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後科學素質教育亟須做好“加法”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林



10月13日,河南省汝陽縣上店鎮小學校長張豪譽站在中國科學院學術會堂,參加“全國科普日·科技燃夢”科技型企業開放日系列活動的啓動兩個科學裝置作品《改良氣動火箭裝置》、《科技新農村》,準備分享他所參與的農村學校科學素質教育成果。

“雙減”後科學素質教育亟須做好“加法”

河南省汝陽縣上店鎮小學校長張豪譽介紹孩子們做的科學裝置。



跟大多數農村小學一樣,張豪雨曾經任教的上店鎮下店小學每週兩節科學課,沒有專職科學教師,缺乏相關科學實驗器材,科學課堂上基本都是照本宣科,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説科學課“跟聽天書一樣”。

改變從2019年開始。這一年,下店小學參與了“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這是由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聯合平安公益基金會共同發起的一項“村教”公益項目,為偏遠、民族地區的農村小學提供教學支持。

從那以後,下店小學每週三下午可以安排出一堂專門的科學素質課,由外聘的專任科學教師帶着孩子們動手做科學實驗。很快,科學課就成了孩子們最喜歡的一門課程。孩子們利用實驗器材,在老師的指導下創新制作了《科技新農村》和“腳踏氣動火箭”等科技作品,五一期間,還受邀參加項目組舉行的“北京科普營”活動,開闊了鄉村孩子們的視野。

今年5~7月,該項目又邀請了中科院的專家,遠程給下店小學的孩子們講解氣動火箭的歷史和原理,之後由科學教師帶着孩子們自己動手設計和製作科學裝置,《改良氣動火箭裝置》和《升級版科技新農村》這兩個作品,就是在那時誕生的。

“對科學興趣的引導和培養要從娃娃抓起。”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理事長王衞國認為,中西部地區中小學的科學素質教育需要更多機構、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以更大力度聚合社會資源,推動青少年科技教育公益項目不斷的向縱深發展。

今年6月,國務院印發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指出,要多元主體力量同推進社會化科普,科普內容要深入基礎課堂,要引入更多社會力量、培養教師團隊,同時還應加強農村設施設備建設、向農村傾斜資源。

“雙減”後科學素質教育亟須做好“加法”
"全國科普日·科技燃夢"科技型企業開放日活動現場。


從2019年實施以來,“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為將近30個省市的1039所農村中小學捐贈科普讀本,提供教具物資和線上課程,“線上+線下”培訓了1萬多名科學教師,組織青少年進行集中科技體驗,惠及31餘萬名鄉村學生。王乃彥院士、金湧院士、匡廷雲院士等兩院院士、青年科學家、科普專家也參與授課,或帶領鄉村學生走進科研院所,“嫦娥之父”歐陽自遠院士、北京化工大學教授戴偉分別在火箭發射現場、鄉村學校直播講課。

山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任定成也曾參與上述項目。根據他的觀察,“雙減”政策落地以後,青少年的科學素質教育備受關注,但有些家長吐槽,科學素質教育賽道缺乏課程體系、教學質量參差不齊。尤其是在廣大中西部地區、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農村小學的科學教育體系非常缺乏,教材、教具都需要補充,教師也需要培訓。如何用科學教育給孩子做“加法”?他認為,這需要更多公益機構、企業的參與和合作,編寫教材、培訓師資,改善教學條件。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忠和是著名古生物學家,也擔任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領導和參與了許多科普項目。在他看來,不同階段的科學教育重點各有不同,在中小學階段,教材和教師至關重要,而這些方面我國仍有不少差距。例如,因為過去很少有頂尖生物學家參與相關科學教材的編寫,導致如今大量成年人對達爾文進化論的理解都有誤區。

周忠和還提到,在師資方面,綜合性大學對科學教育師資的培養不足,目前全國僅有少數知名綜合類大學在試點建設教育學院。西方有些國家,科學教師的學歷普遍能達到碩士以上,而我國仍達不到,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國內的科學教師師資仍有很大差距。

他注意到,“雙減”之後,許多小學都增加了課外科普活動,但中學階段仍然不足。他提議:“能不能開設更多公共課、科技史、前沿科普課程,來彌補這種不足?”此外,遊戲、影視等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方式,也可以更多地參與科普教育。事實上,中國科普專家協會此前專門成立了科技與影視融合專委會,以推動科普影視作品的發展。

“雙減”後科學素質教育亟須做好“加法”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周忠和與中國平安集團董事會秘書兼品牌總監、深圳市平安公益基金秘書長盛瑞生出席“全國科普日·科技燃夢”科技型企業開放日系列活動的啓動儀式。



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科學普及處處長馬強表示,傳統的科普工作要往科學教育方向轉型,不僅要做好科普,還要用科學教育更系統化地培養青少年。據他透露,“十四五”期間,中國科學院科普工作的重點之一就是培養青少年人才,為中科院科技創新事業的發展培養戰略性儲備人才。

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是科技創新的“土壤”,是國家競爭優勢的基礎。中國平安集團董事會秘書兼品牌總監、深圳市平安公益基金秘書長盛瑞生表示,2018年開始中國平安全面啓動“三村工程”,其中之一就是實“村教”教育扶貧,“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就是教育扶貧的重要項目之一。今年6月,國務院發佈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為“村教”實踐指明瞭方向,未來中國平安將繼續推進“三村工程”,在社會各界支持下,幫助鄉村少年成長、為鄉村未來發展夯實基礎。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97 字。

轉載請註明: “雙減”後科學素質教育亟須做好“加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