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鋼琴落入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末端?別讓世俗比較丟了學琴初心

由 廉擁軍 發佈於 經典

最近,一篇名為《鋼琴只能排在最後?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的文章引發了熱議。文章列舉了各類課外興趣班中存在的鄙視鏈,其中樂器類為“管風琴>豎琴>大提琴>小提琴>長笛>薩克斯>架子鼓>鋼琴”,鋼琴處於鄙視鏈的末端。在這屆中產家庭父母的小時候,學鋼琴還很奢侈,而如今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已比比皆是,甚至有家長調侃“孩子班上40人,學鋼琴的佔一半,登台表演要搖號”。

學樂器要麼足夠貴,要麼足夠難

中國當前的鋼琴產量已經是世界第一,大量的琴童也促成鋼琴教育培訓的繁榮。在資深鋼琴教師陸倍文看來,和以往大家對學鋼琴的孩子家庭非富即貴的印象不同的是,如今中國鋼琴教育早就產能過剩,琴行與培訓機構只能打價格戰,通過學鋼琴來提高格調的神話已經破滅了。

一個有些殘酷的事實是,學鋼琴已經爛大街了。陸倍文表示,如果不買頂級鋼琴品牌斯坦威的鋼琴,這件樂器並不太昂貴,學費堪比尤克里裏,發出的聲音基本上是13456543(某著名手指練習)。他開玩笑説:“這樣看來,鋼琴能夠高開低走,最後落入鄙視鏈的末端,充分説明了人民羣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在這條中產孩子樂器興趣班的鄙視鏈中,排在前列的樂器,要麼足夠貴,要麼足夠難。豎琴論難度不比小提琴和鋼琴高,曲目狹窄且實用性不強,它最大的優點就是貴和稀缺——一把豎琴價格在10萬元至20萬元人民幣上下,滿大街的琴行,都不容易找到賣豎琴的,想找個豎琴老師也很難。孩子學豎琴意味着家長的能力:花得起錢,找得到資源。

處於中產孩子樂器興趣班鄙視鏈頂端的管風琴,國內幾乎只有在專業音樂廳中才有,且需要極為紮實的鍵盤樂基礎,以至於學得咋樣也沒人敢問。而管風琴在歐洲常設在教堂中,民眾去教堂做禮拜時會用管風琴奏響“聖樂”,目的是為宗教服務。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影視傳媒學院的鋼琴老師吳晶晶直言:“國外很多人管風琴彈琴的目的更純正,就是為了歌頌上帝,古典音樂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巨匠巴赫的許多作品都是為管風琴而作。”

製造鄙視鏈的人,分明不懂音樂

這些年來,樂器之間的鄙視鏈一直都悄悄存在併發生着變化。二十年前,學古箏的自帶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氣質,現在只能淪為公司年會串場表演;十年前,抱着吉他唱一首《董小姐》就可以追到心愛的女生,如今成為天橋底下藝人的飯碗;五年前,學尤克里裏的都是文藝小清新,可誰能想到如今自我介紹中提到都會被羣嘲。

在音樂圈鄙視鏈中,西洋古典樂優於中國傳統民樂的鄙視鏈存在多年。在中產孩子樂器興趣班鄙視鏈中,民樂樂器甚至連墊底的機會都沒有。吳晶晶舉了一個例子:音樂廳要來兩個樂團,一個國外的,要演奏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另一個是國內的民樂團,要演奏中秋特別音樂會“花好月圓”,如果是你,你買哪場?

事實上,製造和身處鄙視鏈裏的人,分明都是不懂音樂的,很大程度是從眾心態作祟。陸倍文直言,在很多家長看來,你在鋼琴上彈抖音神曲還是彈貝多芬奏鳴曲並沒有什麼區別,哪怕你彈的是《瑪麗有隻小羔羊》,他們也會很滿足。“鋼琴發出什麼聲音他們並不在乎,讓他們滿足的是,家中有這麼一件象徵着高雅的樂器(傢俱),格調立即提升好幾個檔次。”陸倍文的看法是,用世俗的比較來量化美的尺度,學樂器的初心就丟了,“學樂器的目的,其實是培養在世俗的金錢尺度之外的尺度——美的尺度。”

中產孩子樂器興趣班的鄙視鏈的背後,暗含着當下很多中產家庭的共同想法——自己或許拼不過,拼孩子一定不能輸。很多家長被樂器鄙視鏈“綁架”,在吳晶晶看來也可以理解。從實際情況看,現在學鋼琴的人比較多,“天才”“神童”不斷在各種考級和比賽中湧現,要想出類拔萃難度很大,只有轉一個領域,或者開拓更多的領域,用“物以稀為貴”區別於他人。既然家長讓孩子學樂器是為了攀比和競爭,那鄙視鏈將會一個接着一個延續下去。一個很具代表性的觀點是:家長們喜聞樂見的是,從孩子身上找到無限的存在感,也許當你漸漸長大,你發現父母不再鄙夷樂器,並不是它不存在了,而是他們慢慢的把目標轉向了其他戰場。


來源:北京日報客户端 | 記者 徐顥哲

編輯:金力維

流程編輯:郭丹