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切法皆從“中定”出——太極築基過程,“中正”如何練?

由 務高林 發佈於 經典

太極十三勢,是以中定為主,掤捋擠按、挒肘靠、進退顧盼這十二勢為輔。所謂的掤,是在中定基礎上的掤,捋是在中定基礎上的捋,進是在中定基礎上的進,退是在中定基礎上的退,其他亦然。所以太極拳的前輩們就強調:“有中定,然後有一切”“一切法,皆從中定中出”“法遍周身,故中定亦遍周身”。

王培生先生拳照

20世紀 80年代初到 90年代末,吳式太極拳名家王培生老師先後在北京外國語學院、首都師範學院和北京舞蹈學院等地授課,練習者大多為離退休的老同志,都是為強身健體而練。習拳經年,拳齡最少的也近10年了,有的甚至更長,對太極拳可謂十分喜愛,但是有不少同志總感覺拳藝上不了身。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築基練體階段,對太極拳的基礎鍛鍊重視不夠。因此,儘管道理知道得很多,會打的套路也不少,國家規定套路這式、那式,傳統套路吳式太極拳、太極刀、太極劍等,一練就是個把小時,天天堅持,身體確實也受到不少益處。但是對“拳中求理”的無窮樂趣以及按規矩練拳在強身健體、內外兼修方面應該享受到的那些效應,並沒有能完全享受到。

太極行功心法中的“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來説,這句話聽起來簡單明瞭、通俗易懂,習練者大多都耳熟能詳,殊不知要想真正做到,一舉一動、時時刻刻都能處在這種狀態中,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具體講就是:盤拳時要求外部身體姿勢須正直,切忌偏倚歪斜,失去中正;而內部則是要求提起精神,內心安然舒適,神清氣和。

楊澄甫的弟子、太極拳名家董英傑所謂“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實際上就是守中土之法。董英傑先生在他的《太極拳釋義》中説,“(不偏者)不論偏向何方,即易失去重心,偏前則易拉倒,偏後則易推倒,偏左(即左歪)偏右(即右斜),其弊相同。不倚者(不依靠也),亦守中土也。

例如,用手按人,對方突然縮後或閃避,己身即蹌踉前撲,失去重心,予人以可乘之機,此倚之弊也”。所以無論盤拳還是推手,重要的是維持好自己的重心(守住中土),設法破壞對手的平衡(使其失中)。諺雲:“中存則成功,失中則失敗。”這個“中”,就是中土、重心、中定。

太極十三勢,是以中定為主,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這十二勢為輔。所謂的掤,是在中定基礎上的掤,捋是在中定基礎上的捋,進是在中定基礎上的進,退是在中定基礎上的退,其他亦然。所以太極拳的前輩們就強調:“有中定,然後有一切”“一切法,皆從中定中出”“法遍周身,故中定亦遍周身”。

王培生先生拳照

此外根據實踐情況,大多數太極拳習練者在正確指導下,靜態時往往容易做到“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但一動起來以後,己身偏倚歪斜失去中正,而往往又不能自知。原因是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動是絕對的,靜是相對的。

在靜態的那一瞬間,你能體悟到“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了,即平衡穩定了,就只是那一瞬間的事。從不平衡到平衡,而後又不平衡,再到平衡,這種循環往復變換不息的運動,乃是事物運動的總規律。何況只要你是活人,即使在靜態中,你要呼吸,你就在動。這種動,雖微乎其微,但它也或大或小地在影響着你的中正安舒(即平衡穩定)。因此,你也就必須時刻相應地加以調適。

至於在動態中行拳盤架時,由於動時姿勢不盡相同,一式一式或仰或俯,或伸或屈,動作幅度也忽大忽小,非盡中正。習練者若不能及時相應地加以觀照調適,日久天長習慣形成,即使“童而習之,至於皓首,猶無益也”(向凱然語)。到頭來只落得“望夫子之門牆千仞,不得其門而入也”的結果(同前)。

至於行拳盤架子之中,一式一式如何觀照調適,其要則在“保持體態重心的中正,猶如使車軸置於車身之重心處。這樣車輪轉動進退方不失其效用”(參閲吳公藻《太極拳講義》)。所以,在談到“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時,楊澄甫先生曾打過一個比喻説,“腰腿如立軸,膊手如卧輪,圓轉如意,方能當其八面”。

王培生老師也説:“頂勁虛領,身體正直,切忌歪斜(即小腦與實腿一側腳後跟垂直對齊,尾閭指向內踝骨下方照海穴),並使身體重心自然下移(即松腰落胯,真正地感覺到好似落座了),整個人似乎既有支撐八面的感覺,同時又十分安靜舒適。拳譜上説的‘上下一條線,全憑左右轉’(俗話説‘轉腰子’),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