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還是皇子時,被李淵封為尚書令,因此,等李世民登基之後,唐朝“尚書令”這個職位就一直空懸,“三省”中尚書省的最高長官變成了尚書僕射。100多年後,唐代宗封太子李適為尚書令,李適也就是後來的唐德宗。其實,除了李世民和李適,唐朝還有一個人差點當上了尚書令,此人就是郭子儀。不過,以郭子儀的智慧,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接受尚書令這個職位的。
郭子儀,唐朝名將,著名軍事家。被後世稱為“功高而主不疑,位高而人不嫉”的“政治完人”,他功高震主,能夠以85歲高齡善終,足以證明他有非同常人的智慧。實際上,郭子儀的智慧,大多是吸取前人的經驗。
公元755年,安祿山、史思明發動“安史之亂”,唐玄宗李隆基在一片歌舞昇平中被驚醒,最後倉皇逃竄。58歲的郭子儀當時還在家中守孝,朝廷為了平定叛亂,命令郭子儀“奪情”,改任朔方節度副使,率軍討伐安祿山。當時唐朝諸將被叛軍打得落花流水,只有郭子儀和李光弼二人連連取勝。唐肅宗靈武登基以後,郭子儀和李光弼被重用,成了討伐叛軍的主力,在收復兩京的過程中,郭子儀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在多年的征戰生涯中,郭子儀治軍嚴格,上下皆服,各地若有叛亂,只要郭子儀出馬,總能迅速平定。在唐代宗登基之後,郭子儀逐漸年邁,因為功勞太高,很多人擔心郭子儀會面臨古代名將無法擺脱的宿命——功高震主。‘
因為功勞太大,郭子儀確實遭到多次誣陷,還一度被罷免副元帥之職。郭子儀無奈之下,曾將唐肅宗給自己的詔書全部拿給唐代宗看,唐代宗逐漸相信了郭子儀的忠心。即使如此,郭子儀在朝堂之上也小心翼翼,上至皇帝,下至百官,都覺得郭子儀雖然功高,但毫無高人一等的姿態,無人不服。
為了不讓皇帝懷疑,郭子儀每天把自己家的大門對外敞開,不管是百姓還是衙門小吏,都可以隨意進入他家院中,他這種坦蕩的胸懷,歷史少有。
郭子儀除了胸懷坦蕩外,還擅長“自污”,他學習漢初名臣蕭何,整日和侍女姬妾在家中飲酒作樂,若有官員來訪,郭子儀總帶着這些侍女們一同招待官員,給人一副胸無大志的印象。
郭子儀總帶着侍女一起待客,但有一個人,他卻不敢讓侍女招待,這個人就是宰相盧杞。史載:
郭令公每見客,姬侍滿前。乃聞盧杞至,悉屏去。諸子不解。
有一日,宰相盧杞到郭子儀府上做客,郭子儀聽聞盧杞要來,趕緊把侍女姬妾都藏到帷帳後面,三令五申不允許她們私自出來。對郭子儀的這個做派,其他人非常不理解。
原來,盧杞是唐朝著名的奸相,他心胸狹窄,嫉賢妒能,打擊異己,是個十足的小人。盧杞還有個特點,就是貌醜,《舊唐書》曾説他“杞貌陋而色如藍,人皆鬼視之”,可想而知,這是何等相貌。郭子儀接待別的官員都帶着侍女,為何接待盧杞時特意把侍女們藏起來呢?郭子儀解釋道:
“杞貌陋,婦女見之,未必不笑。他日杞得志,我屬無噍類矣!”
意思是:盧杞相貌醜陋,若是侍女們見了他,肯定會笑出聲來。盧杞知道自己被我們府上的人嘲笑,那我們全家便活不成了。
聽到郭子儀的解釋,眾人不禁感嘆:郭子儀情商真高!
當然,以郭子儀的身份,即使侍女們真的嘲笑盧杞,盧杞也不一定有能力將郭子儀滅門。郭子儀這麼做,除了他小心謹慎外,更重要的原因是:郭子儀不願意得罪小人!
其實,郭子儀這一招看似非常聰明,在800年前,就有人用過相同的計謀,這個人就是汲黯。
漢武帝時期,汲黯是朝廷高官,此時,另一位奸臣周陽由擔任郡守,周陽由仗着自己是淮南王舅舅的身份,平時非常跋扈,官職雖然沒有汲黯高,但平時對汲黯卻非常無禮。有人勸汲黯出面制衡周陽由,汲黯卻不肯出面,而且每次都遠遠地躲開周陽由。
汲黯之所以要躲開周陽由,並不是怕他,而是不想和他有任何瓜葛。後來和河東太守申屠公上書彈劾周陽由,最終被周陽由報復,兩者玉石俱焚。而汲黯因為遠離周陽由,最終平安無事。
馮夢龍在《智囊全集》中評價説:
士大夫不幸而與此輩同官,遜而避之,不失為厚,何苦與之較而自取辱哉!
意思是,士大夫和那些小人同朝為官,應該遠遠避開他,這才是上策。若和小人爭鬥不休,最終也會被羞辱。
郭子儀擅長自保,是他的智慧。其實,郭子儀的這些智慧,都是吸取前人的經驗。郭子儀以侍女待客,這是學習蕭何的智慧;郭子儀藏侍女來招待盧杞,是學習汲黯的智慧。所以,郭子儀是智慧的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