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未開放的藻鑑堂,竟然曾經是“天牢”!

點擊標題下方“凌洲業話”藍色字體,

眾所周知,如今北京很多的公園都是封建社會的皇家御園,最有名的當然是故宮博物院,另外像北海、圓明園、頤和園都是。我們去故宮參觀的時候,會發現故宮並不是所有區域都能參觀的,其實在那些皇家御園闢為的公園兒裏,也有不開放區域,比如頤和園藻鑑堂。頤和園是乾隆斥巨資修建的,最初叫清漪園,以昆明湖和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興建。頤和園裏的西堤,就是仿照著名的西湖蘇堤修的。

西堤及其支堤把頤和園的水域分成三個部分:西堤東側就是昆明湖,昆明湖有個南湖島,由十七孔橋與東堤相連,南湖島上有個鑑遠堂;南湖島又把昆明湖分成水面相連的兩部分:北部是昆明湖,南部又叫南湖;從玉帶橋向西南有一條支堤,支堤把西側的湖水也分成兩個部分:北側的叫團城湖,又名西湖,湖中有一座四面環水的圓島,島上建築叫治鏡閣;南側的叫養心湖,湖中也有一小島,島上的主體建築就是藻鑑堂。鑑遠堂、藻鑑堂、治鏡閣,這都是清漪園最早的建築,名字也都是乾隆親自起的;它們所在的三座小島呈鼎足之勢,即承襲了秦漢以來皇家園林中一池三山的模式,也象徵神話傳説中海上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是頤和園前湖水景的點睛之筆。

其中藻鑑堂模仿的是方丈,乾隆帝曾在此休憩品茗,吟詩賞景。藻鑑堂之名頗含深意,有個成語叫辭藻華麗,所以藻的本意雖然是水生植物,但在這裏當文采講;鑑既可以是名詞、鏡子,也可以當動詞用、照鏡子;因此藻鑑的意思就是文采鑑人,古時候朝廷選拔人才就叫為“藻鑑”,所以藻鑑堂還是殿試後的閲卷處,乾隆皇帝以“藻鑑堂”命名,是寓意人才難得。夏天時,藻鑑堂的周圍全是荷塘,荷香四溢,沁人心脾。冬天時,周圍的湖水結冰、凍住枯萎的荷葉,雖然有些蕭條,但滿塘殘荷,卻也有一番別樣風情。清漪園時期,藻鑑堂內陳設有許多珍貴文物。咸豐十年,有兩個強盜闖進北京,一個叫英吉利、一個叫法蘭西,他們不但火燒圓明園,同時也對頤和園進行了一番洗劫,拿走了藻鑑堂裏的文物,還放火焚燬了建築。

藻鑑堂在光緒年間得以重修,1903年以後,重建的藻鑑堂內部裝修成歐陸風情,宮燈全部採用西洋式的玻璃吊燈,傢俱也全是西洋風格,並配備西洋廚師,慈禧也曾在此宴請過外國使節夫人。那時的主要建築有三處,一曰藻鑑堂,二曰煙雲舒捲殿,三曰春風啜茗台。不用親眼看,光聽名字就已經感覺風雅秀麗了。但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這個風雅之地,還曾經做過“天牢”。您常在電視、電影、小説裏看到,古代皇帝一生氣,把某某人打入天牢,就是皇權直屬的監獄。清朝對於皇族中人,有個特殊的刑罰叫禁足,不過禁足還算輕的,因為可以待在自己家裏、不出來就行了。更嚴重的叫圈禁,特別是清朝那些“王孫公子”們犯了錯,交由宗人府把人帶到指定牢房關起來,由於是皇家“御用牢房”,因此也可以叫天牢。

藻鑑堂所在小島就圈禁過一位晚清的王爺。這可不是小凌瞎編的,是近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説的。汪先生曾經在藻鑑堂住過,在他生前親自選定的最後一部文集《去年屬馬》中有一篇“藻鑑堂”,其中就寫到:“藻鑑堂北有個很怪的東西,是一個磚砌的大圓筒。半截在地面上,從外面看像煙筒,半截在地下……像一口沒水的乾井,井底是圓的,頗寬廣,井底還有兩間房屋。這是清廷圈禁犯罪親王的地方。據頤和園的工作人員告訴我,有一個有名的親王曾經圈禁在這裏。似乎這裏圈禁過的親王也就只有這一個。我對清史太無知,把親王的名字忘了。這可真是名副其實的圈禁哪……我很納悶,當初是怎麼把人弄進去的,這裏沒有門,親王的飲食和糞便又是如何處理的呢?”不一定是原文,但大概意思錯不了,也就是説,藻鑑堂旁邊曾經有個大“煙筒”,作為天牢圈禁過一位親王。那麼這位被圈禁的王爺到底是誰呢?

汪先生忘記了名字,不要緊,咱可以根據記載來推斷一下。按照時間來説,這個天牢在藻鑑堂重修之前是沒有的,換句話説,就是光緒年間增建的。那麼光緒年間被圈禁的親王有誰呢?符合這個條件的,恐怕只有愛新覺羅.載澍了。但載澍只是個貝勒,跟親王差着好幾級呢,他爹是孚郡王愛新覺羅·奕譓,都沒當上親王,所以民間傳説藻鑑堂圈禁過親王,應為誤傳或誇張的説法。其實載澍並非孚郡王奕譓親生,而是康熙帝第一子胤禔的玄孫奕瞻之子,原名叫載楫。由於道光帝第九子孚郡王奕譓無子,過繼來的兒子載沛於光緒四年早喪,其實奕譓本人在光緒三年就死了,所以他這門兒要絕後;於是在光緒四年又將載楫過繼到孚郡王名下為嗣,改名載澍,封授多羅貝勒。光緒二十三年載澍被革去貝勒,交宗人府永遠圈禁。

光緒二十七年二月,硃批加恩將載澍釋放,但不準回孚郡王府。光緒三十四年十二月十日,再降懿旨,將載澍接回孚郡王府。載澍以頭等侍衞、頭品頂戴終其生,至死沒繼承他爹的爵位做到郡王。至於載澍為什麼會被圈禁,這事兒挺複雜也挺荒誕,簡單的説不過是夫妻吵嘴、丈母孃罰姑爺而已。過程頗為曲折,一言難盡,如果您感興趣的話可以留言,咱找時間單門兒説説。返回頭來説藻鑑堂,

1948年彭真同志擔任北平市委書記時就曾佔用過藻鑑堂這一小島;新中國成立後修建了一道短堤將小島與陸地相連,藻鑑堂改成了北京市委老幹部學習、會議、休養的活動中心;後來還曾是中國畫研究院籌備處,一些近現代知名畫家還在藻鑑堂作過畫。上世紀50年代,頤和園基本上只開放東部和北部,西部沒有遊人觀光,也顯得比較荒涼。即便到如今,頤和園東南西北基本全開了,但這個小島還是不對外開放的,藻鑑堂現為何用,不得而知。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97 字。

轉載請註明: 頤和園未開放的藻鑑堂,竟然曾經是“天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