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因分封天下而失敗!因其膚淺?不懂人性就不要妄議歷史的內涵

在歷史上,西楚霸王項羽是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無數人為他的蓋世威風而心往神馳,也有無數人因為他的功敗垂成而扼腕嘆息。也正是因為項羽的最終失敗,給很多隻以成敗論英雄的歷史愛好者提供了批判的理由,因為從失敗者身上找缺點是人的思維慣性!關於項羽的毛病我想大家都耳熟能詳了,這裏就不在例舉了。有些確實有道理,有些則是無理取鬧、望文生義。比如很多人把項羽最後的失敗歸結於趕走了被他稱為“亞父”的范增,表面上看確實有道理。但是,大家可曾想過范增憑什麼能在年近古稀的時候橫空出世?項梁去世的時候為什麼要讓項羽稱其為亞父?鉅鹿之戰前項羽為什麼要通過兵變才能奪得軍權?范增和項羽的真實關係真的是表面上的“情同父子”嗎?
列舉上述的這個例子,只是想告訴大家,有時候歷史並沒有我們表面上所看到的那麼簡單。項羽的失敗肯定是有他自身的原因的,但卻不是我們通常所談到的那些原因,如惜官、武斷、分封、霸道等等。本文就旨在通過項羽最為人所詬病的分封天下的舉動,來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項羽失敗的真正原因。
項羽的英雄邏輯
項羽因分封天下而失敗!因其膚淺?不懂人性就不要妄議歷史的內涵
項羽是歷史上不可多得的真正英雄,只是失敗的結局掩蓋了他許多的光芒。我在和一些朋友探討“你希望你的孩子成為項羽還是劉邦”的時候,我幾乎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項羽。雖然劉邦最後戰勝了項羽,但是有一點,劉邦永遠都是無法戰勝項羽的,那就是氣質和精神。劉邦永遠都只能仰望着“那個男人”項羽,所以項羽自刎後,劉邦不光沒有對項羽的親人斬草除根,而是封侯封爵,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敬仰。(説這都是因為項伯當間諜的人可以歇歇了,我不會回應的)
項羽這個人身上有天生的英雄氣,用現在的話來説就是什麼時候都自帶氣場。舉個例子,秦始皇是一個很有氣場的人,很多人見到秦始皇都是大氣不敢出。秦始皇在歷史上遇到的刺殺絕對不止一次,為什麼荊軻刺秦最有名?因為荊軻最有勇氣、心志最堅定!很多刺客見到秦始皇的面就直冒汗,連拔劍的勇氣都沒有了。這個邏輯其實並不複雜,我們很多人都是這樣,見到自己的村長還能談笑自若,見到鄉長就會有點拘謹,那麼讓你直接跟一個省長、一個部長甚至更高級別的人面對面對話,真不見得有幾個人能把話説利索。人的心理壓力承受能力是有限的,面對自認為無法逾越的差距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泄氣。但是,劉邦見到秦始皇時也不過説了一句“大丈夫當如是”,而年輕的項羽則是豪氣干雲地説“彼可取而代之”,兩者的差距雲泥立判,更不遑論那些普通人了。
項羽因分封天下而失敗!因其膚淺?不懂人性就不要妄議歷史的內涵
項羽這個人有英雄的天賦,一個人能否成為英雄,很多時候並不是你想或者不想、敢或者不敢就能決定的,這玩意跟天賦有關。所以大家也不要去迷信那些所謂的成功學,什麼“事在人為”等等其實都是毒雞湯,不服的話,你讓一個大字不識的人去寫一部《紅樓夢》試試?當然,我們還是要強調主觀上的努力,不能破罐子破摔。項羽他確實有成為英雄的天賦,他簡直就是為戰爭而生的,不光個人戰鬥力爆棚,而且軍事素養全面,一生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你不服他的天賦都行。我知道有人又會拿垓下之戰的失敗來説事,我順便解釋一下,這次失敗,項羽自刎前説的那句:“此天要亡我,非戰之罪”其實並沒有毛病,項羽確實是敗給了老天,而不是敗給劉邦和韓信。
