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我們的認知中,上班便是上班,遊樂便是遊樂,一到公司,我們立刻就要做好自己的事。但是呢,作為一個企業家,他們總是想要以最低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利潤,比如説自家的員工除了會做本職工作之外,必須要為公司創造額外的收穫或者是利潤。在最近一位程序員在上班之後就被老闆要求去掃地,當他提出抗議的時候,老闆的反應讓他愣住了。
從這張帖子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一位程序員的語氣中無不透露着憤懣的心情,畢竟他是在這一家公司敲代碼的,但老闆卻要求每一個員工負責打掃衞生。
在想了一番之後,他就與老闆表示他是來敲代碼的,不是來掃地的!老闆聽到這裏也沒有説什麼,只是希望通過加500塊錢,讓這一位程序員好好的掃地。這時程序員也愣住了,不知道該如何下手。
當他把這一個帖子發到了網上,被網友們看到後,都覺得這一位程序員太過於矯情了,本來員工就是有義務打掃自己的座位,就是別人需要幫忙打掃,我們也要適量的幫一幫,這也是無可厚非,畢竟都是同事,不必斤斤計較,而另一些網友卻認為到哪個山頭就唱哪一首歌,在公司裏,該幹嘛就幹嘛,其他的事都是次要的。
小編覺得有的時候步入社會不需要計較太多,如果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儘量去滿足上司的要求,這也是好事一件,但是如果被人嚴重干擾到的話,適當的提出自己的抗議,也是情有可原。退一步看,這一位老闆還是通情達理的,能用500塊錢,以此希望員工打掃自己的座位,這已經是很良心了。不知道你們看到這裏,內心有什麼想法?
其實程序員應該要關注自身的成長,而不是上面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
關於學習
這個是自己的事情,我最多給點建議,我沒辦法手把手教你怎麼學習,對不對,況且我的學習方法不一定適合你。但是原則上我還是建議程序員們平時再怎麼也要抽時間看看書,學學東西,只靠項目學習非常有限,因為
- 你很難站在一個大項目的全局去建造,去思考,你只會負責你那一部分東西,如果項目小,你自己負責,那你又能學到多少東西呢
- 靠項目學的東西太過於碎片化,不成體系,很多東西沒辦法融會貫通
- 項目實戰或者官方文檔上學的東西更加偏向應用,但是原理性的東西還是得靠啃書啃paper才行。
關於35歲定律
首先我個人是非常反對35歲定律的,我甚至覺得這個規則有點惡搞似的無厘頭,國內某些大廠搞起來後,一批批的民企跟着有學有樣,我是不太認同的。
反正外企一般不太care年齡,我工作過的外企,年齡分佈都比較平均,每年會招實習生,然後畢業後正式入職,也有很多三四十的大叔,甚至有些五十多的大爺。比如我現在的公司,普通developer中間20多歲年輕人居多,但是senior developer基本都是30以上的,35以上的居多;architect team裏面的大佬基本都是35往上走的,其中40歲以上居多;中高管理層基本都是40多歲或者50多歲的人,沒有30以下年輕人。
我個人感覺35歲定律在外企基本沒有空間,多數外企更加care個人工作能力(不是加班能力)和職業道德。我説的是多數,不是所有,而且外企在遇到經營問題或者財務問題,也會裁員的,當年oracle就是很好的例子。
關於中年危機
其實危機感我一直都有,而不是到中年才危機,但是常年的學習帶來的受益讓我又不太恐懼裁員之類的事情。萬一被裁了,重新找一個外企進去不就完了。前段時間疫情期間,説是市場寒冬,我嘗試把獵聘上簡歷更新了一下,然後取消隱藏,立馬收到好多獵頭給我電話要推薦職位,也收到了一些企業hr直接打電話問我是不是在看機會,想約我面試,嚇得我馬上把簡歷給設置隱藏了。所以起碼在市場不好的時候,我一個36歲的程序員還是有不少機會的嘛,並沒有到沒人要的地步。
我知道有面試機會不代表就有工作機會,但是至少不像有些人想象的,到了35歲一點機會都沒有。人家知道你這個年齡,還是給你面試機會,肯定還是想招這樣的人的,否則何必讓你面試呢?為了好玩嗎?
【來源:勵志司機瑞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