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大家對諸葛亮的印象一直都是沉穩大度,料事如神,處變不驚,任何事情到了他這裏,都能從容應對。然而在他北伐期間,卻有一件事,讓從來都冷靜處事的諸葛亮亂了方寸,他聽聞消息後,竟然放聲大哭,吐口鮮血,昏絕於地。是什麼事情,能讓諸葛亮有如此大的反應呢?
演義原文:卻説孔明收得勝軍馬入寨,又欲起兵進取。忽報有人自成都來,説張苞身死。孔明聞知,放聲大哭,口中吐血,昏絕於地。眾人救醒。孔明自此得病卧牀不起。
原來是諸葛亮聽説張苞身死,才有如此大的反應,那麼張苞是何人?張苞到底有多“重要”,為何他的死令諸葛亮吐血昏倒?
張苞是張飛的兒子,在演義中,張苞也是一員不可多得的猛將。
張苞一生戎馬,十戰七勝,斬將四名,生擒一人,戰績還是不錯的,而且他的成長空間很大,他死的時候其實還非常年輕。
張苞在演義中的第一次出場,是在他父親張飛去世後。劉備出大軍討伐東吳,張苞和關興都想要做大軍前鋒,於是決定御前比武,張苞連射三箭,都正中靶心,箭術了得。最終,劉備讓張苞做了伐吳前鋒。
界口之戰,張苞和關興出戰,東吳方面派出兩員號稱有“萬夫不當之勇”的大將,謝旌和李異對戰。張苞率先出戰,三十回合擊敗了東吳大將謝旌,二十回合戰平李異。
演義原文:張苞大怒,挺槍直取孫桓。桓背後謝旌,驟馬來迎。兩將戰有三十餘合,旌敗走,苞乘勝趕來。李異見謝旌敗了,慌忙拍馬輪蘸金斧接戰。張苞與戰二十餘合,不分勝負。
第二天,兩軍再次交戰,張苞領軍衝陣,一槍刺死謝旌。之後吳將崔禹引兵前來增援,被張苞設計伏擊,張苞一回合就活捉了崔禹。
猇亭之戰,吳將夏恂出馬挑戰,被張苞一槍刺於馬下。周泰、韓當見張苞如此勇猛,嚇得慌忙退到軍陣中,不敢接戰。連劉備都直誇,虎父無犬子。
鳳鳴山之戰,趙雲中計,被夏侯楙率軍圍困,趙雲屢次左衝右突,都不能突破重圍,連自己都感嘆,難道今天要命喪於此?危急關頭,幸好張苞領兵前來相救,魏將薛則前來阻攔,被張苞殺死。最終張苞成功殺透魏軍重圍,救出了趙雲。.
從張苞的一系列作戰來看,雖然在年輕一輩中還算不錯,但是肯定比不上他父親那輩人的彪悍戰績,那麼為何面對其他人的死亡諸葛亮沒有表現的那麼傷心,而當聽説張苞死了,諸葛亮會吐血昏倒?
其實這主要要從荊州之敗和夷陵之戰説起。
諸葛亮的隆中對,是要以益州為基地,荊州作為橋頭堡,待天下生變,可出兵北伐曹魏。計劃中,蜀漢集團是必須要佔據荊州和益州,才能有勝利的希望。而事情的發展並不如人意,關羽大意失荊州,導致荊州軍團大部分覆滅,蜀漢的實力遭到了不小的打擊。之後劉備不聽勸諫,怒而興兵,結果夷陵大敗,蜀漢大半精鋭損失殆盡。此戰之後,蜀漢實力急劇下降,老一輩的猛將凋零殆盡,小一輩的接班之人也未能成長起來,全靠魏延這種青壯年將軍苦苦支撐。
在這種情況下,年輕一輩中的佼佼者張苞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如果小一輩的將領成長不起來,出現後繼無人的情況,蜀漢前途就渺茫了。而且在軍中,張苞是不可多得的將才,是年輕一輩小將的楷模,能起到激勵士氣的作用。他的死肯定會一定程度上的打擊士氣。
其次,張苞是蜀漢皇帝劉禪的大舅子,張飛的兒子,可謂是皇親國戚。領軍打仗,皇帝對將軍的信任很重要,而張苞是天生的完全受信任。張苞不同於張飛,他對待下屬很好,且有勇有謀,雖然現在還未完全成長起來,但是假以時日,經過戰爭的磨練與洗禮,他必定會成為一名優秀的將領,坐鎮一方。
綜合條件來看,張苞是日後領導蜀漢軍隊進行北伐的骨幹,諸葛亮也是完全把張苞當作後繼大將來培養的。諸葛亮畢竟會老去,他死後,還是需要張苞等年輕一輩的將領來撐起北伐大業。
總結
綜合以上分析,張苞非常重要,表現出來的戰績雖然比不上五虎上將,但是他是一個上升潛力巨大的優秀將領。年輕一輩中,張苞是領軍人物,且又是皇親國戚,是天然的蜀漢統兵大將。也正是因為張苞的綜合條件優異,諸葛亮對他寄予厚望,所以才會在聽到他的死訊後,吐血昏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