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君王稱號的由來,“諡號”、“廟號”和“年號”的差別

由 圖門耘 發佈於 經典


題/君王稱號的由來,“諡號”、“廟號”和“年號”的差別
文/貓兒眼,一隻喜愛文史,愛談論古今的小貓兒
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簽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前言:
每當看歷史故事時往往會被皇帝的名稱弄得暈頭轉向,一個皇帝可以有「諡號」、「廟號」和「年號」,且不同時代的用法也有所不同。
如唐代以前,除了秦始皇外都稱皇帝的諡號;唐代至明代則以稱呼皇帝的廟號為主;明清時期則稱皇帝的年號,這樣混亂的情況到底是如何造成的呢?

(清代帝系表)
大家在看歷史故事或連續劇時難免會遇到「周文王」、「漢武帝」、「唐太宗」、「宋高宗」、「明成祖」、「乾隆皇」…等等各式各樣的稱呼。
然而,為什麼不同的君主有稱「王」、稱「帝」、稱「宗」、稱「祖」的呢?這有什麼特別的講究嗎?以下就帶您一起來看看。

(周文王)
諡號的由來與轉變
「諡號」起源於周朝,是指人死後,後人依據其生前的功績或品德修養而給予的評價,可進行褒貶,如實地反映逝者生前的事蹟。
在戰國以前,有「帝是天帝,王是人王」的説法,也就是活着的人只能稱「王」,死後有宏偉功績者才可以被追稱為帝,因此商周時期的君王通常被稱作「王」如:「商紂王」、「周幽王」等。

(紂王與妲己)
到了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才改變這種説法,秦始皇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過五帝」,因此自稱為「始皇帝」。
他也認為「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的做法,因此廢除諡號制,後世則以二世、三世等直至千秋萬世來計,卻萬萬沒想到秦朝國祚僅短短至二世而亡。

(秦始皇廢除諡號制度)
漢代以後,漢高祖劉邦恢復諡號制度,依然遵循周朝的規矩,根據人在世時的生平事蹟進行褒貶,且漢代以孝著稱,因此諡號前都會有「孝」字,如漢文帝劉恆,諡號全名為「孝文皇帝」,史學家為了書寫上的方便,並與其他朝代作區隔,因此通常會省略孝字,並在簡稱前加上朝代,稱為「漢文帝」。

(劉邦恢復諡號)
廟號的由來與應用
隨着南北朝之後,原本可以進行功過評説的諡號開始變質,成為朝中阿諛奉承的工具,開始對君主只褒不貶,且為了能放入更多讚美之詞,因此諡號的字數越來越多,如唐太宗李世民的諡號為「唐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如此一來,史學家也不知道該如何簡稱,為了方便,於是稱呼皇帝時開始改稱廟號。

(唐太宗李世民)
那麼,廟號又是什麼呢?廟號起源於商朝,是指皇帝在廟中被供奉時所稱的名號。
一開始並不是每一位君主都有廟號,按照「祖有功,宗有德」原則,這時期廟號只有四種,創基立業曰「太」、功高者曰「高」、世代祭祀曰「世」、中興者曰「中」。
只有有功於國家社稷,作出了重大貢獻的君王,才會特別追封廟號,而整個西漢也僅有四位皇帝得到廟號。

(西漢皇帝廟號及諡號一覽表)
到了唐代之後,廟號制度從原本僅有少數皇帝能獲得的稱號轉變為除了部分亡國之君外,都能夠受後世追封,因此史學家稱呼皇帝便從原本的諡號開始改稱廟號,如「唐太宗」李世民、「明成祖」朱棣等。
一般來説,廟號的選字也有褒貶之意,如現代點評的好評、中評、差評。
用於太祖、高祖的廟號通常指其開國立業;
太宗發揚光大;
世祖、聖祖、成祖開創新時代;
世宗有守成的美譽;
仁宗、孝宗、睿宗以仁孝著稱;
憲宗、聖宗是中興之主;
哲宗、興宗、成宗、顯宗是守成之君;
宣宗、景宗有功有過;
玄宗、真宗、理宗、神宗、道宗為人好玄理之道;
文宗重文;
武宗偏好武力;
度宗、定宗、順宗僅是過渡君主,影響不大;
熹宗、僖宗昏庸腐朽;
哀宗、思宗則用於亡國之君等等。

(朱棣,廟號太宗(嘉靖時改為成祖)諡號啓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年號的由來與使用
年號是帝王用來計年的名號,我國第一個年號出現於西漢武帝時期,因其狩獵時捉到一隻白麟,羣臣都認為這是吉祥的神物,建議用來計年,因此定年號為「元狩」。
後來,漢武帝又獲一寶鼎,於是改年號為「元鼎」。就這樣,之後的皇帝往往會因為某一個事件而改年號,稱之為「改元」。

(漢武帝首創年號制度)
之前一個皇帝都會有好幾個年號,因此不能用來代稱該皇帝,直到明太祖朱元璋開始採行「一世一元制」,即每個皇帝的一生只用一個年號。
因此,史學家稱呼明清時期的皇帝便由過去的廟號,改為稱呼年號,如此一來便不用等到皇帝逝世後才知其廟號,這樣更為方便。
如明太祖朱元璋又稱為洪武;明神宗朱翊鈞又稱為萬曆;以及耳熟能詳的清康熙、雍正、乾隆等等都是年號。
如今已無帝王,所以這些制度也就留存在歷史長河中,看了這篇文章後你就再也不用對帝王稱呼感到迷茫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