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清鈔關 歷經600年的光榮與夢想

臨清鈔關

一代繁榮盛世孕育了一段運河的傳奇,一段運河傳奇造就了一座古城的繁榮,一座古城的繁榮最後都鑲嵌在了一座鈔關的青磚黛瓦間,化成趣聞、化成歌謠,穿過悠長的街巷,在人們的記憶裏輕輕迴響。

在古老的大運河河畔,有一座古城靜靜的守候着一座鈔關。他們相互陪伴,相互成就,譜寫了一段歷經六百年的光榮與夢想。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

貫通南北的京杭大運河始建於隋煬帝,但短命的隋朝受益甚少,唐朝時才大受其益。因此,有詩云:“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意思是,加速隋朝滅亡的這條河,對後世意義重大,可謂是“弊在當今,利在千秋”。

明成祖朱棣“靖難之役”後處於各方面形勢的考慮,下令廢除海運,沿海各省市的海岸線盡數被封。於是,隋唐以來的京杭大運河重新成為南北交通大動脈。定都北京之後,疏通了會通河,拉直了京杭大運河,比隋代縮短了900多公里。於是,南來北往的漕船、商船紛紛改道大運河,一舉讓臨清成為運河上的咽喉之地。

運河沿線一座默默無聞千年的小縣城——臨清緊緊地抓住了這一天賜良機,順勢開啓了自己的光榮之路,到明朝隆慶、萬曆年間(1567-1620年),臨清進入鼎盛期,有“小天津”之稱。在明末15大城市中,臨清排在第十二位。是百萬人口的超級商業大都會。

關察五方之客,閘通七省之漕

説到臨清能獲得如此驕人的成績,鈔關居首功絕無異議。鈔關,是明朝時期政府建立在大運河上,收取往來客商税款的税關。

因為明朝初年,白銀不允許直接交易,包括繳税也只能用紙鈔(當時的紙幣叫做大明寶鈔)。所以就把税關叫做鈔關。

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山東巡按陳濟建議皇帝對大運河沿線城市的往來客商進行徵税。朱瞻基繼位後,隨着軍費及皇室費用的增加,明朝宣德四年開始設鈔關征税。

於是,千里大運河上共設了七處鈔關,從南往北依次為:杭州、滸墅、揚州、淮安、臨清、河西務、崇文門。這七處鈔關與設在長江上的九江鈔關合稱為運河八大鈔關。其中,地位最突出的便是臨清鈔關。

臨清鈔關,是中國歷史上唯一遺存至今的運河鈔關。今天的唯一,也是當年的第一。為什麼這麼説呢?明萬曆六年,臨清鈔關收税83200兩。當年山東省税收8860兩,僅相當於臨清鈔關的1/10左右,一年的關税達到全國税收總額的四分之一,長期居運河各大鈔關之首。

鈔關是我國海關的雛形,其職能除”監收船料商税”和貨税外,還有稽查的職能。要協助各地查稽逃犯、檢查過往官員的通行證明等,還要對日、朝、意、英等外國使船進行檢驗勘合。

由於臨清鈔關的重要地位,明清五百多年,臨清作為漕運要道和軍事要地,一直擔當着運皇粱的重任。至今,古城裏還能看到許多名字跟運皇粱有關的街巷。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可是,天道循環下的世界,往往“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臨清鈔關也沒能例外,五百年的燦爛後,他像一面鏡子似的,照射出清王朝的墜落。當時光列車駛至清朝中後期,曾經浩浩蕩蕩的大運河,形勢急轉直下,水利連年失修,大運河淤積嚴重。

清道光四年(1824年)冬,黃河決堤阻塞了大運河的通航,次年清政府僱用商船海運漕糧。清末民初,津浦鐵路和京漢鐵路又相繼建成通車。從明朝宣德四年(1429年)初設立,在經歷了500多年的風華燦爛之後,於民國十九年(1930)結束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成為最後一個被關閉的鈔關,其他鈔關已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關停。

新時代的光榮與夢想

臨清運河鈔關作為中國古代運河税收機構的惟一典型遺存,而今雖已不具備税收功能,卻是明清鈔關興亡的一面鏡子,以其遺存文獻最多、最豐富成為研究漕運史、關税史、運河文化發展史、運河城市發展史、貨幣史等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寶庫。

2001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著名學者、吉林大學教授王汝梅先生讚譽它是“天然的明代歷史博物館”。

目前,當地主管部門打算以運河鈔關為依託建設中國税務博物館,使之成為一處弘揚祖國優秀文化、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所。從明朝永樂十三年(1415年)朱棣廢除海陸運,轉瞬600多個春秋。

其間,臨清曾經走過榮光,有過低谷,但追逐時代的腳步從未停歇。今天,在臨清鈔關遺址規劃了類似“中國最大的運河鈔管遺址公園”等多個項目。臨清在21世紀繼續着自己的光榮與夢想之路!

◆ ◆ ◆ ◆ ◆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18 字。

轉載請註明: 臨清鈔關 歷經600年的光榮與夢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