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故事 | 能馳騁運動場,也能靜心當學霸

由 時愛蘭 發佈於 經典

在不少人的刻板印象裏,體育好的人往往成績都一般。還有的家長明確表示:進行體育鍛煉支持,但不能耽誤學習。體育和學習,難道就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三湘都市報記者在長沙多所學校採訪時發現,其實很多“體育達人”也是學霸一枚。學習好、體育更好,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户端記者 劉鎮東

【故事一】拿過全國冠軍的足球學霸:堅持是學習和踢球的共通點

“爸爸媽媽你們放心,我一定會做一名品學兼優的足球特長生。”這是當時年僅13歲的鄧旭童在決定以足球特長生的身份進入初中時,為減輕父母疑慮所做出的鄭重承諾。

今年,鄧旭童以直升生的方式進入高中,成為了長郡濱江中學的一名高一學生,同樣也是一名國家二級足球運動員。雖未參加中考,但其初中學習成績已經達到6A水平。

憑着濃厚的興趣,鄧旭童在小學四年級時加入了學校足球隊,足球之路自此開始。但6年足球生涯,並非一帆風順。初二那年,鄧旭童參加學校運動會的跳高項目,不小心將右手摔成了骨折,得知半年不能踢球,鄧旭童非常沮喪,每天都在期盼着回到綠茵場的那一天。待重回球場那天到來時,找不到感覺、跟不上,鄧旭童似乎不太“認識”那個曾經在腳下又快又靈活的球了,“但是我從未想過放棄,只要堅持訓練就一定能回到原來的狀態。”通過不斷地訓練加練,三四個月之後,熟悉的感覺回來了,他的內心也變得更加強大和堅韌。

鄧旭童在隊內一直擔當前鋒的位置,靈敏度、反應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非常出眾,這些因體育培養出來的品質,他也很好地適用在了學習當中。初中三年,他的學習從未落下。因優異的邏輯思維能力,他能很快的找到解題的關鍵並有效抓住課堂的45分鐘,同時,他還很喜歡整理錯題本,及時鞏固。

不過,學初中物理電學時,鄧旭童遇到了一些挑戰,為了跟上進度,他在保證學校學習以及訓練之外,報了物理培訓班。因為訓練不間斷,每個週末只有半天休息時間,還得留給作業,他就堅持利用週末晚上的時間去補習,成績如願得到了提升。整個初中的成績也一直保持在年級前三十。

“我認為學習與體育相輔相成,學習需要堅持,踢球也需要堅持,兩者之間有很多的共通點。”鄧旭童説,學習讓他學會思考,能更快的理解教練安排的戰術,體育所帶來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給予其在學習上的不斷奮鬥的精神。

每年,鄧旭童都會參加多場比賽,隨隊拿過全國冠軍等多個名次,他説,向父母做出的承諾還將繼續履行下去。

(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學校的劉宇超(上圖)、姜仁哲(下圖)都是“體育達人”,學習成績也名列前茅。學校 供圖)

【故事二】年級前十的籃球后衞:學習和體育就是勞逸結合

“體育特長生,學習成績應該不怎麼樣吧?”這是劉宇超剛進入初中時,有同學提出的質疑。後來,他在入學分班考試中考出年級第一的好成績,體育、學習雙優秀的超級實力,讓眾多同學豔羨不已。

劉宇超是麓山國際實驗學校的一名初三學生,球隊裏的後衞,除搶球斷球、突破、運球能力出色外,還是引導全隊進攻的組織者。同時,他的學習成績同樣優秀,穩定在全年級前十。

劉宇超最開始接觸籃球,是父母抱着讓他強身健體的心態,讓他去打籃球。起初,他覺得每天訓練很累,但一次比賽中大家在球場上團結拼搏的精神讓他愛上了籃球。

進入初一後,一場市級聯賽始終讓劉宇超難以忘懷,那場比賽原本一直保持比分領先狀態,卻因為在最後時間的失誤,導致以2分差距輸給對方,拿到第二名。雖也成功地進入了省賽,但劉宇超在心中暗下決心:“今後要更加努力訓練,不再留遺憾。”

