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孩子被發現有社交障礙,許多家長也為此煩心不已。前幾天開家長會的時候,遇到一位母親,她也説出了孩子存在社交困難的問題:孩子東東是一個八歲的小男孩,最近情緒一直很低落,在學校的時候沉默寡言,不愛説話,在家也經常發脾氣。班級活動也不參加,同學在他身邊玩的時候他會莫名奇妙的發脾氣,甚至惡言辱罵同學,與同學發生衝突,隨後又會感到後悔。
東東的現象確實出現了社交障礙的問題,他將自己封閉起來,與外界隔離。時不時還會莫言奇妙的與同學發生衝突,時候還會感到後悔,這就表明了他內心的矛盾,他本不想這樣的,可是卻因為不懂得處理導致引起衝突。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處理好社交問題,構建一個較好的社交圈子。可是很多時候卻都是失望而歸,因為家長們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孩子是因為什麼才出現社交問題的,問題的根源沒抓住,又怎能好好地解決呢?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一般有以下原因:
1.自卑心理引起孩子不敢以平常心去對待社交
這類的孩子通常是比較不自信的,對自己沒有足夠的信心,沒能構建一個良好的自我認知體系。孩子不能清楚地認識到自我,不懂得自己的重要性,只是簡單通過外表來評判對錯,不能從本質上去認識到個人對外界的作用。這些主要是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所造成的,孩子本身沒有什麼評判能力,都是靠對外界的模糊認識去看待,因為曾經在這方面被特殊對待過,或者從某處得知這樣的方式,所以才形成的以貌取人的錯誤觀念。
2.沒有好好掌握一些社交技巧
孩子在走出家庭之前沒能掌握好一些社交技巧,做事粗俗不懂禮貌,受到其他小孩子的另眼相待。在與同齡人交往的時候忽視了對方的感受,誤解他人的意思,對他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煩,甚至引起不必要的衝突,顯然都是因為缺乏足夠的社交技巧,導致孩子把他排斥在外,不願意跟他交流,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3.以自我為中心去對待他人
孩子在家裏父母疼愛,關心掛念,將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這會讓孩子產生一種錯誤的想法,認為這個世界是圍繞着自己轉的。每個人都要考慮他的感受,聽從他的指令。於是到了學校,將這種錯誤觀念帶了過去,以自我為中心,希望別人為自己服務,但是別的孩子根本就不理會他,導致他的內心就受到了傷害,慢慢的覺得這個世界對他充滿惡意,所以就不再跟別人溝通,慢慢封閉自己。
孩子的社交障礙跟家庭有很大的關係,父母的教育理念,處事方式等,都會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在自己的孩子出現社交障礙的時候,要根據孩子的特點,找出相應的解決方式,對孩子進行引導,幫孩子走出困境。
家長在面對孩子有社交困難的時候,怎麼做才能幫孩子走出困境呢?
第1、幫孩子樹立正確的自我價值觀,清晰的認識自我
孩子由於心智的不成熟,對自己的認識不能夠全面,需要家長的引導。家長要讓孩子理解自己在社會上的地位,這裏要區分好家庭與外界的關係,讓孩子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輪廓感。能夠較正確的看清楚自己的社會地位,以及價值。不會以貌取人,不以自我為中心去跟外界溝通,樹立一個較為正確的價值觀。同時也能夠讓孩子更加自信,控制好自己的社交節奏,懂得客觀對待問題,慢慢融入社交環境。
第2、教導孩子社交技巧,傳達正確的社交理念
孩子在步入社會之前,需要學會一些社交技巧,與人交流的時候懂得揚長避短,謹慎處理社交關係,不讓自己在社交處於弱勢方。讓孩子瞭解社交動作的必要性,要禮貌待人,懂得察言觀色,理解他人。考慮問題的時候不再以自我為中心,多換位思考,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體諒他人,關心他人,讓孩子在社交中樹立起正確的社交理念。
第3、父母要信任孩子,給孩子自由探索的機會
孩子長大之後是要步入社會的,並不會一直生活在襁褓之中,父母不能一直寵着他,慣着他,要讓他多與同齡人接觸,懂得與人交流。父母要對孩子有足夠的信心,相信孩子能夠足夠的能力融入社會。要懂得放手,讓他們自己去自由探索,尋找適合自己的夥伴,跟夥伴一起快樂的成長。父母要扮演的角色是教練,交給孩子技巧後便要推舉幕後,讓孩子自己體會,適當的時候進行引導就行了。
成長中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社交問題,家長不需要太過緊張,我們只需要加以陪伴,跟孩子深入溝通,幫孩子解開心結,瞭解自己,然後改變自己,慢慢的融入社會。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