項羽因分封天下而失敗!因其膚淺?不懂人性就不要妄議歷史的內涵
項羽這個人有英雄的功績,別的不説,即便是劉邦建立了統一的漢朝,漢朝的史官司馬遷還是把亡秦的功勞給了項羽,這就足以説明問題。項羽先是跟隨叔叔項梁四處流浪,慢慢投身革命,並一發不可收拾,成為當時聲威最大的反秦勢力。章邯橫空出世,打得各國諸侯縮首縮尾、顧影自傷的時候,又是剛剛被剝奪兵權的項羽絕地反擊,以無雙的勇氣、戰略和戰力打贏了定鼎時勢的鉅鹿之戰。項羽這一輩子打遍天下無敵手,如果,僅僅是如果,他能最後一統江山,就個人的武功來説,將無人能居其之右!可惜的是歷史沒有如果,但這也絲毫不能掩蓋他的功績。
天生的英雄在《鴻門宴》之後,便遇到了他的人生拐點。自此之後,似乎歷史在一步一步地牽引着他逐步走向了失敗,那麼,究竟是什麼東西讓這麼一個蓋世英雄慢慢地跌落凡塵,並逐漸被泥土淹沒,成了一個被世人恥笑的蠻勇之徒呢?因為項羽是一個貴族,是一個英雄,他思考人性的邏輯基點有問題,這才是他不如在底層社會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劉邦的真正癥結!
項羽分封天下的前奏
項羽因分封天下而失敗!因其膚淺?不懂人性就不要妄議歷史的內涵
鉅鹿之戰後,在項羽強大軍事能力的震懾下和蓋世的功績實力的主導下,羣雄俯首、四方臣服,項羽如願以償地登上了天下霸主的位置。項羽帶着諸侯聯軍浩浩蕩蕩地進入了咸陽,這是一羣飢渴、壓抑了很久的狼,咸陽從人間天堂變成人間地獄的畫面是可想而知的。
這裏要解釋一下,這並不能説明項羽就是一個殘暴的人。項羽的邏輯其實很簡單,英雄或者成功者就應該享受他們應有的榮耀和待遇。歷史上,除了是惺惺相惜的對手,有幾個勝利者會去在乎失敗者的命運?劉邦在進入咸陽的時候不也是又摟又抱、又搶又奪的?所以,這和項羽的本性無關。真正能體現項羽和劉邦的差距是劉邦在這個最緊要的關頭聽取了樊噲和張良最正確的建議。但是,項羽當時身邊沒有一個能讓他聽得進去話的有識之士,而劉邦有,而且劉邦當時的情況不容許他不聽(注意:樊噲勸劉邦的時候,劉邦並沒有聽,是張良第二次勸,劉邦才及時收手的)。這放在當下也可以叫做“屁股決定腦袋”,你在什麼位置決定你要用什麼方式去解決問題。劉邦當時要爭天下,他就必須要這麼做,而項羽當時已經是天下霸主了,他可以不這麼做!(當然這也説明項羽考慮得還算不夠長遠)。
項羽因分封天下而失敗!因其膚淺?不懂人性就不要妄議歷史的內涵
成功者的世界裏很少會去尊重失敗的對手,他們最相信的永遠只有手中的利劍和權力。這種邏輯固然有漏洞,但是卻在古往今來中屢見不鮮。比如那個説“我不需要嫁入豪門,我自己就是豪門”的明星。轉換到項羽身上就是,他不需要爭取其他人的支持,他本來就是天下無敵。
項羽的想法站在他自己的角度來説,也許並不能説錯得很離譜,因為人終究是活在自我的世界裏。但是歷史就是這樣的,它是由無數偶然因素共同作用出來結果、再由世人總結出一套必然的邏輯。項羽這些大失民心的行為無形中又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這個坑項羽意識不到,或者説他根本不會在乎。
英雄往往是帶有一定偏執性格的人,他們只會按照自己的思路和邏輯去辦事。項羽也是如此,他要分封天下,要回到楚國去解決他的後顧之憂(參考一下楚懷王為什麼剝奪他的兵權),然後開啓自己新的征途,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當幾十萬的諸侯聯軍在關中平原“獸性大發”之後,他們內心裏那股狂躁的情緒也終於慢慢安定下來了。於是,項羽也開始大張旗鼓地開始分封天下了,只是他也沒有料到,這次分封會是一根新的導火索,下面埋藏着威力巨大的炸藥,最後把項羽自己炸得魂飛魄散。
項羽為什麼要分封天下?