在學習中,他的決心同樣堅韌。有一段時間,他的語文成績一直上不來,拉低整體總分,他每天就去找老師請教,通過做閲讀、刷題等方式瘋狂補語文。可能就是因為這股子韌勁,讓劉宇超學習和體育訓練兼得,對他來説,這兩者相互促進、互相補充,更是起到了“勞逸結合”的作用。

另一名“體育學霸”姜仁哲是劉宇超的隊友,同年級不同班,他在球隊裏同樣擔任後衞的位置。記者初見他時,就感覺他身上有一股活潑好動的勁,瞧不見一絲學霸的影子,但他的學習成績一直保持在年級前五十。他擅於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在課間休息時解決不懂的知識點,將課後作業提前完成,回到家的時候針對薄弱科目再多做練習。姜仁哲説:“學習的時間全部留給學習,訓練的時間全部留給訓練,認真對待、全力以赴,無論哪一樣,它們並不衝突,只要堅持就能做好。”

【建議】以興趣為導向,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如何真正讓孩子跑起來?

長沙市長郡濱江中學體育教師、足球隊總教練韓臻認為,應以興趣為導向,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通過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運動訓練、競賽等形式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通過開展班級、年級聯賽激發孩子興趣,並從中獲得成就感和愉悦感。體育老師也要用創新方式開展教學,讓孩子們擁有更科學、更有趣的體育課。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麓山國際實驗學校體育教師兼籃球教練李冰冰説,現在能主動動起來的孩子越來越少,整體身體素質逐年下降。她建議,首先應該要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孩子在校園可以選擇感興趣的第二課堂,全方面發展。其次,家長意識的轉變很重要,家長應該以實際行動去帶領孩子運動,培養孩子運動意識。老師也需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找到孩子興趣點,適時鼓勵,激發孩子運動積極性。她認為,愛運動的孩子在學習上注意力更集中、做事情更高效、投入狀態快、時間觀念強,更願意迎難而上。

【家長】學習和體育是同向的,兩者不可或缺

楊紅燕是一名初二學生的母親,她的孩子小時候體弱多病,隔三差五就得跑一趟醫院。偶然的一次機會,她聽到另一位家長的孩子因為運動體質增強了不少,便在女兒小學五年級的時候給她報了羽毛球班,因極為感興趣,女兒的訓練從未停過。“從那時學到現在,女兒的體質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人變得外向開朗,學習成績也更上了一層樓。”楊紅燕説,從前在體育鍛煉這一塊沒有想太多,女兒如今的變化讓她覺得運動就是人生的一部分,學習和體育是同向的,兩者不可或缺。

【老師】掌握一項陪伴終身的運動,助益未來發展

長沙市長郡濱江中學體育教師、足球隊總教練韓臻説,當前繁重的作業、忙碌的補習讓孩子越來越習慣於蝸居室內,上網玩遊戲成為孩子們主要的放鬆方式之一。而體育運動,不僅能幫助孩子練就好的體魄,還能培養一種積極向上的拼搏精神,且參與體育運動的孩子抗壓能力明顯要高,自我調節能力、同理心及社交能力也明顯要強。

麓山國際實驗學校體育教師兼籃球教練李冰冰認為,學習和體育相互促進,體育的體是身體參與,強身健體;育則是通過身體的運動起到一個教育的作用。首先要教育孩子永不放棄、頑強拼搏的精神,教會孩子在規則範圍內去贏、有尊嚴的去輸,勝不驕敗不餒。這樣一種精神也將潛移默化到學習當中,取得不錯的效果。

長郡濱江中學校長劉德華表示,要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當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磨練意志,保證學生每天至少鍛鍊一小時。體育是終身體育,讓孩子掌握一項陪伴終身的運動,對孩子日後的發展更有助益。

[責編:薛琳]

[來源:三湘都市報]

【來源:新湖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