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僅8000萬人的德國,憑啥獨攬一半諾貝爾獎?看幼兒園便知答案

由 濮陽南煙 發佈於 經典

執筆:小夢

定稿:筱沐

“幼兒園是孩子們學業中的第一步”

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他們就長大了,就成為了一個學生一個不再是每天和父母在家的孩子了,而幼兒園要是能讓孩子感到興趣,那麼孩子對學習也就不會太排斥。

但是要是幼兒園就讓孩子們很排斥,那麼以後孩子在學習這方面多半也是排斥的,而説到底幼兒園也都是小寶寶們,所以我國對於幼兒園孩子們從來沒有太高的要求。

甚至在之前幼兒園就是帶孩子每天吃喝玩樂的地方,很多孩子去幼兒園書包裏沒有任何書籍,都是吃的用的玩的,所以幼兒園是很多孩子最快樂的學業生涯。

但是現在教育越來越被家長們重視,而幼兒園的教育也開始有了變化,不過於此而變得更是幼兒園的價格,真的想要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那麼價格自然也是高了很多。

所以多半父母只能被迫説服自己幼兒園不重要,隨便上一個即可。

説道幼兒園,那就不得不提起這個國家,這個國家人口不是很多,甚至可以説是非常少的,但是人少卻個個都是精英,因為大家都知道諾貝爾獎意味着什麼。

只要是獲得過諾貝爾獎的那都是有大作為的人,諾貝獎的評選標準也是十分嚴格,所以説是被評選上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而在這樣牛的大獎中。

一半的獲得者都是來自於這個國家,那麼這個國家就是德國,德國雖然人口是少之又少,只有8000萬人,但是卻能有拿下一半的諾貝爾獎,這不禁讓人懷疑這是憑啥?

而對於我們這個人口大國來説更是疑惑,因為正常來説人多就代表着力量大,怎麼也應該優秀人才比人少的國家多。

但是現實卻是被這個國家狠狠打敗了,而這背後的原因,其實很明顯,只要看看德國幼兒園和中國幼兒園的差距,就知道了。

這是一個德國的紀錄片,這個紀錄片主要講述了德國的幼兒園教育,被記錄下來的這個幼兒園是一個叫做“森林幼兒園”的一個幼兒園。

而不是森林並不只是一個名字,而是他們幼兒園的場所就是在森林裏,沒有圍牆,沒有限制沒有屋子就是很自然的森林。

在這個森林中就是他們的幼兒園,每天早上老師就會帶着孩子們爬樹,而在爬樹中總會有小小朋友摔跤掉下來,但是老師都會在一旁鼓勵他們在試着爬上去。

並且一句“你必須接受現實的限制”更是讓孩子們更加堅強了,而爬樹活動結束以後,就是工具課程,這個課程就是考驗孩子們的動手能力。

並且孩子們用的工具全部都是真的,不管是榔頭鋸齒還是刀都是真的,到了中午老師和孩子們圍坐在一起開始吃自己早上帶過來的午餐,午餐結束後就是在樹下一起看看書。

下午3點多就會有家長陸陸續續來接走孩子們就放學了,而在德國這樣的幼兒園遍佈到處都是,而且風雨無阻,哪怕是零下20度,孩子也依舊是在森林裏上課活動。

而我們看到的這些幼兒園課程其實大部分是在玩,但其實這也是最寶貴的課程,因為再這樣大自然的饋贈下,孩子們不但學會了堅強自理還學會了社交和必備的技能。

而且強身健體和過人的專注力都能得到訓練。看到這裏也就知道了為啥一半的諾貝爾獎都被德國拿走了。

1. 儘量放手

要説他們不心疼自己孩子嗎?當然心疼,因為孩子都是媽媽們身上掉下來的肉,孩子稍微有一點磕碰媽媽們都會心疼不已。

但是心疼歸心疼,德國媽媽們能分清楚什麼時候該心疼什麼時候不該心疼,這是我們做不到的,因為現在國內幼兒園老師越來越少了。

沒人願意做,就是因為現在家長們是在太大驚小怪了,孩子稍微有點不對勁都能吧幼兒園掀開,所以説很多老師根本不敢管孩子,更別提帶孩子去野外了。

而這也是我們中國家長最應該學習的,就是要儘量放手,給孩子們自己的獨立空間,也給老師們發揮的餘地。

這樣孩子才能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2. 多鼓勵孩子

其實現在中國多數家長依舊在採用打擊式教育,而這種教育方式其實一直不被推崇,因為要知道每個孩子心裏承受能力不同。

打擊教育的反作用更大,而鼓勵式教育更加容易教育出優秀孩子,在孩子失敗的時候我們要做的是鼓勵他們再試一次,而不是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所以説優秀孩子的誕生和人才的誕生其實多半還是靠後天父母和老師的教育。德國的教育的確值得學習。

你們會同意孩子再這樣的環境下上幼兒園嗎?你們能接受這樣的教育嗎?歡迎大家屏幕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