項羽因分封天下而失敗!因其膚淺?不懂人性就不要妄議歷史的內涵
很多人因為項羽出身戰國時期的貴族,就認為項羽是由於時代和出身的限制性,是一個“分封制”的堅定信仰者。項羽推行分封制就是開歷史的倒車,從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來看,項羽是自取滅亡。這樣的説法我不敢苟同,理由如下:
1、項羽不是什麼“分封制”的信仰者。不能説項羽生在戰國時期,且身為貴族,就一定會信奉分封制,就像生活在清朝末年的人不一定都信奉封建主義一樣。事實上,劉邦和項羽都是出生在戰國時代,也都是信奉集權制的,他們都是想成為另一個秦始皇,而不僅僅是想推翻他。如果項羽真的是信奉“分封制”,他完全沒有必要再去架空楚懷王,也完全沒有必要再度征伐天下。
2、項羽實行“分封制”並不是開歷史的倒車。我們都知道,社會制度從一種低級制度向一種高級制度的演變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是無法一蹴而就的。秦朝就是前車之鑑,後來一統天下的漢朝,也是被迫保留了一部分“分封制”,難道劉邦也是在開歷史倒車?這一方面我們可以參考現代社會很多國有企業的改制,就明白很多事情是不能一步到位的。項羽實行分封只是一種權宜之計。
項羽因分封天下而失敗!因其膚淺?不懂人性就不要妄議歷史的內涵
對於項羽分封天下這個事情也並不難理解。眾所周知,消滅秦國雖然是陳勝吳廣以反抗暴秦點的火,也是項羽鉅鹿之戰一戰定的乾坤,但是反秦起義的本質還是六國的復國戰爭,説明這場戰爭的底層邏輯還是“分封制”對“集權制”的反噬。項羽雖然成了反秦戰爭中最耀眼的英雄,但是如果項羽要獨吞勝利果實的話,他勢必會成為第二個“秦始皇”,會提前被羣起而攻之的。一個合資公司,你不給投資人股份,那是會是什麼結果?
很多時候,我們不應該過於抬高那麼造反的人的道德水準,沒有利益的驅動,他們是不會捨生忘死地去革命的。陳勝吳廣也好、劉邦也罷,還有那些六國貴族,他們造反真的只是為了家國情懷、理想信仰?大家説劉邦仁慈,只是因為他的對手項羽,一個失敗的對手,恰恰有時候過於殘暴了。事實上,項羽幹過的壞事,劉邦都幹過,項羽沒幹過的壞事,劉邦也幹過。他坑過盟軍、屠過城、背信棄義過、燒殺擄掠過、出爾反爾過、始亂終棄過……政治鬥爭中真的不存在誰比誰善良的問題,因為話語權掌握在成功者手裏,而後人也習慣用選擇性的目光去看問題而已。這些六國貴族反秦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撈取政治利益,項羽當時選擇分封天下是他最好的選擇。
項羽因分封天下而失敗!因其膚淺?不懂人性就不要妄議歷史的內涵
因為項羽當時雖然是天下霸主,但是他手裏的實力並不足以對抗天下。分封天下,大家都可以尊敬地叫你一聲“項王”,你想吃獨食,大家就會和你魚死網破。鉅鹿之戰時項羽不過5萬楚軍,這一路西行即便收編或者吸收一些軍隊,項羽又能掌握多少軍隊?(那些吸收或者收編的人是否可用還成問題,這也是為什麼秦國降卒鬧事之後項羽會坑殺他們的原因)
順便説一下,為什麼鴻門宴前,如果劉邦不獻出關中,神仙也難救他!因為即便項羽不揍他,那些諸侯們也不會放過他。吃獨食的人永遠是吃不上肉的人們同仇敵愾的對象!
