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這樣講科普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科學普及,任重道遠。

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近年來,中國科技創新步伐加快,科學普及的內容和技術手段也不斷豐富。強起來的科普翅膀,承載着無數青少年心中的科技夢想。

今天是第36個教師節。科普怎麼講?科普課如何上?老師們這樣説……

每個人都有被科普的義務

在不久前舉行的2020年全國科技周啓動儀式上,一場題為《科技戰疫》的科普講解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漫漫人類發展歷史也是一部人類與瘟疫的鬥爭歷史,在有人類記載的3500年,疫病的流傳成百上千,疫病的種類多種多樣……”在講台上將科普知識娓娓道來的,是中南民族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的青年教師韓曉樂。

“科普是我作為一名高校教師的責任所在。”談起從事科普工作的起因,韓曉樂説,科學中深奧和專業的表達,把很多非專業的愛好者拒之門外。但科學知識其實並不枯燥,換一種表達,能讓學生和民眾更容易接受。

如何讓科普“平易近人”?韓曉樂一直在探索。去年,韓曉樂在全國科普講解大賽上獲得一等獎,並榮獲“全國十佳科普使者”稱號。比賽過後,她便立即着手準備面向全校開設科普公開課,讓更多學子體驗科學的魅力。

科普課程涉及多個不同的學科領域,在沒有經驗借鑑的情況下,韓曉樂與來自不同學院的團隊成員從零開始、反覆打磨,將科學知識原本的體系打破重組,構建出一套適合科普的嶄新課程。

“把書從薄講厚很簡單,但是從厚講薄、提煉精華很難,需要運用巧妙的方法進行高度的凝練,科普講解就屬於後者。”韓曉樂説。

經過一個暑假的籌備,科普課程終於揭開面紗。新學期開課後,收穫學生一致點贊。去年底,這個名為《科普·神奇世界的解密者》的課程還上線了“學習強國”平台。19集的課程中,涵蓋了化學、藥學、生物、食品、環境等多個學科領域。從納米材料到食品安全,從垃圾分類到無人駕駛汽車,各種前沿科技領域的熱門話題,被韓曉樂一一拆解和講述。

“做科普,首先要讓自己的眼界開闊,廣泛吸納綜合性、全方位的知識,才能把自己對知識的見解傳遞給學生。”韓曉樂説,“科普可以把學校和社會聯繫起來,讓學生知道我們並非生活在象牙塔中。”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韓曉樂也沒閒着。針對羣眾關注的疫苗、復工復產、無症狀感染者等話題,她查文獻、定選題、錄視頻、做剪輯,主創了《我們距離擁有新冠肺炎疫苗究竟還有多遠?》《科學認識“無症狀感染” 堅定復工復產信心》《瘟疫歷史照進現實》等10餘部“科普抗疫”視頻及文章,在各平台的閲讀量超過300萬次。

“高校教師不應只侷限於三尺講台,更要盡己所能地為社會做貢獻。”韓曉樂説。

如今,韓曉樂被聘為科技部“十四五”科普規劃專家,並受邀擔任《國家面向2035科普發展戰略規劃》主要起草人。在她看來,科普面前、人人平等。“我們每個人都有科普的責任,每個人也都有被科普的義務。”

科學知識讓孩子一生受益

科普這件事,秦兆年一干就是一輩子。1995年從華南師範大學退休後,他的科普教育實踐已經持續了25年。

秦兆年是中國知名光學投影教學專家。他自創的“光動媒技術”,利用計算機、電視和幻燈投影,用低成本的方式編制出一套科普教材和器材。變色的瓢蟲、會動的電視圖書、揭秘麻將桌上的騙局……在秦兆年的光學課堂上,生動趣味的內容讓科普變得更加直觀。

談起推廣科普的初衷,秦兆年説,1993年,仍在大學任教的他到四川萬州做培訓。他用動畫圖片進行投影演示時,受到當地教師的熱烈歡迎。秦兆年決定,等退休後,就去扶貧、做科普。

為了延續教育事業,秦兆年退休後和愛人自費購買設備,把自己家佈置成了教學實驗室。此後20多年,這個特別的實驗室和教室接待了數以千計的訪客。即便在疫情期間,86歲的秦兆年也沒有停下腳步。在線上為學生講課時,他就像在講台上一樣,站着完成近1個小時的授課。

“科學課沒有想象的那麼難。”秦兆年説,科學要接地氣,要成為學生聽得懂、看得見、摸得着的學科,科學教師要學會動腦筋,讓課堂活潑生動起來。

20多年的退休時間,秦兆年不僅在身邊開展科普教學,還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到貧困地區進行科教志願扶貧。鄉村條件艱苦,他常常需要擠火車、坐汽車,和當地的學生、教師一起住在簡陋的平房裏。他不但不要任何報酬,甚至還拿出自己的退休金購買教材、設備捐贈給學校。

通過光動媒技術,秦兆年用一張張膠片製作出高質量的動態教學軟件,為鄉村的孩子帶去了科學知識。

“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項終身投資。給孩子們帶去科學知識,可以讓他們一輩子受益。”秦兆年説,希望發揮人生餘熱,未來到更多鄉村小學義教,培養一批鄉村教師,給孩子們帶去生動有趣的電教課堂。

將科普融於現實生活

今年春節期間,在嗶哩嗶哩(B站)直播過多年化學課的梁晟斌決定換個方式,給年輕的網友開設一個科普課堂。

彼時,正值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時期。在上海大同中學擔任化學老師的梁晟斌發現,疫情之下,各類信息魚龍混雜、真假難辨。“對於還沒到20歲甚至未成年的青少年來説,由於缺乏判斷能力,很容易被虛假信息‘帶偏’,甚至產生負面情緒。”梁晟斌説,過去幾次的直播大都是針對教學內容進行講解,但這一次,他打算跟學生聊聊疫情。

“瑞德西韋為什麼不能直接用?乙醇消毒的效果如何?”直播開始後,梁晟斌便聊起了學生最關注的話題,並用科學驗證的方式講述自己的看法。

“一個藥物用於臨牀,必須經過生物學家的病毒分析,化學家的合成以及醫生的臨牀實驗等,需要科學論證。”在討論瑞德西韋的使用時,梁晟斌告訴學生。

既有時事的熱度,又有理性思考的高度,梁晟斌的直播課堂一下便湧入了數千名觀眾,留言和“彈幕”也隨之而來。之後的直播課上,梁晟斌還向學生介紹了口罩、紅外線測温儀等背後的原理,為大家普及疫情防控知識。近十場課程下來,梁晟斌發現,準備一堂在線課程,比傳統線下備課更花心力。

“在線直播課,觀眾有學生和家長,還有同行和專家,一個知識點講錯了就會‘掉粉’,容錯率很低。”梁晟斌説,網上科普課雖然辛苦,但是看到“彈幕”,收到學生的實時反饋,自己感到非常開心。

“只要將知識融於現實生活,用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形式來教授,就可以事半功倍。”談及科普課的經驗,梁晟斌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32 字。

轉載請註明: 今天,我們這樣講科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