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兩宋統治者在319年的國祚裏有一個理想,就是收復幽雲十六州。幽雲十六州又稱燕雲十六州,大概範圍是今北京、天津全境,以及山西、河北北部地區。查閲史料,“燕雲”最終見於《宋史?地理志》,當時包括燕州、順州、儒州、檀州、薊州、涿州、瀛州、莫州、新州、媯州、武州、蔚州、應州、寰州、朔州、雲州共16個州。
兩宋希望收復幽雲十六州,趙匡胤黃袍加身後,羣臣上尊號有“一統太平”。趙匡胤卻不同意,他説:“燕晉未復,可謂一統太平乎?”宋朝的國都在開封,位於黃河南邊,如果沒有幽雲十六州作為屏障,後果不堪設想。
趙匡胤對幽雲十六州一直念念不忘,他還在內府設置“封樁庫”。作為宋朝內庫之一,“封樁庫”對趙匡胤來説意義重大。史書記載,“太祖初平諸偽國,得其帑藏金帛,以別庫儲之,曰‘封樁庫’,本以待經營契丹也。其後三司歲終所用,常賦有,亦併歸之。”有一種説法,趙匡胤設置“封樁庫”,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存錢,然後把幽雲十六州贖買回來
可我們發現,朱元璋當年一年就收復了呢?這要從朱元璋的北伐策略説起,大家都知道古代北伐比南下困難重重,比如祖逖北伐、桓温北伐、劉裕北伐等,都以失敗而告終。到了朱元璋時期,他很清楚北伐並不容易。
怎麼辦?朱元璋先是充分分析歷次北伐失敗的教訓,他制定了嚴密的北伐戰略,“先取山東,撤其屏蔽;旋師河南,斷其羽翼;拔潼關而守之,據其户檻,天下形勢,入我掌握,然後進兵元都,則彼勢孤援絕,不戰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雲中、九原以及關隴可席捲而下。”
朱元璋北伐還有一個創新,就是最先放棄佔領關中。自古就有“得關中得天下”的説法,朱元璋直接反其道行之,當明軍攻下潼關後,以少量兵力牽制西北方向的元軍,然後集中兵力攻打大都。朱元璋這一條策略非常奏效,幽雲十六州最終在時隔400多年終於被收復。
參考資料:《朱元璋北伐》、《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