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到三國時期的攻城戰,也許必須從攻城戰的起源講起。
至少5000年以前,我國的先民便開始在居住地建起了由壕溝、柵欄和土牆組成的防禦工事。另一方面,隨着部落逐漸演變成國家,統治者可以調動的人力和物力也變得愈發龐大,上述防禦工事也變得更加堅固,並演變成了“城”的雛形。
到商代,一些城址的牆基厚度已經達到了10米以上——這也意味着,一旦爆發戰爭,進攻方只有憑藉周密的部署、投入強大的攻城器械,才有奪取這些城池的可能性。
良渚遺址沙盤,現藏於良渚博物院,年代為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000年,其中已經有了較為原始的夯土城牆。
儘管沒有實物存世,但從文字中可以推斷,早在商周時期,我國的軍隊便展開過大規模的攻城作戰,並投入了各種專門的攻城武器。比如《詩經》中,有一首名叫《皇矣》的詩篇,它講述的就是公元前1093年、周文王進攻商朝的附庸——崇國(位置在今天陝西西安一帶)的情景。
其中有這樣一段話:
“帝謂文王:訽爾仇方,同爾弟兄。以爾鈎援,與爾臨衝,以伐崇墉。”
它翻譯成白話文是:
“上天教導文王:‘一定要讓你的敵國相互爭執,一定要聯合你的兄弟之邦,我賜給你們‘鈎援’和‘臨衝’,用它們來攻破崇國的城牆。”
《詩經》其實不僅是一部文學作品集,同時也是現代人瞭解古代社會一把鑰匙,其中有一些詩篇便提到了戰爭
其中的“鈎援”指的是攀登城牆的雲梯,而“臨衝”則是一種由人力推動的攻城車——它們後來都是在攻城中廣泛運用的裝備。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攻城技術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在《墨子·公輸》篇中便提到:“公輸盤(班)九設攻城之機變”,這意味着,我們熟悉的巧匠——公輸班(魯班),另一重身份便很可能是一名職業的軍事工程師,另外,由於征戰頻繁,攻城戰的頻率和規模也持續上升,見於史書的圍城戰不計其數,其傷亡也達到了驚人的水平。
然而,在進入了兩漢之後,與攻城戰相關的記錄卻突然減少,到東漢時期更是鮮見記載。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與軍事環境的變化有關:尤其是東漢建立之後,中原地區便很少發生大規模的戰事,而軍隊的作戰重點也轉向了抵禦少數民族入侵,需要攻城的情況非常有限。直到東漢末年,中原地區陷入軍閥割據之後,大規模的攻城戰才重新出現。
無論遊戲還是歷史上,“城”的意義都不言而喻。比如在三國遊戲中,一大片地區最終都會被抽象成一個沙盤符號——這個符號就是城。只要玩家佔領了它,便等於控制了當地的人口、土地和各種資源。這一點在歷史上同樣適用:有了城牆的庇護,政治勢力不僅會得到了一個可靠的立足點,還可以利用城周圍的道路徵集人力物力,或是將部隊派往各個地區;另外,當敵人大舉入侵時,城牆則成了他們賴以抵抗的核心屏障。
也正是基於城的重要性,在三國時代,它們一直是各方勢力覬覦的目標,但另一方面,三國時代的城和我們今天理解的“城”存在很大差異,與遊戲和想象中的形象相比,當年的城牆可能並不是特別宏偉。今天,我們見到的城牆一部分修建於明清時期,另一部分純粹是現代工程的產物,在這些城牆中,外層多是石砌、磚砌。然而,由於燒製城磚、採集石料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三國時代,只有極少的城牆採用了類似的結構。
在漢末三國時期,唯一有記載的、採用包磚城牆城池只有一座,這就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孫權在鎮江所築的鐵甕城。《與地誌》提到:“(鐵甕城)吳大帝所築,周廻六百三十步,開南、西二門,內外皆固以甎甓”——其中“甎甓”就是城磚之意。1990年代,江蘇的考古人員曾對遺址進行了發掘,其內部是夯土、外表包磚的結構也大體得到了證實。
鐵甕城遺址
值得一提的是,鐵甕城的規模較小(周長只有630步,即約1100米),本質上更像是一座小型要塞。不難推斷,當年採用包磚城牆的城市肯定更為罕見,因為城牆的規模往往是要塞的幾倍,由此投入的人力和物力將令建造方難以承擔。
既然如此,三國時代的城牆又是用何種材料修建的呢?
