第二,李世民為了保全自己的骨肉,避免兒子們自相殘殺。

我們都知道李恪確實是很優秀,也是李世民眾多兒子中最像他的人,果斷狠辣,然而也就是這點像讓他與皇位無緣,讓李世民徹底斷了立他為太子的想法。

別忘了李世民是怎麼坐上皇位的?那可是經過了玄武門之變,弒兄殺弟,逼父逼君而得來的。因此,他深深明白皇位的誘惑力有多麼大,親情在權利面前有多麼卑微,所以,身為父親的他,當然不希望兄弟相殘的戲碼發生在他的兒子們身上。


而李恪雖然優秀卻過於狠辣剛斷,生性涼薄,假使他真當上了太子,在李世民百年後登基為帝,那麼他會怎麼對待那些對他皇位有威脅的兄弟們呢?

這一點可想而知,而李世民也深知,一旦李恪上位以他的心狠手辣,那麼李世民的其他兒子必定都不會有好結局。

所以,李世民絕對不會立李恪為太子的。父母愛子之深,則為之計之遠,李恪不立也不能立,這正是李世民身為父親的一片舐犢之情。

第三,李恪身上有着前朝血脈。

唐高祖李淵的母親和隋煬帝楊廣的母親是親姐妹,同為隋朝大臣獨孤信的女兒。隋朝沒落後,唐高祖李淵的兒子李世民娶了隋煬帝楊廣的女兒楊妃為妻,他們伉儷情深,接連生了兩個兒子,即吳王李恪、蜀王李愔。李恪集隋唐兩朝皇室血統於一身,有些出身隋朝的老臣天生就對李恪有種莫名的親近感。

但是他的劣勢也正是他的血統,大家都知道,李唐天下是從楊家手裏奪過來的,這種奪朝之恨不共戴天,所以,李楊兩家本就有着莫大的仇恨。前朝的餘孽向來是為當朝所不能容的,而李恪的母親恰恰是前朝公主,而他李恪就是前朝亡國之君隋煬帝的親外孫。


有這層關係在,試想唐太宗李世民又怎麼可能會把皇位傳給李恪,立他為太子?唐朝皇室畢竟是背叛了隋朝皇室,這就像是一個結了迦的傷疤,如果李恪上位的話,這個傷疤等於被放到眾目睽睽之下摳開,指不定要流多少血出來。

而那些反叛隋朝擁護李唐的大臣又怎麼會同意李世民立一個前朝之子。所以李恪生來就不可能有繼位的可能,這從他的名字李恪的“恪”字就可以看出來,李恪從生下來的那一刻起就與李家皇位無緣了,李世民和朝廷大臣們都希望這位流着隋朝血脈的皇子能恪守本分,安心做個皇子,不要非分妄想得到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特別是皇帝的寶座。

所以,即使李恪多麼優秀,多麼努力,李世民還是不能選擇流着楊氏血脈的李恪。

總觀以上原因可知,李世民不能立李恪為太子,所以他才會放棄立其為太子的想法。唐高宗繼位以後,在長孫無忌的主張下,將李恪又外放為梁州都督,這顯然是為了提防李恪,防止他有其它想法。因為當時唐高宗剛繼位,最需要的就是保持穩定,避免出現大的動盪。但沒過多久,就藉着房遺愛謀反的案子,大肆株連,而李恪也被殺了,這也是李恪該有的命運。


當然,説這麼多,似乎好像李恪就比李治更適合當皇帝一樣。不得不説,對於唐高宗李治,許多人都帶有偏見,畢竟他的老婆搶了他的天下。

但事實上,李治是一位非常優秀的皇帝,大唐王朝也在其治下一度走向鼎盛,比如那不可一世的高句麗,就是他的時代滅掉的。所以,我們不排除唐太宗是因為能力選擇了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