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是如何成為東晉重臣郗鑑的東牀快婿?

魏晉之人審美就我所知,其實與今人頗有接近之處,例如《晉書》稱衞玠 “總角乘羊車入市,見者皆以為玉人,觀之者傾都”,又説 衞玠與丈人 樂廣一個“ 玉潤”,一個“ 冰清”,再聯繫到衞玠虛弱的體質,讓我想起了當今的“花美男”(非貶義)。
不過,就我個人看來,王羲之長相還是屬於端正的,我們可以看這六張畫像:
王羲之是如何成為東晉重臣郗鑑的東牀快婿?

①南宋馬遠繪,《王羲之玩鵝圖》

王羲之是如何成為東晉重臣郗鑑的東牀快婿?

②《歷代古先賢畫像》(大概是這個名字)

王羲之是如何成為東晉重臣郗鑑的東牀快婿?

③王羲之坐像

王羲之是如何成為東晉重臣郗鑑的東牀快婿?

④明《三才圖會》,王羲之半身像

王羲之是如何成為東晉重臣郗鑑的東牀快婿?

⑤清任伯年繪,《羲之愛鵝》

王羲之是如何成為東晉重臣郗鑑的東牀快婿?

⑥“視覺中國”的王羲之像(侵刪)
總結其人的樣貌特徵,瘦長多髯,這怎麼看也不醜吧。(當然這也是後人對王羲之形象的附會創作)
所以説,郗鑑擇婿,無外乎三點為主:一擇高第大族,二擇人品德行,三擇狀貌氣度。這三樣中,王羲之怎麼看也都是合適人選啊。
樣貌上面已經直接看過了,我們接着看這兩點:出身、才德

王羲之出身
就出身來説,王羲之自不必説。遠的不提,“琅玡王氏”自魏末晉初再次崛起,憑藉王祥之德望而躍升至新起門第。王祥之弟、光祿大夫王覽一系又發揚光大,在東晉初年王導、王敦兄弟扶立東晉元帝司馬睿開創江左中興基業時開始了一段巔峯時期,也就是歷史典故中的“王與馬,共天下”。
王羲之正是出身在這一甲族高門之中,他是“ 司徒(王)導之從子也”,其祖父王正,是西晉的尚書郎;父親王曠,則為淮南太守, “元帝之過江也,(王)曠首創其議”。相對於兩晉之際仍在“由儒入玄”中轉變的“高平郗氏”來説,“琅玡王氏”在東晉初年可謂高不可攀。
當然,郗鑑以流民帥、中州名流的雙重身份混跡東晉政局,歷經王敦之亂、蘇峻之亂,挾重鎮京口之精鋭兵力,屢次調和陶侃、庾亮、王導諸人之間的矛盾,地位極其特殊,故而擇婿王氏,也是一個雙贏的選擇。
王羲之的才德
就才德來説,王羲之也是夙負盛名。據《晉書》記載,王羲之“ 辯贍,以骨鯁稱,尤善隸書,為古今之冠”。
他在家族內部深受從伯(王)敦、(王)導的器重,王敦將王羲之比作“有重名”的名士阮裕(“陳留阮氏”子弟),阮裕本人也將王羲之與負有盛名的名士王承(太原王氏)、王悦(琅玡王氏,王導長子)合稱為“王氏三少”。
為一時清流之望的周顗也對王羲之另眼相看。如此之人,在江左年輕才雋中,恐怕也不會有太多。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東牀快婿”這一故事順理成章的誕生了。位高權重的徐州刺史、太尉郗鑑讓門生向身在中樞的政治盟友王導求婿,王導讓這個門生在自家東廂“遍觀子弟”。門生回到郗府後,對郗鑑説了一番決定性的論斷: “王氏諸少並佳,然聞信至,鹹自矜持。惟一人在東牀坦腹食,獨若不聞。”
如今人們喜歡説:“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正是王羲之這種高卧東牀,似乎全然無意的“超然”表現,使得門生必然會注意到他,郗鑑作為時勢下的名臣,自然眼光毒辣,當即斷論: “正此佳婿邪!”一經詢訪,此人果然是王羲之。先前“木秀於林”的“異樣”,再加上如今得知身份的喜悦(王羲之算是青年名流的佼佼者之一),郗鑑終於同意嫁女於王羲之。​ 綜上
所以説,王羲之在郗府特使的眼中留下了一個深刻印象,這很重要,並且他本就盛名在外,能拿下郗府女婿也不足為奇。反正郗鑑要聯姻的必須是琅玡王氏,賺到了王羲之,也算是理所應當的“意外驚喜”了。
【該內容通過維權騎士士值品牌館授權發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02 字。

轉載請註明: 王羲之是如何成為東晉重臣郗鑑的東牀快婿?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