答案是用夯土。
到今天,類似的辦法還在一些地區採用。在築牆時,工人需要先用兩塊板固定好位置,然後再在它們之間不斷填土,然後反覆夯實。夯土築城的一個優點在於,築城者可以就地取材,施工工期也更短,但與包磚和石砌的城牆相比,其堅固程度也是相對有限的,另外,由於風吹雨淋,城牆表面的泥土也非常容易崩落,這就需要不斷對其進行維護。
版築工程示意圖,其中可見包磚的城牆
正是因此,在漢末三國時代,城牆對進攻方來説,並非一道難以攻克的屏障。但即使如此,攻城依舊是一項複雜的工作,期間也將付出大量的傷亡,尤其是在陷入僵持後,一些不起眼的問題,很可能會變成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並讓大軍徹底瓦解。
《孫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這種説法之所以成為一條戰場鐵律,是因為攻城本身就是一項耗費巨大、危險重重的工作。首先,攻城一方必須確保有絕對的兵力優勢,如果其封鎖線存在弱點,不僅將為敵方援軍制造可乘之機,甚至守城部隊也可以發動突襲,一舉將圍城部隊擊潰。
《全民英傑傳》中也有攻城戰的玩法,由於危險性,攻城方在行動之前往往要進行周密的準備
不過另一方面,即使進攻方拼湊了足夠的兵力,真正的考驗其實才剛剛開始。如何在城池周圍佈置封鎖始終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其中有一些原則沿用了數千年之久,如進攻者的營地應當靠近水源;有必要要遠離低窪地帶;各個部隊必須做到相互策應……如此等等。確定好部署之後,士兵們還要挖掘封鎖用的壕溝、修建攻城高台和各種戰具,這些都是費力的工作,有時會持續幾個月之久。
糧食、營帳、木材等物資也是必須考慮的因素,如果上述物資不能就地徵集,它們就需要從後方運輸,這會給後勤帶來巨大的壓力。此外,氣候也會影響部隊的行動,因為在冬天攻城會大致大量士兵凍傷,而夏天則陰雨連綿、疫病會在營地內蔓延。儘管上述問題也困擾着守軍,然而,由於攻城一方的兵力龐大,由此產生的問題也往往更具有災難性。
最後一個要考慮的因素,是守軍的負隅頑抗:一旦展開強攻,敵人的戰鬥意志可能比在野戰狀態下更為堅定,因為他們此時已經無路可退,一旦城池被攻克,他們便會遭到殘酷的報復,因此只能拼死一戰。一個例子發生在199-200年冬天,當時,曹操將呂布的殘部趕入了下邳。
儘管呂布一向驍勇善戰,但此時的他已是強弩之末。另一邊,曹軍的兵力大致是其兩倍以上,但自身的形勢也很嚴峻:圍攻開始時已是10月,嚴冬很快就要降臨。不僅如此,下邳的城防也非常堅固,考古挖掘顯示,其東西長度為1500米、南北寬度為1350米,只需要幾千名士兵就可以嚴防死守,另外,下邳城牆的厚度也達到了10米以上,幾乎很難被常規的手段攻破。
東漢下邳城址發掘現場,可以看到厚實的城牆基址
毫不奇怪,雖然在城外,曹操的軍隊多次擊敗了呂布的挑戰,但始終無法攻破下邳本身,冬季降臨後,情況變得更加棘手。
《三國志》中提到:“時公(曹操)連戰,士卒罷,欲還。”
多次攻城失敗之後,曹操只能採用荀攸、郭嘉的計策,水淹下邳,但即使如此,下邳直到一個多月後才投降,其直接原因也並不是曹軍的進攻,而是部下對呂布心懷不滿,最終裏應外合發動了叛亂。
