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戰爭中,清軍主帥葉志超的表現歷來被人詬病,放棄平壤,狂奔500裏,讓他得到了”逃跑將軍“的稱呼。
仗打輸了,身為軍隊統帥必然難辭其咎,不過葉志超既然這麼蹩腳,朝廷怎麼會讓他當到從一品的直隸提督這樣的高級武官,李鴻章又怎麼會讓他指揮在朝的各路清軍,葉志超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葉志超是合肥肥西人,從小父母雙亡,是個孤兒,由舅父收養。
孤兒葉志超沒有財力也沒有人脈,要想出人頭地,必須比別人付出加倍的努力。葉志超也沒有別的本事,就是敢賣命,從參加團練開始到加入淮軍,從20多歲打仗,打到40多歲,二十幾年仗打下來,先後同太平軍、東捻、西捻作戰,作戰不要命的葉志超除了博得了“葉大呆子”的渾名,還因功晉升為直隸正定鎮總兵。光緒十五年,又升為直隸提督兼北洋防軍翼長。
成為將領的葉志超表現也不差,光緒十七年,熱河朝陽金田道教教民起義,葉志超率軍鎮壓,表現得一如既往英勇,不到一月就平定叛軍,擒獲首領,又得到賞穿黃馬褂的榮譽。
截止光緒二十年前,葉大呆子葉志超作為軍人,表現堪稱完美,直隸提督即是對他的褒獎。
光緒二十年,朝鮮局勢不穩,東學黨起義爆發,這正為一直覬覦朝鮮的日本提供了機會,清廷派葉志超率軍作為第一波入朝的軍隊。7月29日日,日本向清軍進攻,葉志超所部先在牙山被擊敗,隨後退守平壤,在日軍攻擊下,葉志超棄守平壤,連夜撤退,卻又中了日軍埋伏,在路上損失慘重。平壤之戰失敗,清軍被趕回國內,局勢進一步惡化,葉志超由此被冠以“逃跑將軍”的稱號,並被朝廷治罪。
縱觀葉志超的發跡,是從槍林彈雨中晉升上來的,如果真是貪生怕死之輩,清廷和李鴻章等上層不可能把他放到那樣一個重要的位置,讓他統帥在朝軍隊。
那麼,葉志超為什麼要逃跑呢?
因為這場仗,實在是打不贏。
清軍的制度,沿用的還是明朝時期戚家軍的編制,以“營”為最大建制,步兵一營有400-800人,騎兵和炮兵一營是100-300人,所以我們看晚晴的戰史,動輒就是幾十個營幾十個營的往上調,其實也就萬把人而已。建制過小帶來的缺點是什麼呢,是指揮混亂,統共萬把人的軍隊,除了營就沒有再上一級的編制,戰場指揮官要同時協調指揮幾十個營的兵力,難度可想而知,營級單位往往只能各自為戰,近代戰爭的指揮系統,在清軍那裏,還是個傳説,所導致的結果,必然是戰鬥力的低下。
在日本陸軍那裏,這個問題早已被解決,日本以師團為戰鬥單位,師團下有旅團,旅團下又有大隊,層級分明,一個師團12000多人,相當於中國陸軍幾十個營級單位,戰時兩到三個師團組成軍級戰鬥單位,一個軍的兵力3-5萬人。這樣的編制好不好,看看它被一直沿用到二戰就知道。
此外還有近代化的後勤供應、醫療衞生等保障制度,對於清軍更是聞所未聞,簡單來説,清軍就是自己保障自己,糧食自己運,受傷自己扛,雖然武器是近代的,其他方面還停留在中世紀。
在退守平壤之前,葉志超、左寶貴所部3500多人,已經在牙山跟日軍混成旅團的3000多人交過戰,結果是在成歡設置好陣地,以逸待勞的清軍被日軍輕鬆擊潰,日軍只損失了幾十人,清軍傷亡在200上下,戰鬥力的差距一目瞭然。
朝鮮局勢吃緊,清廷調派奉軍左寶貴部,毅軍馬玉昆部,盛軍衞汝貴部以及豐升阿所部的奉天練軍盛字營和部分吉林練軍,這些部隊總計29營入朝,人數13000多人,史上稱為四大軍入朝。
入朝的四大軍加上葉志超退到平壤的部隊,清軍人數達到了16000多人。
日軍兵力是多少呢?
