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文綜以穩為主,在題型與結構、呈現形式與風格等方面,基本上延續了近些年的特點,更加符合學生心理預期。
思想政治全國卷1、緊扣時代主題,增強立德樹人時代性
命題圍繞社會生活中的重大主題,把握大勢、緊抓大事,融入戰“疫”內容,聚焦脱貧攻堅,選材全國人大立法,着眼擴大開放新舉措,彰顯立德樹人時代性,引導學生培育政治認同素養,為全面發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質基礎。如全國Ⅱ卷第40題以網紅、教師、大學生和海歸人員等青年的扶貧故事為素材,展示青年人在脱貧攻堅的主戰場用聰明才智在平凡的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事蹟,引導學生從新時代優秀青年的奮發有為中受到啓發和感染,思考自身如何樹立理想信念,擔當時代使命,助力鄉村振興,實現人生價值。
2、堅持價值引領,發揮學科積極導向作用
2020年思想政治試題堅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挖掘學科育人資源,助力學生培育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試題反映出中華民族歷來注重敦親睦鄰、講信修睦、協和萬邦的文化傳統和文化特徵,彰顯了中華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藴和強大生命力,啓發學生領悟我國周邊外交理念,就是得益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引導學生思考文化傳承發展,堅定文化自信。
3、深化改革,強化關鍵能力考查
思想政治學科貫徹高考內容改革要求,突出信息整理、論證與闡釋、辯證思維等關鍵能力的考查。如全國Ⅲ卷第15題,以中國對外貨物貿易動態為背景,考查學生的閲讀理解、信息整理能力。一方面考查解讀文字信息的能力,要求理解試題對全球經濟體的劃分;另一方面考查解讀圖表信息的能力,要求從中國對外貨物貿易順差、對不同經濟體貨物貿易順差的相對值和絕對值兩個維度來推斷中國對外貿易順差和逆差狀況。
歷史全國卷1、以史育人,增強立德樹人時代氣息
歷史試題通過考查對國史、黨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和改革開放史的學習和掌握,促進考生進一步深刻認識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艱辛探索和歷史必然,激勵學生堅定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如全國II卷第41題素材呈現了清代和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對海河流域的治理舉措和效果,凸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越性,引導學生增強對社會主義制度的熱愛。
歷史試題通過選取美術史、書法史、戲劇史等領域的素材,強調考查的適切性和學科間的綜合滲透。如全國I卷第25題以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的代表作《步輦圖》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挖掘中國傳統繪畫作品的藝術風格和特點,以及其中藴含的史料價值。
2、深化改革,聚焦關鍵能力考查途徑
對閲讀理解和信息加工能力的考查,歷史學科注重依靠不同類別的史料和多元化的素材呈現形式,考查學生對信息進行讀取、篩選、分類、歸納、提煉、闡釋的能力。藉助任務驅動、增強探究與開放性、改進作答指向等手段,歷史學科加強了對批判性思維、歷史辯證思維能力的考查。通過增加主觀題設問的針對性等方式,歷史試題加強了對語言表達和組織論述能力的考查。如全國I卷第42題是開放性試題,要求學生根據中國古代某一歷史時期的特徵,擬定一個能夠反映該時期某個特徵的書名,並以簡練、概括和符合邏輯的語言予以論證,考查語言組織、邏輯思維、寫作表達能力,表述的清晰、合理程度在考生的最後得分中佔有一定比例。
3、穩定預期,彰顯特殊時期人文關懷
2020年高考歷史學科注重史料和素材的公平性和表述的規範性,使試題更加符合學生心理預期。為降低疫情對不同考生羣體的影響,歷史學科各卷種試卷結構、題型題量、閲讀量、考查內容等均保持穩定,試題更加符合考生的認知水平。如全國I卷第24題考查分封制,II卷第26題通過宋代殿試製度的確立考查科舉制度的發展完善過程,III卷第35題通過七十七國集團考查世界多極化趨勢等,對基礎主幹知識的考查增加,使基礎紮實的學生更有獲得感。
地理全國卷1、立足學科特點,保障立德樹人落實力度
地理試題通過精心選擇體現時代精神、地域特色的素材,將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德育目標,滲透到不同試題中。一是以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為背景設計試題,引導學生形成綠色生產生活理念,並從自身做起,自覺為美麗中國建設做貢獻。二是挖掘我國多姿多彩的自然、文化景觀中藴含的地理原理,引導學生樹立主動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優良品質。三是將農業生產中的勞動智慧與地理現象和地理問題相結合,在學生心中播下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的種子。
2、豐富關鍵能力考查內涵,提升人才選拔區分功能
2020年高考地理學科試題注重信息整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辯證思維能力等關鍵能力考查。要求學生掌握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快速、準確地從試題材料中將關鍵地理信息提取出來,提煉、整合後建立地理信息之間的聯繫,從而全面地理解地理事物的特徵、過程與聯繫。圍繞地理環境的特點與性質、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繫,多視角、多維度、多層次地考查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如全國III卷37題以毛烏素沙地環境演變為背景,要求學生從自然和人文兩方面對沙地、湖泊景觀轉化的關係進行深入探究,辯證的看待人地關係,既不誤入地理環境決定論,也不陷入人定勝天論。通過歷史時期的變化,引導學生認識地理事物有其自身的發展變化規律並具有相應的生態功能,人類並不能過度強行改變。在論證的過程中,採用開放的題型引導學生對支撐結論的前提條件進行反思(還可以補充哪些有用的研究資料)以及對得出結論的過程進行反思(還可以採用哪些可行的研究方法相互驗證),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
3、發揮考試積極導向作用,促進助力素質教育
2020年高考地理試題體現課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提供豐富的探究活動案例,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幫助教師開闊地理視野、豐富地理視角,使高考地理試題成為助力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一是活化地理內容學習。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各類生產活動、社會現象等,都藴含着地理的原理。將身邊的地理引入試題,是培養學生地理素養的重要途徑之一,也能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增強學生對地理學應用價值的認知。二是強化地理過程理解。從認識區域特徵,到反演區域特徵的形成過程,構成了傳統地理與現代地理的分界。地理過程強調地理事物在時間維度上的變化。三是深化地理聯繫認識。通過地理學經典的研究方法區域對比和關聯的考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區域差異的產生機理。如全國II卷9~11題,呈現西西伯利亞平原與東歐平原兩個典型區域的區位,通過降水量差異比較,考查大氣環流和氣候類型等主幹內容,通過景觀、物種組成差異比較,考查物質、能量遷移等主幹內容,通過區域內部比較,考查水文、水循環等主幹內容。引導中學地理教學加深對地域分異規律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