所以,綜上所述,分封天下是項羽當時必須要做的選擇,他沒有更好的選擇,只有這樣做了,他還有機會給自己去爭取時間,才有機會去謀劃未來。
項羽是怎樣分封天下的?
項羽因分封天下而失敗!因其膚淺?不懂人性就不要妄議歷史的內涵
當上帝把某種權力交給你的時候,其實也是考驗你的時候。所以,大家在參加某個大聚會的時候,當別人要你分一下蛋糕,千萬不要覺得這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而得意忘形,而要更加地深思熟慮。當時的天下就是一塊大蛋糕,所有的人都端着盤子等着分蛋糕,而分蛋糕的刀子掌握在項羽手裏。畢竟,也只有項羽最有這個資格。項羽手起刀落,一口氣把這塊大蛋糕分成了分成了十九塊,分給了十九個在滅秦戰爭中表現良好的貴族或將領。
這十九個王是:西楚霸王項羽;漢王劉邦;九江王英布;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西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陽(打進河南地斷章邯糧道);韓王韓成(張良老領導);殷王司馬卬(打入河內開闢第二戰場);代王趙歇(原趙王);常山王張耳(原趙王手下,劉邦前大哥);衡山王吳芮(英布老丈人,老革命);臨江王共敖(楚國上柱國,打南郡有功);遼東王韓廣(原燕王);燕王臧荼(原韓廣手下);膠東王田市(現齊王田榮他侄兒);齊王田都、濟北王田安(援趙助楚的齊國隊)。
項羽這樣分封的思路其實是沒有什麼大的問題的,雖然也包含了他自己的一些私心打算和主觀情緒在裏面,但是,我們知道,沒有任何的利益分配方案是完全合理、絕對公平的。項羽分封的主要依據有三個方面:
第一:鉅鹿之戰時你在哪?英布、老田家那兩位和臧荼、張耳他兒子張敖,這都是鉅鹿時一塊作戰過的。
第二,入秦時你有沒有跟上?司馬卬、申陽這是在挺進時立大功的,章邯那哥仨是投誠的。
第三,跟我項羽的關係咋樣?這個就很有意思了。原來的很多領導們,由於跟項羽沒什麼交情,都挪地方了。原燕王韓廣、趙王趙歇,都守邊疆去了。劉邦也一樣,你小子搶了風頭着實可恨,最開始項羽把巴蜀二地分給了他,後來又是張良,找了一大堆關係,把漢中也劃給了劉邦,保證了兩川地勢的完整性。見過世面的張良再度幫助劉邦爭取到了日後東山再起的最大本錢。
這樣的分封邏輯是無可厚非的,比如唐太宗的凌煙閣排名也基本是按這個邏輯來的!但是,相對公平在絕對醜陋面前,總是漏洞百出,最後也就把項羽這個分蛋糕的人給拉下水了。
分封形態的分析
項羽因分封天下而失敗!因其膚淺?不懂人性就不要妄議歷史的內涵
利益分配永遠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我們先來看幾個重要的諸侯的分封情況吧。
1、劉邦
劉邦分到的這塊地盤,面積上是所有十八個諸侯中最大的一塊,幾乎和幾百年後三國時期的蜀國大體相當。其中還包含着我們現在所説的天府之國——成都平原。