連環畫《白門樓》封面,在這裏,呂布被叛變的部將俘獲,並交給了曹操
由於攻城戰耗費驚人,在遭遇類似情況時,最好的辦法是用拉攏和策反等手段,不戰而屈人之兵。如果上述計謀全不奏效,進攻方還會考慮突襲,即在守軍缺乏戒備的情況下將其擊敗。
263年,魏軍名將鄧艾穿越陰平道的行動就是一個典型。當時,他率領精兵跋涉700多里,穿過大片的無人山區,抵達了蜀軍背後的江油城,而江油的守將對此毫無戒備,只能在倉皇中投降。也正是因為這次偷襲,成都平原的大片腹地也暴露在了魏軍的矛頭下,被逼無奈之下,後主劉禪最終做出了投降的決定。
《全民英傑傳》中的鄧艾
當然,這次奇襲之所以成功,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結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守軍過於疏忽大意。另一方面,一旦相關的條件不具備,那麼,進攻方只能展開強攻——這時就需要投入攻城武器。當時,使用最普遍的武器是雲梯,士兵們可以藉助它們登上城牆。這種攻城工具至少在商代末期便已出現,隨着三國時代攻城戰愈發頻繁,它們再一次找到了用武之地。
雲梯最基本的樣式其實是加長後的梯子,它們幾乎隨時隨地可以建造;但隨着技術的發展,它們逐漸演變出了更復雜的形態。這類雲梯出現在戰國時代,由底座、車輪、梯身、鈎四部分組成,其中的雲梯可以上下俯仰,以便士兵更好地進行攀登。在三國時代,這些雲梯的規模已經相當龐大,其中的佼佼者可供幾十名士兵在短時間內登城。
但另一方面,雲梯的缺陷也相當明顯:在攀登期間,進攻方永遠處在守城方的俯視之下,並將遭遇礌石和弓箭的攻擊;不僅如此,當大軍推着雲梯奔向城牆時,他們的進攻意圖也將完全暴露,守軍也可以調集兵力,加強突破口地區的防禦。
正是因此,在使用中,雲梯往往需要與其它手段相互配合:比如,在進攻時,弓箭手和弩手會壓制城頭敵軍的活動,另外,在兵力充足的情況下,進攻方還會在多個地點展開佯動,以緩解主攻部隊的壓力。
三國時代另一種攻城工具是投石機,它們的效果無疑更加粗暴直接。在三國時期、張晏曾轉引過《范蠡兵法》的一段註文:“……飛石重十二斤,為機發,行二百步。”——這也是我國曆史上關於投石機的最早記載。雖然《范蠡兵法》很可能是漢代的假託之作,但其創作基礎,也無疑是前人經歷過的戰爭形態。
《武經總要》中的投石機,三國時代的投石機在原理和結構上與其差別不大
如果説投石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兩漢以前,那麼,它們在漢末三國時代則得到了巨大發展,並演變成了一種成熟的武器。其中最關鍵的一個節點就是官渡之戰,在曹操袁紹兩軍沿河對峙期間,袁紹利用沙丘建起高台,居高臨下向曹軍拋射箭雨。
《漢魏春秋》記錄説,在危急時刻,曹操想到了古書上記載的投石機。按照原理設計完成後,隨軍工匠又在投石機下方安裝了底座和車輪,使之成為可以移動的武器。這種武器當時被稱為“霹靂車”,它們拋出的石彈很快摧毀了袁紹的高台。
雖然“霹靂車”的細節依舊不得而知,但以古代的標準,其技術的普及無疑相當之快。就在官渡之戰結束後不到10年,投石車已經出現在了孫權和劉備的軍隊中——同時,為讓它們擁有更強的戰鬥力,工匠們也在對其進行改進。比如曹魏政權的博士馬鈞便設計了一種連發的投石機,它將傳統的投石拋杆重新設計成了一個轉輪,通過機關,人力和畜力能驅動其高速旋轉——達到一定速度後,輕型石彈會被連續拋射出去,而且射程也相當可觀。
