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專業“絕版”帶來的變化

    大學剛畢業,回頭卻發現你讀過的專業竟成“絕版”,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生命體驗?

    現實生活中,高校專業的“汰舊換新”已經常態化,很多人都有着類似的經歷:一方面,很多專業讀着讀着就沒了,只留下一些標本般的名目和“在風中凌亂”的學生;另一方面,更多的新專業新學科則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遍地開花,受到關注和追捧。

    教育部等五部門今年發佈的《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就提出,到2025年,將優化調整高校20%左右學科專業布點。這也意味着,在未來的兩年時間裏,將有五分之一的專業會產生變動。以中國大學的學科數量和學生規模,此事牽涉範圍之廣,可想而知。

    讀過的專業“絕版”了,或者還沒來得及“拉開架勢”呢,專業居然就退出歷史舞台了,這事怎麼看?我想,對此,當然不能僅僅停留在懷舊思緒裏,生髮諸多不捨。而一味歡呼新變,以追新逐快為務,似乎也有些太過操切了。專業的去留、更易、存續等等,牽涉經濟社會發展、人文學術演進等因素頗多,不可一概而論,而應理性推進,保質保量。這中間,尤其應避免兩種極端化趨勢,一是撤銷專業時“一刀切”,二是新增專業時“一窩蜂”。

    學科專業結構調整不是小事情,更不是玩魔方,而是反映了一個時代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專門人才在方向、類別、知識能力與素質等方面的綜合要求。培養哪個專業的人才,加強哪些學科的研究與推廣,關係到現實與未來的發展路徑。而無論怎麼調整,都起碼要符合時代發展趨勢、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以及區域發展的需求。

    如今,中國已進入科學技術加速演進、行業產業加快更迭、學科交叉融合發展的變革期和機遇期,新舊交替的加速,使得公共管理、市場營銷、信息管理等之前還算時髦的一些專業,已不完全適應現實需求,其與產業鏈、創新鏈的匹配度也有待進一步調整。與此同時,在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的加持下,大量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湧現出來,呼喚新的專業匹配,這些無疑是專業調整的外部大勢。

    因時而動,因勢而變,高層次人才培養從來都是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投射,這並不難理解。但與此同時,也應注意在大規模裁撤專業的背景下,不要“一刀切”,不妨局部保留一些“過時專業”,這既是一種平穩過渡,也符合經濟社會的客觀需求。畢竟,發展不是齊步走,而是有着一定的彈性。中國這麼大,地區之間、產業發展、人才需求存在差異性,這是國情,也是中國經濟的韌性所在。在一些地區的“過時”專業,到了另外一些地區,或許正當其時。

    不僅如此,在新增專業上也應注意不要陷入“一窩蜂”的狀態。以人工智能為例,有資料顯示,過去幾年國內已有數百所高校開設了相關專業,但師資力量薄弱、人工智能實踐條件缺乏等問題依然是一大困擾。這中間,不排除一些地方盲目趕時髦、一哄而上追新潮的考量,其結果,不僅會繼續製造“短命”專業,造成對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也會增加整個社會的就業壓力,形成巨大的冗餘。

    有鑑於此,有關各方既要立足長遠,科學佈局,健全專業動態評測和信息反饋機制,以靈活的專業調整增強高等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也要多一些戰略定力,多一些沉澱穩健。

    而從學生個體的角度而言,也不必過於緊張專業的調整優化。人生有很多舞台和場景,更有無限的延展、外溢、提升的可能性。無數實例告訴人們,專業只是入門,不一定是最終的職業,更不會必然限定未來的發展。

龍之朱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12 字。

轉載請註明: 如何應對專業“絕版”帶來的變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