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青:獻身鄉村教育 甘做孩子們的“阿媽老師”

本文轉自:人民網-青海頻道

青海省海南州同德縣秀麻鄉鬥後索寄宿制小學,距離同德縣城105公里,是同德縣海拔最高、離縣城最遠的一所小學。但就是在這樣一個環境艱苦的地方,劉秀青一干就是24年。身為小學教師的劉秀青懷着一顆對黨忠誠、對教育事業的赤誠之心,收穫了友誼,收穫了知識,更收穫了牧民羣眾與學生的敬意和愛戴。

劉秀青:獻身鄉村教育 甘做孩子們的“阿媽老師”

劉秀青為住校學生梳頭。本人供圖

鬥後索寄宿制小學所處的地方是牧民們的“夏窩子”。每年一到冬天,牧民們紛紛搬到幾十裏開外的“冬窩子”居住生活,孩子們不得不整個學期都留在學校,最遠的牧民帳篷離學校有50多公里,孩子們難得回家一次。看着學校男老師們既當任課老師又當後勤人員,劉秀青在承擔漢語教學及班主任工作的同時,主動承擔了學校“保育員”的工作。寒冷的冬天,教室裏必須要生爐子,沒有鐵爐子,她就想辦法用泥巴做土爐子。沒有煤,她就每天放學後帶着學生去山上拾柴、撿牛糞。看着孩子們的小手被凍得發紫,她就給孩子們買棉衣、棉鞋,手套、襪子……

在學校,劉秀青還有一份特殊的工作——校醫。有一年冬天,一場厚厚的雪讓學校近50名學生同時感冒。劉秀青便一個個詢問症狀、分發藥品,等她忙完了,食堂的飯早已變得冰涼。還有一次,晚上下着大雨,一名學生突發疾病,腹痛難忍,劉秀青背起孩子就往鄉衞生院跑,一路全是泥濘的土路,到衞生院就花了半個多小時,這期間她也摔了四五跤,但是也不敢歇息,所幸孩子沒事,劉秀青卻被雨淋透了,全身出了風疹。

朝夕相處,傾力付出,學校的每一個孩子都和劉秀青很親,而家長們也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劉秀青,這個曾經不懂一句藏語的老師,如今成了秀麻鄉鬥後索寄宿制小學學生及當地羣眾心裏親切的“阿媽老師”“阿媽小劉”。

劉秀青:獻身鄉村教育 甘做孩子們的“阿媽老師”

劉秀青輔導學生功課。本人供圖

然而,劉秀青給學校帶來的除了悉心服務,還有響噹噹的教學成績。講課時她儘量深入淺出,因材施教,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讓所有學生儘量聽懂,為了讓學生記得更牢和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每次都是漢語一遍、藏語一遍,多次講解。

多少年來,她所擔任的學科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她的各項工作獲得上級領導和周圍同事及學生家長的一致肯定和好評。2006年劉秀青被評為“青海省優秀教師”;2009年被評為“青海省十傑教師”之一;2015年度被評為“全國最美鄉村教師最受關注獎”;2017年度獲青海省第三屆“最美教師”稱號;2018年獲“中國好人榜”稱號。

平日裏,劉秀青作為一名黨員教師積極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時時做到教書育人、言傳身教、為人師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她認真學習《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堅持立德樹人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於教育教學全過程。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她在課堂教學中,堅持做到認真鑽研新課程標準,仔細分析教材的編寫意圖,認真備課,注意設計好每堂課的教學方法,研究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注重對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培養,努力探索在教育中培養學生能力發展的新途徑。(楊玥整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27 字。

轉載請註明: 劉秀青:獻身鄉村教育 甘做孩子們的“阿媽老師”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