不過,受技術條件的限制,投石機的缺陷依舊非常顯著。其中一個最大的問題是精度,石彈很難連續命中同一個區域;另外,它們在打擊木製和土質工事時也許成效顯著,但對摧毀城牆依舊非常吃力;不僅如此,在遭遇投石機時,守城者也會採取一些對策,比如,他們會在城牆上懸掛濕牛皮,以減輕石彈的衝擊力,這使得投石機在面對堅固的城牆時很難得手。
如果投石機無法擊破城牆,進攻方還會投入“井闌”和“臨衝”——它們也是當時最重型的攻城器械,由於結構複雜、建造困難,它們通常只在攻城戰的最後階段使用。尤其是“井闌”,其高度能達到20米以上,完全可以俯瞰城牆,並顛覆守方居高臨下的位置優勢。
“井闌”的原型可以追溯到周代,很像一座移動的堡壘:這類車輛有8或者10個巨大的車輪,在戰鬥中由數十人負責推動;在頂端的平台上,部署着手持長戟和弓箭的精鋭士兵,另外還有皮革和盾牌保護着他們的戰位。投入進攻時,“井闌”將在弓箭手的保護下逼近城牆,消滅牆上的敵軍和武器。至於“臨衝”在古代也被稱為“轒輼車”,是一種有堅固防護的移動掩體,在它的保護下,進攻者可以靠近城牆和城門進行破壞。
現代人復原的“井闌”
《武經總要》中的“臨衝”,即“轒輼車”
三國時代,上述武器最集中的一次展現,是公元229年初的陳倉之戰,作為一座屯兵要塞,陳倉橫亙在了諸葛亮北伐的必經之路上,如果當地淪陷,蜀漢軍隊通往長安的道路將被打開。
此時,陳倉城內只有郝昭率領的一千多名官兵,與蜀漢軍隊相比可謂眾寡懸殊。但在過去僅一年的時間裏,郝昭始終在帶領部下加固城防,並做好了迎接長期圍困的打算。
而在另一邊,諸葛亮的軍隊在228年冬季出發,最終在229年年初抵達了陳倉城下,在勸降完全失敗之後。蜀軍以極高的效率製造了大量攻城器械:最初投入進攻的是雲梯和衝車,然而,當它們靠近城牆時,卻遭到了火箭和投石機猛烈攻擊,最終大部分被擊毀;接着,諸葛亮又製做了高達幾十米的井欄,並用土塊填塞護城的壕溝,最終攻陷了一部分外牆。然而,郝昭此時在城內築起另一道城牆,並依託它繼續抵抗了二十天。最終,蜀軍因為糧草耗盡,只能倉促撤回。
事實上,在陳倉之戰中,雙方都使用了精湛的戰術,其中蜀漢方面雖然優勢顯著,但在防備嚴密的魏軍面前依舊一籌莫展。當然,需要指出的是,陳倉之戰蜀漢的失利,也與其後勤準備的倉促有關,此時,據蜀漢軍隊首次北伐僅過了不到一年,其出師相當倉促,完全沒有充分的後勤準備。相反,如果攻城方有長期圍困的條件和力量,他們仍然有辦法將類似陳倉的堅城攻陷。
這些辦法包括了放水淹城,其中的代表就是前面提到的下邳之戰,以及公元219年、關羽北伐時的樊城之戰,但這種攻城手段需要依賴季節和地勢,水勢過大可能會淹沒進攻方的營地,水勢太小不僅很難動搖城池,還會浪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另一種辦法就是挖掘地道,雖然以當時的工程技術,地道經常過早坍塌,並導致大批工人被活埋,不過,與強攻帶來的傷亡相比,這種損失並非不可接受。
