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劉邦到死都無法擊敗的對手,劉邦剛駕崩,他就向呂后求婚
大家好,我們的小倉鼠打洞學會另一種情懷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創業不易,守業更難,大漢開國之君漢高祖劉邦,想必對此深有感觸。劉邦年輕時一直得不到認可,在鄉鄰眼中幾乎一無是處,既不喜歡埋頭苦讀,也不擅長幹農活,就連父親都罵他為無賴。或許天才註定孤獨,處事方式常人無法理解,劉邦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堅信未來的某一天,自己定能成就一番大事。
秦始皇病逝於沙丘,野心膨脹的趙高,假傳聖旨賜死公子扶蘇,將昏庸無能的胡亥扶上皇位,不久後各地起義軍揭竿而起,大秦江山搖搖欲墜。時任泗水亭長的劉邦,感到屬於自己的機遇已經到來,與其屢屢無為,不如放手一搏,果斷加入反秦大軍陣營,踏上九死一生的創業生涯。
從當時局勢來看,劉邦各方面均不佔優勢,兵馬只有數千人,出身背景、可利用的資源以及號召力,跟項羽壓根不在一個檔次上,唯一拿得出手的優點就是善於用人。客觀來説,滅秦之戰中,劉邦的確有不少戰功,但秦軍主力基本由項羽消滅,劉邦充其量算起到輔助作用。
多年混跡江湖的經驗,鑄造了劉邦強大心理素質,養成了能屈能伸的性格,技不如人時主動俯首稱臣,將關中之地拱手送給項羽,笑着接受漢王之封號。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劉邦離開咸陽的那一刻,在心底暗暗發誓,現在失去的一起,早晚有一天會奪回。
項羽儘管兵強將廣,卻未能一統天下,很快遭遇齊王等人的反對,不得不親自帶兵討伐,戰事再起,劉邦抓住難得的機會,以強有力姿態逐鹿中原,跟項羽一決雌雄。大戰先後繼續四年之久,期間劉邦並非一帆風順,曾差點命喪彭城,這些都不重要,最終的結果是項羽兵敗自刎,劉邦笑到最後。
回首往事,劉邦感慨萬千,自己居然戰勝昔日勁敵項羽,一切如同夢境一般。如此巨大的成功,難免讓他過度自信,甚至覺得放眼於天下,再也沒人能與他匹敵。卻未曾想到,接下來竟遇到一位勁敵,而且是他至死都無法擊敗的對手,也成為他心中揮之不去噩夢,即匈奴的首領冒頓。
冒頓本為頭曼單于的長子,少年時期被立為繼承人,若不出意外,父親死後王位必然屬於他。怕什麼來什麼,當同父異母的弟弟出生後,冒頓逐漸失寵,太子之位岌岌可危,得知父親想把他廢掉,且準備送他到月氏當人質。心狠手辣的冒頓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在打獵的時候射殺頭曼單于,隨後自立為王。
為了王位的穩定,冒頓又處死不服從他的大臣,當然也沒放過後母和積極威脅的弟弟。緊接着,正值壯年的冒頓開始對外開疆拓土,實力一天比一天強大,用實際行動證明自身才能,再也無人敢反對他。隨着匈奴的擴張,對剛建立不久的漢朝威脅越來越大,劉邦豈能容他,集結近40萬大軍出征匈奴。
劉邦這麼做有兩個原因,一是想要一勞永逸,消除其威脅,確保大漢江山之穩定;二是自我價值的體現,秦始皇當年只是修築長城,卻不能剷除匈奴,劉邦想通過此戰證明他比秦始皇厲害。自信不可怕,可怕的是自負,此次出征,韓信、英布等名將一個都沒帶,且屬於客場作戰、勞師遠征,總兵力並不佔多少優勢,畢竟冒頓手握30多萬匈奴騎兵,不容小覷。
也許劉邦認為,即使不能一舉擊潰匈奴,也不至於慘敗,頂多勢均力敵,更不可能有性命之憂。夢想很美好,現實卻讓他措手不及,由於判斷失誤,加之不熟悉地形,劉邦中計被圍困在白登山長達數日之久,幸虧謀士陳平派人收買了冒頓愛妃,才化解此次危機,救劉邦於危難。返回長安後,劉邦心有餘悸,打不過匈奴只能用和親的方式暫時緩解威脅,可以大膽推測,冒頓對於劉邦來説,絕對是個噩夢。
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駕崩,太后呂雉垂簾聽政,冒頓遣使者來到長安,主要目的並非悼念劉邦,而是公然向呂后求婚。冒頓親手給呂后寫了封情書,大意內容為:“你現在一個人生活,想必也很無聊,而我的愛妃也剛死,不如咱倆湊合一下。”呂后看完信差點氣吐血,但考慮到現實問題,不得不忍氣吞聲,回信表示自己容顏不再,會派年輕貌美的公主和親,希望冒頓理解。由此可見,冒頓是多麼狂妄,如果劉邦當時帶上韓信,估計會讓他哭的很有節奏吧!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