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玩耍的孩子和不停在補習班的孩子有什麼區別?

孩子的教育在從古至今一直都是社會性的巨大難題,而讀書改變命運也一直是家長們信奉的真理。為了孩子能學好文化知識很多家長都會不遺餘力,有錢的出錢,有精力的出精力。所以有錢的父母大多都會把孩子送進補課班充實自己,有時間的家長會陪着孩子,教導和督促其學習。沒錢沒時間的家長大多選擇散養,把孩子的命運交到了他們自己手裏。

首先,孩子在一降生下來,小編多多就已註定被捆綁。家庭富裕還是平庸、父母的文化程度和教育孩子理念、所處環境的高雅還是雜亂、孩子所在的環境是否有更好的學習和教育資源等等……而這些,孩子只能在樂安天命中默然接受,在破殼起跑線都已是定論之下,找尋自己的人生。也因為此,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觀念也會存在很大的分歧。

今天就説説每天往返於補課班學習的孩子於每天在玩的孩子有什麼不同?

首先,要區別的是:學而不同,玩有不同。

我們先説每天都在補課學習的孩子,其實也存在很大的差異。

第一類,因為很多孩子並不一定有學習興趣,反而,可能因為家長的控制和被強制學習而採取了混的態度,打發學習時間。這種家長不乏採取的心理態度是:把孩子放到補習班,即使不能學好,也比在外面學壞強。在父母沒有時間管束孩子情況下的一種迫不得已的方法。還有就是,寄希望於補課班,帶給孩子巨大的改變。自然,這類的大多數孩子沒有在補課中獲得很多文化知識的增益,他們以後的發展多取決於已有的的家庭情況和社交能力等一些其他因素,而幾乎難以依靠自己的文化知識和就讀學校等標籤讓自己有更高的起步門檻較低,多數的生活壓力會很大。

二、對於自身比較勤勉,在補課學習中取得很大提升的孩子,則通過了自身的努力讓自己以後在面對社會的選擇時,在相同的家庭條件下,可以有較多的選擇。接觸更好的人脈條件和工作環境,通過自己的努力減小自己的生活壓力及改善生活條件,學習對孩子的未來帶來的增益巨大。

另外,對於每天都在玩的孩子呢?他們都是怎樣子的?我認為也要區分來對待。

第一類,就是漫無目的並且不學無術的玩,這種孩子同沒有學習興趣而硬被逼着學習的孩子的情況很像,他們沒有在書本中獲得更多的知識,也沒有從社會中習得更多的營養。這種孩子除了本身家庭環境優異的,一般都過得比較辛苦,生活也比較累。

第二類,就是通過社會這門大書不斷的索取事故,人情等知識,不斷的以世界為書本開闊自己眼界。他們通過“玩”與世界進行接觸,不斷鍛造自己的綜合能力,讓自己有學習以外的優勢。這種孩子就很可能通過自己的強綜合能力,在低門檻的條件下過上很好的生活。

大學時聽我室友説他的一個高中同學,學習不好,也沒補過課,最後考進了三本院校。但是他在大學的時候擺過飾品攤,開過毛絨玩具店,自己還設計批發文具文案、四處拉過贊助,並且他還是學生會主席,同校領導關係搞得很好。在畢業後面對社會這個大環境就顯得格外的融洽,綜合能力很強。最後他當了汽車行業的銷售,憑藉自己的口才及社交能力取得優異的工作業績,生活得風生水起。

所以,無論是補課學習也好,一直玩也好,他們的人生並非存在絕對的高低。並且毫無疑問,孩子最好的啓蒙老師是父母,家長對孩子思想觀念、言行的教育以及陪伴對孩子今後的發展至關重要。所以我希望家長們在幫助孩子進行未來規劃和發展時,多發現孩子的興趣,多傾聽孩子的聲音。不要盲目攀比,進行過多的對比誇耀和貶低。教育本就非書本一種顏色,而是多彩世界的柔和。希望每個家庭在對孩子的不斷的挖掘和教導之下,都可以讓孩子的未來有更豐富的人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04 字。

轉載請註明: 每天玩耍的孩子和不停在補習班的孩子有什麼區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