那麼,這是項羽在照顧劉邦嗎?顯然不是!這裏我們需要普及一個歷史常識,中國歷史的地域性發展是有階段性的,就好比早幾百年前,香港還是隻是一個小漁港而已,遠不是一個國際化大都市一樣的道理。巴蜀之地在當時還不是什麼天府之國,四面高山,進出都極其不便,在那個時代,一般都是犯人的流放之地。項羽把劉邦安排到那裏,其心思顯而易見,就是要讓劉邦在那裏出不來。所以,我為什麼一直説張良是劉邦的人生導師呢?如果不是張良幫劉邦爭取了漢中這塊風水寶地,劉邦這一輩子可能真的要涼涼了。現在的漢中,可能大家看不出有多麼重要,但是在古時候,漢中平原作為成都平原和關中平原的中轉地或者跳板,戰略意義實在太重要了,有沒有漢中平原,決定了後來的劉邦出川是要花費一年還是十年時間的問題。
項羽因分封天下而失敗!因其膚淺?不懂人性就不要妄議歷史的內涵
2、三秦將
劉邦被安排好後,接下來是項羽最痛恨的關中,他將關中拆成了三塊。咸陽以西,分給了章邯;咸陽以東,分給了二把手司馬欣;咸陽以北,分給了力薦章邯投降的董翳。今天我們説陝西,總説它是三秦大地,也是由此而來。
我們通常認為項羽就是一個崇尚武力的大老粗,沒有什麼政治頭腦,這實在是對項羽一個很大的誤解。把三個揹負着“賣國求榮”罵名的降將封到原來秦朝的核心地段,一來關中百姓和三秦王之間會無休無止地互相噁心;二來三秦王已經被項羽把退路全部坑死了,基本上沒有造反的可能了;三來走投無路的三秦王只能老老實實地幫助他守着不安分的劉邦。
只是,項羽終究沒有把問題想得太透徹,他雖然想到了自己把三秦王完全推到了關中百姓的對立面,三秦王無法有效地組織起兵力造反。但是他沒有考慮清楚已成無源之水的三秦王究竟能否擋住劉邦的腳步問題?最後的問題也恰恰出在這一點上。
項羽因分封天下而失敗!因其膚淺?不懂人性就不要妄議歷史的內涵
3、齊王
齊國和項羽之間的個人恩怨是牽扯最深的。比如田榮對項梁忘恩負義、見死不救;又比如田榮鉅鹿之戰時袖手旁觀、拒不出兵等。所以項羽在分封齊地的時候態度也很鮮明。
項羽將齊國一分為三,分封給了膠東王田市、齊王田都、濟北王田安。這裏就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我們通常所作的戰略計劃是否具備可行性的問題。當時齊國本土實力最強的還是田榮,項羽這種一廂情願的分封,從邏輯和情理上來説,都沒有什麼太大的毛病。但是關鍵是要如何保證自己這種安排落到實處呢?
事實上,當項羽分封完畢之後,趕回楚國去處理內部問題時,率先鬧事的正是齊地。
項羽因分封天下而失敗!因其膚淺?不懂人性就不要妄議歷史的內涵
其實,項羽分封天下中的問題是很多的,這並不是項羽的能力或者胸懷、眼光有問題,而是項羽畢竟太年輕,對於人性的洞察還不夠深刻。他只是以一個成功者的姿態,看到自己周圍全是一羣服服貼貼、恭恭敬敬的“老實人”,而不知道人性之中,貪婪是最難剋制的,這些老實人裝作一副吃不吃肉無所謂的樣子,只是因為他們要麼已經吃上肉了,要麼還沒有看到肉的誘餌。對於我們今人來説,這同樣是有借鑑意義的,通常地,我們身處高位的時候,周圍的人對自己的恭順、敬畏,會讓我們覺得所有人都應該、都是這樣對待自己的,殊不知,離開一個特定的範圍,不知道有多少人對我們恨之入骨。
諸如對原來的原來的燕王、趙王還有和張耳齊名的陳餘的安排,這都顯示出項羽是一個把人性想得過於簡單的人。這些人最後都選擇了報復項羽,項羽因此損失巨大,本文就不展開敍述了。最後,特別提一下楚懷王,項羽對於這樣一個奪取他軍權的人,自然不會有太好的安排,他給楚懷王取了個名字,叫“義帝”,然後扔到了遙遠的長沙郴縣(真正的蠻荒之地,也就是現在的郴州,與廣東搭界),當然,項羽的理由還是冠冕堂皇的,領導需要靜養嘛!
分封天下為什麼引發了項羽的失敗?
