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何泰坦尼克號沉沒至今,沒人去打撈?科學家:碰都不能碰

由 梁丘憐翠 發佈於 經典

1912年4月12號,當時世界上最豪華的郵輪“泰坦尼克”號停靠在法國的瑟堡港,有一位名叫海倫·丘吉爾·坎迪的單身母親懷着激動的心情登上了遊艇。為了這次浪漫的郵輪之旅,坎迪已經期盼了很久。然而,在“泰坦尼克”號離開瑟堡不久就撞上了冰山,於4月15日的午夜時分沉沒。船上的2224名乘客僅有700餘人生還,坎迪就是其中的倖存者之一。

在獲救之後,坎迪把自己在“泰坦尼克”上的經歷寫成了一本書。再後來,這本書被改編成電影《泰坦尼克號》。在電影播出之前,知道“泰坦尼克”號沉沒的人並不多。很多人都是看過電影知道後才知道,原來在數十年前還曾經有過這麼一次慘痛的航海災難。坎迪所寫的書,也成了研究“泰坦尼克”號沉沒的重要資料,書中詳細描述了“泰坦尼克”號在撞上冰山之後所發生的事情。

“泰坦尼克”號於4月14日的23點40分撞上冰山,2個半小時後就沉沒在了大西洋。在這2個多小時的時間裏,只有700餘人逃出生天,其餘的1500多人葬身大海。在“泰坦尼克”號沉沒後,救援人員也只找到了300多名遇難者的遺體,還有1200多人長眠於“泰坦尼克”號的船艙中。自“泰坦尼克”號沉沒以來,在數十年的時間裏,很多人都想要打撈“泰坦尼克”號的殘骸,但是卻一直沒能找到沉船的地點。

科學家們在經歷了數十年的尋找後,於1985年發現了“泰坦尼克”號殘骸的所在地。在沉船之地被發現後,很多人認為這次應該能把“泰坦尼克”號的殘骸打撈起來了。然而,科學家們在經過一番研究之後,不但沒有進行打撈行動,反而説碰都不能碰。而且,現在“泰坦尼克”號的殘骸還被列入了教科文組織的保護名單中。那麼,在沉沒100多年之後,為何科學家還要説“泰坦尼克”號的殘骸碰都不能碰呢?

其實,並非是科學家不願意進行打撈,而是“泰坦尼克”號確實碰不得。根據科學家的探測結果顯示,沉船的位置位於大西洋海底,深度達到了3700米。如此深的地方,是根本沒有辦法進行打撈的。以人類目前的深海打撈技術,根本不可能進行打撈。雖然現在人類在深潛器的幫助下,可以下潛到萬米深的海底,但是想要在3700的深處打撈沉船,依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科學家雖然無法打撈沉船,但是還是想辦法從“泰坦尼克”號從殘骸上取到了一些樣本。通過分析樣本發現,沉船在經歷了數十年的海水侵蝕後,再加上深海水壓的破壞,曾經堅固的船體已經被鏽蝕的搖搖欲墜了。如果貿然進行打撈的話,説不定船還沒撈上來就散架了。從保護沉船的目的來看,顯然是無法進行打撈的。

不過,雖然無法打撈沉船,但是科學家通過殘骸的樣本,找到了“泰坦尼克”號的沉沒原因。“泰坦尼克”號之所以在受到冰山的撞擊後船體迅速開裂,主要是因為當年造船時使用的鋼材強度有餘而韌性不足。現在造船使用的鋼材韌性都很大, 即使在零下七十度的低温中,依然有很強大的韌性。但是當年建造“泰坦尼克”號時,一味重視鋼材的強度,忽視了鋼材的韌性。當“泰坦尼克”號在經過大西洋的寒冷海域時,在低温環境下船體受到冰山撞擊之後迅速開裂,最終導致了“泰坦尼克”號的沉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