日軍攻擊平壤的部隊是陸軍第五師團和混成第九旅團,總兵力也是16000多人。
從之前的戰鬥已經可以得出結論,日軍戰鬥力大大強於清軍,在人數大致相等的情況下,清軍註定無法取勝。
除了人數不佔優勢,清軍面對的還有更大的問題,那就是後勤補給供應不上。
一是彈藥不足。
平壤之戰從9月12日起在外圍的小規模接觸到15日兩軍的高強度戰鬥,到15日戰鬥暫時結束,清軍已經消耗了手中全部的彈藥基數,庫存的彈藥已經不足以再支持一天15日那樣的高強度消耗,沒有彈藥,槍支就成了燒火棍,無法抵抗日軍的進攻。
有人説,日軍佔領平壤後,繳獲了大量槍支彈藥,仔細看一下,所謂的大量彈藥其實是誇大其詞。
日軍繳獲的彈藥清單是:75毫米克虜伯炮18門,炮彈516發,小炮13門,炮彈209發,加特林機關炮4門,炮彈117發,此外若干槍支和子彈。
從重武器的繳獲上,就可以看出城中缺彈的窘境,眾所周知的加特林,是高射速重武器,它的射速是350發/分鐘,117發機關炮彈,連半分鐘的彈藥儲備都不夠,炮手再節約,它也撐不了日軍一波衝鋒。
其他輕重武器也與此類似。
二是糧草不足。
清軍的物資運送,原本主要依靠海運,但是豐島海戰後,海路運輸風險巨增(當時黃海海戰還沒發生),日本軍艦的主要目的就是打擊清軍的海上運輸線,所以海運幾乎被放棄,被壓縮到僅僅從旅順到營口短短的一段。
糧食並不是沒有,而是大量積壓在朝鮮義州,無法供應上來。平壤城內的軍隊只得自己籌糧,可是當時平壤總共只有兩萬多居民,而駐紮的清軍就達到了16000多人,靠自籌怎麼也無法保證糧草充足。
打到15日,清軍儲存的糧食僅夠維持3-5天,沒有糧食,軍隊立馬崩潰,還談什麼打仗。
在15日激戰之後,牡丹台、玄武門等要地相繼失守,大將左寶貴陣亡。如果再繼續堅守下去,只有一個結果:平壤失守,清軍徹底崩潰,全軍覆沒,或死或降。如果是這樣,葉志超罪責更大。
權衡利弊之下,葉志超做出了撤守平壤的決定,這也不是他一個人的主意,而是召集全體將領召開會議後得出的結果。
撤守平壤的決議做出了,不過在如何撤上,葉志超卻犯了大錯。
15日下午,他派人給日軍指揮官送信,宣稱清軍將放棄平壤,第二天一早就開城,他將帶領軍隊撤離,將平壤城交給日軍。
這是葉志超玩的障眼法,因為交城意味着投降,雖然能保證部隊的人身安全,不過需要繳械。一旦繳械投降,清軍就算平安回到國內,葉志超也必將受到嚴厲懲處。他的打算,是先麻痹日軍,等到15日夜晚就暗度陳倉,將軍隊連夜撤離。
可惜,葉志超的計謀,被日軍指揮官看破,他下令日軍在路上設下埋伏,伏擊了撤退的清軍。
當夜烏雲密佈,大雨傾盆,如同驚弓之鳥的清軍在撤退路上突然遭到日軍截殺,一觸即潰,損失超過4000人,比白天在戰場上激戰遭受的損失還大,被清廷寄予厚望的這支清軍精鋭,已經潰不成軍。
平壤之戰,無論清軍是選擇繼續堅守還是撤退,失敗都不可避免,相比較之下,小院認為如果能把部隊帶回去,保存實力,要優於死守孤城,全軍覆沒。
不過,對於清軍在撤退中遭受的損失,葉志超顯然要負主要責任。
往小裏看,葉志超只是一個將領,能做的只有打仗,平壤失守是必然的事,把朝鮮失陷的主要罪責推到他一個人頭上,未免有失公允。
往大了説,甲午戰爭失敗,原因起自清朝政府上層,目空一切,妄自尊大,無視清軍與日軍的戰鬥力差距,又不做好戰爭準備,最終失敗也是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