項羽因分封天下而失敗!因其膚淺?不懂人性就不要妄議歷史的內涵
項羽分封天下的邏輯和形態其實並沒有理論上的錯誤,比如項羽自立為了西楚霸王,這堆王中,只有他的王前面加了個“霸”字,自然就是“王中王”的意思了。然後他可以理所當然地在戰略上進行高緯度打低緯度,哪裏不服打哪裏,逐個收拾那些不聽話的小弟,最終走向大統一,完成自己當年面對秦始皇那句“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壯語。
但項羽還是忽略了人性中的醜陋面,忽略了人們為了利益鋌而走險的決心,忽略了會咬人的狗不叫。
項羽覺得所有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只要有足夠的時間,所有的問題他都能一個一個地去解決。但是老天卻並不會給項羽那麼充足的時間,這就是項羽敗於天的一個原因。之前沒地盤的,在有了地盤後,對他不再期待,不再敬畏。之前的既得利益者,由於項羽損害了他的利益,而懷恨在心。項羽即將面臨的情況和秦朝一樣,只要有一個“陳勝吳廣”出現,就會有無數的“仁人壯士”前赴後繼。
項羽因分封天下而失敗!因其膚淺?不懂人性就不要妄議歷史的內涵
歷史的規律永遠是懲罰自以為是者的!哪怕你是英雄也不行,項羽很快就迎來了無窮無盡的反噬。齊地的田榮率先因為自己沒有得到項羽的分封而拒不承認項羽的分封結果,於是齊地率先進入內亂。
項羽一方面不得不出兵去維護自己的權威,另一方面他也早就想有一個收拾田榮的理由了,於是,他果斷率兵入齊平亂去了。這時,一隻蝴蝶引發的海嘯隨之而來了,那些早就對項羽心懷不滿的諸侯們趁機揭竿而起。於是,歷史又開始了新的一個輪迴,一切又是天下反秦的模樣了。
像劉邦、陳餘等覺得自己被虧待了的人,開始紛紛要求再來一次富貴險中求,造反了。而那些“心滿意足”的諸侯們又回到了鉅鹿之戰時的情況了,先坐山觀虎鬥,哪邊要贏了就往哪邊加籌碼。人性的醜陋有時候就是這麼真實,就連英布這樣的人都在關鍵時刻背叛了項羽。
項羽因分封天下而失敗!因其膚淺?不懂人性就不要妄議歷史的內涵
自古以來,創業難,守業更難。在我們生活和歷史中,同甘共苦創業的團隊很多,因為利益分配而勞燕分飛的團隊更多。當項羽分封天下的時候,事實上新的一輪戰亂已經無法避免,事實上劉邦保留分封制也決定了漢初頻繁的戰亂是避難不了的。
我相信這是項羽也意識到了的問題,但是項羽還是太年輕,他對於人性的把握確實還不夠,他覺得做什麼事都是有底線的,包括造反。但恰恰小人在做事的時候是沒有底線的,所以歷史往往就是被小人給撬動的。
比如,項羽去齊地平亂的時候,劉邦就反了,因為你項羽根本顧不上我。劉邦佔領了關中,要慢慢消化,又派人跟項羽説,我不是想反你,只是要拿回本該屬於自己的東西(按楚懷王的協議,關中是要封給劉邦的),現在已經拿到了就不會再惹事了,你放心平亂吧!項羽傻嗎?不傻,但是他沒辦法,等到項羽繼續陷身於齊地戰爭時,劉邦緩過神來,又大搖大擺地出關中了,甚至偷襲項羽的大本營了……
項羽因分封天下而失敗!因其膚淺?不懂人性就不要妄議歷史的內涵
總之,項羽最後成了最大的滅火員,帶着那支橫掃天下的楚軍橫掃天下,但是這又能如何呢?蟻多咬死象,項羽與其説是被打敗的,不如説是熬死的。
只要給予項羽足夠寬鬆一點的環境和足夠多一點的時間,我相信,在那個時代,依然沒有人會是項羽的對手。可惜,歷史沒有如果,歷史有時候就是這樣醜陋,畢竟歷史就是由人性譜寫的。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大道至簡,項羽其實真的不明白這個最簡單的道理而已。他就像一個有錢人有時候會覺得錢並不重要一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577 字。

轉載請註明: 項羽因分封天下而失敗!因其膚淺?不懂人性就不要妄議歷史的內涵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