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別掏心掏肺對孩子好,“三不慣兩不管”將來才有出息

俗語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非常重要。

孩子從小苗長成大樹,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學校和家,很多家長覺得找好學校是關鍵。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好學校對孩子成長有一定幫助,但家庭教育對孩子才是受益終生的。

李玫瑾:別掏心掏肺對孩子好,“三不慣兩不管”將來才有出息

李玫瑾:想孩子成大器,別隻知掏心掏肺

李玫瑾教授主研青少年犯罪心理,她發現走上犯罪道路的孩子,多數都源於早期家庭教育不當。

家長要想孩子成大器,別隻知道掏心掏肺,“三不慣兩不管”才是精髓,否則結果常常不盡如人意。

同事小周的孩子剛滿4歲,年齡不大脾氣卻不小,讓她天天心煩意亂。

孩子不僅在學校和同學吵架、和老師頂嘴,回家還對父母大喊大叫甚至謾罵,實在不像是一個剛上幼兒園的孩子能做出的事。

李玫瑾:別掏心掏肺對孩子好,“三不慣兩不管”將來才有出息

一開始我還不相信,直到一次在路上碰到小周帶着孩子回家,小孩見到喜歡的玩具就不撒手,不給買竟然出口成髒。

小周後來實在受不了孩子的脾氣,小周帶孩子去看了心理醫生。她自認為沒虧待過孩子,可孩子為什麼對她又罵又嚷?

醫生表示,這主要是父母二人疏於孩子管教引導,只知道一味溺愛,最終導致了孩子形成蠻橫的性格。

對此,李玫瑾教授早就説過,想孩子成大器,別隻知掏心掏肺,“三不慣兩不管”是精髓。

李玫瑾:別掏心掏肺對孩子好,“三不慣兩不管”將來才有出息

三不慣

1)不知尊重不能慣

現在大家經濟條件比從前好了,也就不再捨不得孩子受苦受拘束。孩子往往被寵的很厲害,就開始不尊重他人,對於長輩也總是沒大沒小。

和父母頂撞,就算是自己的錯,為了面子也不肯低頭;對待長輩老師出言不遜,直呼其名甚至破口大罵……這些場景都是孩子不懂尊重他人的表現,若是不及時管教,只會種下禍端。

雖説現在不同於以前的三綱五常,沒有嚴苛的尊卑秩序,但基本的禮儀規矩還是要遵守的,千萬不能因為孩子還小就疏於管教。

李玫瑾:別掏心掏肺對孩子好,“三不慣兩不管”將來才有出息

2)怕擔責任不能慣

家長應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而不是一味地幫他承擔。

可以通過生活中的小事,讓孩子意識到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特別是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着急幫孩子撇清關係或者自己一手蔽之,應該引導孩子,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承擔相應的責任。

3)沒有底線不能慣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如果孩子做出超過道德底線的事,一定要及時糾正。

這就相當於在孩子的心裏放了一杆秤,給他的行為做出最基礎的約束,明確告訴他這些事情是絕對不能碰的。

孩子有了底線的意識,自然會判斷自己行為的合理性,至少不會走到‘懸崖峭壁’上。

李玫瑾:別掏心掏肺對孩子好,“三不慣兩不管”將來才有出息

兩不管

1)孩子能獨立做到的事不管

孩子獨立的缺失,是現在家庭中很常見的問題,因為父母總是大包大攬,把孩子照顧的無微不至。

對於這種情況,父母應首先改掉自己的問題,不要擋在前面幫孩子做所有事。有些事情還完全可以獨自完成,家長實在放心不下,可以從旁協助,但一定不要過多地干涉。

2)孩子能應對小挫折不管

父母都希望孩子順風順水,這沒有錯,但如果孩子遇到點困難,家長就趕緊過去幫忙,那就不應該了。

挫折是一種經歷、一種經驗,沒有跌倒過的人永遠不知道疼是什麼感覺。父母不能陪孩子一輩子,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讓孩子掌握克服困難的能力,比幫他解決這個問題更加重要。

李玫瑾:別掏心掏肺對孩子好,“三不慣兩不管”將來才有出息

寫在最後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就不用再説了,這是孩子世界觀的啓蒙,影響着他的未來成長。因此,家長們一定要重視對孩子行為習慣的約束,默默地修理掉孩子身上的‘小樹杈’,讓孩子更加健康快樂地長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15 字。

轉載請註明: 李玫瑾:別掏心掏肺對孩子好,“三不慣兩不管”將來才有出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