在漢末三國時期,用地道攻陷城池最好的例子,是197-199年的易京之戰。此時,在我國北方,袁紹和公孫瓚的衝突已經進入了最後階段:經過長期拉鋸戰,袁紹一方實力佔優,公孫瓚只能率部躲入易城——這也是他統治範圍內最後一個堅固的據點。
易京在地圖上的位置,大致在今天河北的雄縣境內
早在195年前後,公孫瓚便開始在易城周圍構建工事,期間,他挖掘了大量的壕溝,一道一道往外延伸,然後在壕溝裏面堆建高台,用作抵禦敵軍進攻的支撐點。這些高台星羅棋佈,彼此可以相互呼應,而中央則是公孫瓚本人親自坐鎮的中京,其高度有足足10丈,即相當於今天的24米。
另外,為應對長期圍困,公孫瓚還積攢了三百萬斛糧食,這些糧食可以供守軍維持數年。而在袁紹這面,隨着公元198年、曹操攻滅呂布,他的勢力必將北上、與其爭奪北方的霸權,因此,他也急需拔掉易京這個釘子。多次強攻未果之後,袁紹派出部隊挖掘地道,試圖破壞高台的地基,相關工程可能進行了至少一年。
據記載,當挖到高台的地基之後,袁紹的部下會先在隧道中支起木柱,然後繼續擴大挖掘的規模,當挖空了地基的一部分之後,他們會在隧道內縱火,將木柱一舉燒燬,由於城樓突然失去了下方的支撐,因此會在瞬間崩塌。同時,袁軍還建造了大量的雲梯,以此攻打那些相對孤立的據點。
《全民英傑傳》中的公孫瓚形象
這種做法完全超出了公孫瓚的預料,他在給外界的一封求援信中提道:“袁氏之攻,似若神鬼,鼓甲鳴於地中,梯衝舞吾樓上。日窮月蹴,無所聊賴。”在此期間,他也曾經多次試圖向外界求援,然而,由於封鎖過於嚴密,所有前往易京的援軍都被袁紹擊潰。199年,袁紹的部隊最終攻到了中京下方,公孫瓚自知無法倖免,便在殺死妻妾之後縱火自焚——一代梟雄的生命也從此劃下了句點。
如果一座城池淪陷,對攻城方來説,都意味着一次值得誇耀的勝利。接下來,他們要考慮到,就是對失敗者的處置問題。如果圍城持續的時間較短,或者勝利者有政治方面的考量,他們會寬待倖存的守軍。但多數情況下,他們指揮把城池洗劫一空,甚至大開殺戒。比如曹操,他在統一北方時就進行了數十次屠城,殺死的軍民不下百萬。
這種策略聽起來極為殘忍,但卻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當時的兵制和今天不同,除卻少數親兵,一般士兵的薪餉往往極為微薄,因此,掠奪也成了他們唯一獲取報酬的手段,另外,在長期的圍困之後,只有允許部下對敵軍進行報復,才能平息他們的不滿,同時避免叛亂和譁變。另外,對於攻城方來説,屠城也是一種補充物資的手段,因為圍攻中消耗的資源極為龐大,如果不這樣做,後續的作戰將難以展開。當然,這些就屬於本文介紹之外的故事了:無論其中的生者和死者,他們的經歷,最終都被熔鑄成了史書上毫無感情的記述,而這些記述,又像是滔滔河水一樣,把我國的歷史帶向了一個充斥着動盪和紛爭的時代。
説了那麼多,那我們能在什麼遊戲裏體驗到實打實的攻城戰呢?
這裏給大家推薦一款剛剛上線的手遊《全民英傑傳》,這款遊戲提煉了攻城戰的精華,讓玩家在手機上也能體驗到攻城戰的魅力。
玩家在攻略不同的攻城關卡時需要搭配不同特色的攻城編隊和攻城車等攻城工具,克服奇襲與守城部隊的干擾,保護攻城車前進。到了城門之下,玩家還能選擇強行攻破城門,又或者分散敵軍注意力盜取城門,更多攻城戰的魅力就等各位去《全民英傑傳》中體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