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歷史上朝代的更迭也非常之快,他們不僅為我們留下了眾多歷史文明,也留下了眾多摧殘的文物,不過這些文物在中國衰敗的時代,曾有很多流落到的國外,如今,在外國的博物館,依然可以看到很多中國的文物。
今天我們要説的是一件中國的鎮國之寶,其實這個寶貝發現的過程很簡單,但是它能“存活”下來實在是不容易啊,這個寶物是在1939年發現的,當時正是日本人大肆侵略之時,可想而知,在那種情況之下,這件寶物能保存下來是多麼的不容易。
這件寶物是一個鼎,名字叫“後母戊鼎“,這個鼎最開始是由廈門大學的一位聲樂碩士導師的叔伯發現的,當時吳培文的叔叔和伯伯下地幹活,無意中發現了這個鼎,隨後他們用了三個晚上,才將這個鼎秘密挖了出來,足足挖了13米之深,他們挖出來的第一感覺是,這座龐大的鼎一定是國寶,所以萬不可讓日本人知道。
這坐鼎是商代時期的寶物,而且做工非常精細,很多人説吳培文的叔伯是到了人家的祖墳找到的這件寶物,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國家的寶物得以保存才是大事,他們挖出來這座鼎之後就準備先藏起來,由於體積太大,所以他們叫了同村的人,抬回家之後,他們就放在了馬廄裏,並且挖了一個坑,然後用土填平了。
由於同村的人知道了此事,後來這件事還是傳了出去,當時北京的古董商蕭寅卿就帶人上門了,並且表示願意出價30萬大洋購買,當時蕭寅卿見這鼎體積太大,所以希望將鼎鋸開在拉過去,但是鋸了很長時間只鋸下來一個耳朵,後來吳培文的叔叔又怕他帶回去不給錢,所以就決定不賣此鼎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一看就是國家文物,如果就這麼被破壞了,那他們不得自責一輩子。
後來,在漢奸的泄露之下,日本人也找上了門,不過村民們都非常機智,為了保護這個國寶,他們找人做了一個紡織品,而且直接放在了糞坑裏,最後日本人來一看,灰溜溜的走了,就這樣這個國寶最終得以保存下來。
這座鼎完好的保存下來,有眾多考古學家都對這個鼎非常感興趣,其中就包括郭沫若,當時他破譯鼎上面的文字,他個人認為鼎上的文字是“司母”二字,是當時商王武丁祭祀母親的,但其實並不是,上面的字並不是“司”而是“後”,其意思是説“皇天后土”,了不起的意思,後來這座鼎也被叫做了後母戊鼎,差點因為郭沫若的誤導,將這座鼎給毀了,那它保留下來的意義就蕩然無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